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栽培与气象因素

2010-12-25 09:38吴成东闫丽娟
黑龙江气象 2010年2期
关键词:瓜期呼兰气象条件

吴成东,闫丽娟

(呼兰区气象局,黑龙江呼兰 150500)

西瓜栽培与气象因素

吴成东,闫丽娟

(呼兰区气象局,黑龙江呼兰 150500)

1 引言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气候属于温暖半干旱、重春旱、夏半湿润地区。全区气候差异不大,南部气温略高,年积温差异不超过100℃,年平均气温3.3℃。区境东西横跨1个纬度,年平均降水量5 004 mm,由东向西降水逐渐递减,相差50 mm左右。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 732.2 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2%。全年无霜期平均143 d。初霜日期平均为9月26日,终霜期平均在5月4日。全年气温以7份最热,月平均22.9℃。全区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略低。呼兰河横贯西南,东有漂河,少陵河,西有泥河,“一江四河”形成呼兰肥沃的堆积和冲积平原,昼夜温差大,土壤通透性好,含钾量丰富,适于西瓜生长。

2 西瓜播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平均温度>15℃便适宜西瓜播种育苗,而从呼兰区多年的气象资料看,早春日平均气温>15℃多在5月20日以后,如按一般西瓜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0 d计算,成熟期将延到8月中旬,此时多逢汛期,常造成大量炸瓜和烂瓜,经济损失很大。据近几年的观察试验,几种不同保护方式均能使西瓜的上市高峰避开雨季。呼兰区西瓜栽培可挤如下时间安排(见表1)。

表1 不同栽培方式时间表

3 西瓜幼苗期的气象条件及注意事项。

早熟品种生理苗龄25~30 d,中晚熟品种30~35 d,生长适温18~25℃,不同的保护设施对西瓜幼苗期的长短因品种而异,一般中早瓜的幼苗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见表2、3)。

表2 不同栽培方式日变化

表3 不同栽培方式的植株生育状况

从表2看,露地栽培、地膜复盖、双膜复盖,大棚覆盖四种栽培方式下的温度依次增高对照表3,温度越高者苗情越好,说明西瓜是典型的高温作物。当日平均气温降至15℃以下时,则生长停滞,所以不同保护设施内的温度升降是影响西瓜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特别是刚出土的胚芽最不抗冻,<8℃即停止生长,<5℃即受冻害,而且气温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受害程度也越严重。拱棚和阳畦复盖的瓜苗,除平时根据气温情况按时通风透光外,可把覆盖物去掉,但最好先行通风,使膜内湿度降低,以免造成“闪苗”,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4 西瓜发育期的气象条件和栽培管理

从第一雌花开放至最后一个西瓜成熟,称为果实发育期,在呼兰区一般需要35~38 d,根据不同西瓜品种发育特点,又可分为3期。

(1)开花座果期。从雌花开放至果实“退毛”,为开花坐果期。一般需5~7 d,是西瓜茎叶生长最快和最旺盛的时期,因此,不论大棚或中、小拱棚,都应尽可能的延长通风时间,睛天中午可全部敞开,以促使全株的生长冲心尽快由茎蔓顶端向果实转移,要适当控制水肥,特别是少用氮素化肥,防止大水漫灌,预防“跑秧”或造成瓜蔓的恶性循环,座不住瓜,同时要注意整枝和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2)膨瓜期。从果实“退毛”到“定个”称为膨瓜期。在呼兰区一般需20多d,膨瓜期也是西瓜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80%的果实重量在这一时期内完成,所以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由于呼兰区历年自然降水都是前少后多,多数不能满足对膨瓜期的需水要求。致使有的果实水份倒流,严重的影响早熟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应3~5 d轮浇一遍。

(3)成熟期。从果实“定个”到充分成熟,称为西瓜的生理成熟期。在呼兰区一般要10~13 d,这个时期常因品种和气温高低出入较大,此期主要是果实内部糖份的化学和生理变化,故要求有较强的光照和较大的温差来加速这一过程的完成,此时除正常管理外,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特别要防止冰雹造成炸果和损坏瓜蔓,必要时可抓紧对八成熟以上的瓜田进行。

1002-252X(2010)02-0028-02

2010-3-6

吴成东(1980-),男,黑龙江省绥化市人,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瓜期呼兰气象条件
水氮耦合对沙培黄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聚力新阶段 奋进新征程
成都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促创建多措并举 树文明蔚然成风——黑龙江省呼兰监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纪实
基于气象条件的船舶引航风险等级
半干旱区注水补灌对西葫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鄂呼兰、德呼兰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设施黄瓜的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气象条件对某新型蒸发冷却空调的影响
2012—2013年一四三团冬小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