“中国功勋村官”的精彩人生
——访四川大地震重灾区彭州市宝山村党委书记贾正方

2010-12-25 22:06鲍锋
今日海南 2010年12期
关键词:宝山正方突击队

□本刊特派记者 鲍锋

“中国功勋村官”的精彩人生
——访四川大地震重灾区彭州市宝山村党委书记贾正方

□本刊特派记者 鲍锋

200地8震年,5天月崩地12裂日!,此四刻川,已汶经川7发3生岁大高龄、双目失明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党委书记贾正方正急匆匆地从成都往村里赶。他接到了电话,得知村里“天塌下来了”。路断了,弃车步行;桥断了,在秘书的搀扶下毫不犹豫地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此时的贾正方只有一个念头:“村里那么多老百姓,企业那么多员工,就是死我也要和大家死在一起!”

余震不断,飞石滚滚,心急如焚的贾正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要赶回村里去,我要组织村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贾正方一路喃喃自语。

队伍是抗灾重建的最大“资本”

当老书记踩着四分五裂的道路走了10多公里赶到村里时,村里的哭声、喊声已是一片,全村陷入一片混沌之中——景区路断了,房屋垮塌了,水电站垮了,山体严重滑坡,废墟中埋着许多人,许多人困在大山里等待救援。

宝山村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与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只有一山之隔,其遭受重创程度可想而知。短短的十来秒钟,这个富甲一方的“西部山区第一村”顷刻夷为平地。全村遇难54人,重伤101人;倒塌房屋7078间,占全村房屋99%;1295亩农田被毁;宝山集团下属的厂矿、宾馆、景区等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因山体滑坡掩埋企业6个,被损毁无法恢复企业7个,经济损失达27.8亿元。

从1980元集体资产积累到30多亿元,宝山村经历了整整30年,而一场大地震使全村几乎所有的基业毁于一旦!

大地震发生后2个多小时,贾正方已端坐在村里一块空地上,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将120名党员、干部、青壮年分成三个突击队,第一个是抢救突击队,负责抢救转移幸存者;第二个是安置突击队,负责全村2000多人的转移安置;第三个是生活突击队,负责解决全体村民的吃饭问题。贾正方担任总指挥。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面前,宝山村党员干部没有一个人退却;2000多村民,没有一个人外逃。

当晚8时,安置突击队已将全村2400多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6个安置点的帐篷连夜搭建起来。

得知还有几十名职工和游客被困在回龙沟等待救援,贾正方大声说道:如果我眼睛好,我肯定自己带队去了。现在就让儿子代替我去!

贾正方的儿子是村委会主任贾卿,立即带领10余名党员干部分成两个抢险“敢死队”迅速向回龙沟景区和三府坪村民居住区进发。一路上余震不断,山上的石头像机枪扫射般落下。5月14日14时左右,终将40多名伤员成功救回。“敢死队”一些人的手臂和小腿被石头锋利的棱角划出一道道口子。

凡是前往最危险的地方,贾正方就命令道:“党员干部站出来!儿子,你当队长,上!”

在党员干部的号召和带领下,宝山村村民没有陷入恐慌和悲伤,900多个青壮年迅速组织起来,加入到抢险救灾的阵营中。

岳云山,共产党员,抢险突击队副队长。他的父亲在回龙沟内一家水电站工作,地震后失去了联系,但他为了抢救更多的村民,无暇去寻找父亲。几天后,前来救援的解放军进入回龙沟时,找到了面目全非的父亲遗体,他在父亲遗体前长跪不起……

从地震发生到5月14日晚,两天多一点时间,突击队从废墟中救出101个村民,从回龙沟景区疏散解救140多名游客。

作为总指挥,贾正方一直坚持自救的方针。他深知,这次灾难太沉重了,受灾面太广了,党和政府的压力太大了,能自救就尽量自救,为党和政府分忧。而且动作要快,越快越有利于稳定人心。

掩埋好死难者,安置好受灾群众,贾正方立即组织对各农户财产清理,并组织5支突击队,每队200人,分别对村办企业进行清理修复。5月16日,村办广播恢复播音,村民情绪稳定;5月18日下午,断电6天后的宝山村恢复通电;5月19日上午,管网被修复,全村恢复供水,一周之内,村民生活逐步走向正常……

发誓再造一个宝山

地震前,宝山村已是高山打虎,有名在外,村办企业相当红火,全村集体拥有30亿元总资产,30多家企业,年收入3.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多次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第一个“华西村”“四川省小康示范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贾正方工伤残疾后于1979年回到家乡宝山村,担任村党委(党支部)书记,在穷山沟里一干就是32年!把一个一无所有的落后山村建设成为“西部山区第一村”,多次当选全国和省劳动模范。2009年,他荣获“中国功勋村官”称号,这是中国村官的最高荣誉,几年来只有吴仁宝、郭凤莲、申纪兰、王乐义、田雄等人曾先后获得,全国不超过10人。“南吴北贾”一说正始于此。

面对大灾,一个70多岁的老人,发出了“大难不死,重建宝山,从头再来”的誓言!

面对大灾,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贾正方非常明白这一点。他比全村人想得更多,更远,要重建一个宝山,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

安居才能乐业。先治窝,再治坡,住房成为重建的首要任务。

为了鼓舞村民士气,提高建筑质量,体现大山人的居住风格,贾正方专程从新加坡请来专家,为村民设计新别墅方案,从四川省建设厅请来工程队,帮助勘探别墅新址。新别墅的建设从2008年6月开始招标,2009年9月份完成重建,全村608户村民几乎全部住进新别墅。大的一栋35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270多平方米。

贾正方又走出国门,到越南投资矿业,并持股60%,2010年12月建成后年产600万吨的铅锌矿,年利润将达到1.5亿元。宝山村还在丹景山镇投资3亿元建设一个中高密度纤维板材厂,已破土动工,上万亩的速生林在丘陵地区广栽,5年后,宝山村将重新挥师旅游产业。

贾正方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打造“温泉小镇”,规划一个高尔夫温泉会所,并把它做成龙门山镇的王牌!

用燃烧生命演绎人生的精彩

大灾面前,盲人村官贾正方处变不惊、指挥若定的故事,不等不靠不要的作风,率领山区人民坚忍不拔奔小康的精神,给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9月28日上午,刘奇葆专程驱车来到地处深山河谷中的宝山村看望贾正方。

贾正方向刘奇葆汇报,经过500多天的紧张工作,目前全村经济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全村608户重建房已完工,村民都住入了别墅,20个企业基本恢复生产。2009年收入4亿元左右,比震前翻一番。2010年将实现收入10亿元,再翻一番。还组织村民到越南投资收益率应当不错。2011年,将是宝山大翻身的一年。

刘奇葆听后非常高兴,称赞说:“你的眼界很开阔嘛!”

“但是我的眼睛看不见啊。”贾正方的这一回答既幽默又意味深长,众人大笑,真乃心有人民天地宽。

记者向贾正方请教:“你是一个年逾古稀的残疾老人,走路都靠别人搀扶,你有什么“秘诀”把宝山发展做得这么出色,连江苏华西村吴仁宝对你都称赞有加?”

贾正方说:“我老了,既不能挑又不能扛,但我手中有两个‘法宝’。

一是党委永远是群众的主心骨。

党委一班人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不谋私利,严于律己,有威信、有号召力,群众就有了主心骨,任何工作都能开展好。地震后,村民说:只要有贾书记在,我们什么都不怕。他们还是信任我老贾。群众信任你,你这个班子就要做出样子,要把每一个村民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这么大的灾,我们党委没有垮,人心没有散,大不了从头再来。大灾也是机遇,宝山村现在的发展速度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10年。

刘奇葆书记对我说:‘你们从来不喊困难,从来不怕困难,这是因为你们有个坚强的党委,有个好的带头人。’我说主要是有个坚强的党委。

二是永远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共同富裕才有凝聚力。这次宝山村受灾很重,集体损失很大,灾后重建的任务艰巨。由于多年来藏富于民,所以搞重建不等不靠不要,而且建得又好又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宝山村除土地包产到户外,其他集体资产都没有分。一切都是围绕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我当年出工伤后回到农村的目的,就是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第一步,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向土地要粮。第二步,搞村办企业,让农民共同致富。第三步,就是现在,把宝山村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在宝山村民除了拿工资,在企业里基本上都有股份,年底分红每家都有几万元或更多。五保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由村里供养。他们都持有公司、村集体不同额度的股份,每年都享受分红。该保的全保,该养的全养,该免的全免。全村村民10年前就享受了职工退休、医疗补助、子女读书免费、生活用电补贴、种地免费分化肥薄膜、老年人每月领取茶水费等13项福利。如今户户住上了花园式别墅。

我们搞任何投资开发,目的都是给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带来收益,都是走共同富裕的路子。抓住了这一条,群众就会自觉跟你走。”

采访结束上车时,我蓦然回首,看到了贾正方那步履蹒跚的身影,脑子里突然蹦出了曹操那几句流传千古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贾正方,正在用燃烧生命演绎着人生的精彩!◎

猜你喜欢
宝山正方突击队
黑太阳
程宝山书法作品选
发挥党员突击队作用:推动中老铁路电气化建设高质量
寻网红彩虹路访突击队英雄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寻找缺失的一角
我的机器人在哪里
辩论会的启发
减肥秘方
马宝山小小说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