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了“骆马湖”心里会发毛

2010-12-26 03:16李昌森
中华魂 2010年8期
关键词:王母娘娘龙马官员

文/李昌森

谁见了“骆马湖”心里会发毛

文/李昌森

江苏四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宿迁市西北部,水域面积375平方公里的骆马湖,因为“骆马”谐音“落马”,“犯了忌讳”,在当地闹起了一场改名风波:有人擅自把湖名改成了“马上湖”,并到处打出“游马上湖,马上有福”的标语招牌。(百度5月24日)

名字只是一种符号,内含的是一种文化。一个名字的形成,都会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骆马湖得名于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天宫中有一匹小龙马,长得英俊潇洒,叫起来惊天动地。一下生的第一声叫,把正在做寿的王母娘娘吓了一跳。王母娘娘勃然大怒,说是不祥之兆,命二郎神把它宰了。老龙马决定替子赎罪,以保小龙马一命。受刑之前,王母娘娘指着老龙马的鼻子恶狠狠地说:“你甘愿替子去死,就把你罚下人间,永远不得回天庭。”被罚下凡的老龙马四蹄深深陷入泥中,沉重的身体把地面压出一个深深的大坑。后来玉皇大帝赦免了老龙马,又把它召回天宫。当地仍留下一个马脊背形的洼塘。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个湖,人们称之为骆马湖。关于骆马湖史载于《宋史》:“绍兴五年(1131)四月金将渡淮,屯宿迁骆马湖。”也有人考证,《诗经》中早有“骆马”一词,骆马湖是为纪念治水英雄鲧而得名的。

“清清的骆马湖啊,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上,从西望不到东。秋水养肥虾和蟹,碧波怀抱菱和藕,丰收的渔歌一声声唱到我心中。”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一曲《清清的骆马湖》,又赋予骆马湖新的内含。美丽的骆马湖成了古城宿迁一张响亮的名片。骆马湖传承千年,是长期的文化积淀,不是谁想改就能改得了的。

“骆马湖,音落马,这个名字不吉利”,一个有些分量的官员的一句信口雌黄,成为骆马湖改名的动因。于是当地人找来个号称“中国十大策划师”的人,策划来策划去,便将骆马湖改名为“马上湖”,意为“马上福”,并夸下海口,这一改“年收益率可增18%以上”。网友调侃说,这位“大师搓麻手气不怎么样,想和(音胡)都想疯了”,做梦都想“马上和(胡)”。国务院的《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稳定。必须命名和更名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擅自改名属违法行为,连这点都弄不清,还称什么“大师”?

把“骆马”看成“落马”,本身就是封建迷信心理。类似“改名”、“改道”信风水的闹剧很多。经济上不去,找风水上的原因;官运不亨通,找“八字”上的原因。烧香拜佛,不问苍生问鬼神大行其道。普通老百姓并不忌讳“落马”,因为他们本来就在“马下”。害怕“落马”的,当然是“马上”的人,有一官半职的人,更准确地说是屁股上不干净的当权者。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行得正坐得正的人,对“落马”何怕之有?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何况已经流淌了上千年的一条湖呢?千年骆马湖到底犯了谁的忌?它的名字都叫了好几个朝代了,也没见哪位官员见了骆马(落马)就发毛,现如今的官员,怎么一听“落马”就觉得“不吉利”,怎么一见“落马”就心虚,到底是湖的名字不对劲,还是某些官员心中就有鬼?奉劝那些头上有辫子,屁股上有尾巴的“马上”君子,不要以为“骆马湖”的名字改掉了,你就不会“落马”了;不要以为骆马湖改成“马上福”,就能讨得侥幸过关的口彩了。好在骆马湖改名未遂。贪官早晚会“落马”,骆马湖则千年风光涛声依旧。✿

猜你喜欢
王母娘娘龙马官员
龙马春风、忠义千秋
今夜的天池
“龙马”巡游
王母娘娘的烦心事
星空遐想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及分析
丘琼山巧对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官员晒书榜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