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气象灾情普查数据分析

2010-12-25 09:38姚俊英王春丽李亚滨孙爽朱红蕊1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黑龙江气象 2010年4期
关键词:洪涝灾情经济损失

姚俊英,王春丽,李亚滨,孙爽,朱红蕊(1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黑龙江省气象灾情普查数据分析

姚俊英1,2,王春丽2,李亚滨2,孙爽2,朱红蕊2
(1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对黑龙江省1984~2007年气象灾情普查数据的灾害种类、气象灾害调查的内容、灾情数据的来源、灾情普查数据记录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灾害类别数据记录的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1984~2007年黑龙江省气象灾情普查数据的特点是来源于各级民政部门的数据最多;灾情记录数暴雨洪涝最多,2005年最多,哈尔滨市总数最多。

气象灾情;数据;分析

1 引言

2008年开始,在全省各地市、县气象部门的全力配合下,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在国家气候中心统一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指导下,详细调查了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28种气象灾害及96种因灾造成的各种影响类别的历史气象灾情。全面、规范地收集、整理并审核了1984~2007年以“灾害性天气过程(灾害事件)”为时间单元、以“县”为基本地域单元的历史气象灾情数据。普查数据按照统一的录入界面录入,并进入灾情普查数据库。全省共建立完整的灾情数据3 313条。本文就本次气象灾情普查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相关人员在今后的使用中参考借鉴。

2 气象灾情数据库包含的内容

2.1 气象灾害的种类

本灾情普查所称气象灾害,是指由气象原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龙卷、冰雹、飑线、雷电、雪灾、冻雨、冻害、霜冻、低温冷害、沙尘暴、高温热浪、大雾、霾、连阴雨、渍涝、干热风、凌汛、酸雨、气象地质灾害、赤潮、风暴潮、作物病虫害、森林草原火灾、大气污染共28类。并详细规定了各类灾害所属常见灾害、地方别名以及灾害说明等。

2.2 气象灾害基本情况以及气象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

每种气象灾害调查的内容包括气象灾害基本情况以及气象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等16类共96项:

(1)基本信息:记录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区、市)、县编码、灾害发生地名称、灾害类别、应归属的常见灾害名称、伴随灾害、灾害开始日期、灾害结束日期、气象要素实况、灾害影响描述。

(2)社会影响: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失踪人口、受伤人口、被困人口、饮水困难人口、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损坏房屋、引发的疾病名称、发病人口、停课学校、直接经济损失、其他社会影响。

(3)农业影响:受灾农作物名称、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损失粮食、损坏大棚、农业经济损失、农业其他影响。

(4)畜牧业影响:影响牧草名称、牧草受灾面积、死亡大牲畜、死亡家禽、饮水困难牲畜、畜牧业经济损失、畜牧业其他影响。

(5)水利影响:水毁大型水库、水毁中型水库、水毁小型水库、水毁塘坝、水毁沟渠长度、堤坝决口情况、水情信息、水利经济损失、水利其他影响。

(6)工业影响:停产工厂、工业设备损失、工业经济损失、工业其他影响。

(7)林业影响:林木损失、林业受灾面积、林业经济损失、林业其他影响。

(8)渔业影响:捕捞船只翻(沉)数量、捕捞船只翻(沉)总吨位、渔业影响面积、渔业经济损失、渔业其他影响。

(9)交通影响:飞机航班延误架次、交通工具(汽车火车)停运时间、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等)损毁、铁路损坏长度、公路损坏长度、水上运输翻(沉)船只数量、滞留旅客数、道路堵塞、交通经济损失、交通其他影响。

(10)电力影响:电力倒杆数、电力倒塔数、电力断线长度、电力中断时间、电力经济损失,电力其它影响。

(11)通讯影响:通讯中断时间、通讯经济损失,通讯其他影响。

(12)商业影响:停业商店数、商业经济损失、商业其他影响。

(13)基础设施影响:损坏桥梁涵洞、基础设施经济损失、基础设施其他影响。

(14)其他行业影响:指灾害对除前面所列所有行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影响。

(15)图像视频信息:图片文件及其信息说明、视频文件及其信息说明。

(16)说明:数据来源、备注。

3 数据库历史灾情数据基本状况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收集方式

灾情普查数据的来源达35处,来源于民政部门的最多达858条,其次是农委534条,摘自于气象灾害大典的442条,其他来源情况详见表1。省气候中心在审核地市、县级气象部门收集上报的灾情时,填加了700余条,修改了上千条。

表1 灾情普查数据来源统计

3.2 气象灾情普查数据记录年分布特征

1984~2007年黑龙江省灾情呈两个阶段变化,1984~ 1995年,灾情记录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速率较慢,而1996~2007年,灾情记录数明显递增(见图1)。2005年灾情记录数最高为272条,2007年次之为253条,1995年最少为83条。

图1 1984~2007年气象灾情记录年分布曲线

3.3 气象灾情普查数据记录空间分布特征

从各地级市(区)气象灾情记录数详见表2,各地气象灾情记录数多少不一,哈尔滨市最多,灾情总数518条,七台河市最少只有68条,最大差值达450条。

表2 各地级市(区)气象灾情数据记录数统计表

按国家气象站所属区域划分来统计气象灾情的详细分布情况(表略),黑龙江省1984~2007年,气象灾情记录数超过100条的有嫩江县、五大连池市和宾县。其中嫩江县暴雨洪涝25条,冰雹20条,干旱13条,森林草原火灾22条,霜冻19条;宾县暴雨洪涝23条,冰雹34条,雷电43条。不同灾害种类的多少主要与县市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种类等因素有关,嫩江、伊春等地位于黑龙江省林区,易发生森林火灾等灾害。

三江平原,牡丹江大部以及大兴安岭部分地区灾情偏少,记录数为30~60例;大兴安岭西北部,齐齐哈尔以及哈尔滨东部地区,灾情记录数最少,在30例以下。

3.4 不同灾害类别气象灾情普查数据记录的特征分析

1984~2007年黑龙江省气象灾情普查数据记录的灾害共21种,其中,暴雨洪涝记录最多为966条,冰雹778条位居第2,干旱471条位居第3(见图2)。结合图4各类灾情记录数比例可见,暴雨洪涝在所有灾情中比例最高,达29%,冰雹占23%,干旱占14%,其余依次为:大风、霜冻、雷电、森林草原火灾、雪灾、病虫害、龙卷、低温冷害、飑线、连阴雨、渍涝、气象地质灾害、大雾、凌汛、冻害、沙尘暴、冰冻和高温热浪。

图2 黑龙江省不同灾害类别记录数

图3 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类别记录比例图

图4 黑龙江省各类灾情记录数比例

图3给出了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类别记录比例图,与图2和图4的结论一致,黑龙江省气象灾情记录数最多的为暴雨洪涝、冰雹和干旱。由图3可以看出主要气象灾害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暴雨洪涝和冰雹所占比例略有减少,干旱的变化速率最大,1984-2007年干旱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在历年中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大,呈增长的变化趋势。同时雷电和雪灾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大。

4 结论

(1)此次气象灾情普查数据数据库记录共3 313条,来源于各级民政部门的数据最多,达858条,其次是农委534条,摘自于气象灾害大典的442条,位居第3。

(2)各地、各年气象灾情记录数多少不一,哈尔滨市最多,灾情总数518条,七台河市最少只有68条,最大差值达450条。2005年灾情记录数最高为272条,2007年次之为253条,1995年最少为83条。

(3)1984~2007年黑龙江省气象灾情普查数据记录的灾害共21种,其中,暴雨洪涝记录最多为966条,占29%;冰雹778条位居第2,占23%;干旱471条位居第3,占14%。

S166

B

1002-252X(2010)04-0024-03

2010-8-6

姚俊英(1967-),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洪涝灾情经济损失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衡阳暴雨洪涝特征及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
黔东南州洪涝发生规律研究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
烧伤创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基于FloodArea 模型的龙须河流域暴雨洪涝淹没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