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不能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

2010-12-26 21:23李鸿渊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0年2期
关键词:群众观点民情民意

●李鸿渊

有感于“不能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

●李鸿渊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谈到群众观点问题时指出,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困难群众着想、为工人农民着想,为年轻人着想,并强调四个“不能”。其中第一个“不能”就是“不能以个人体验代替群众感知”,其寓意深刻,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给予了明确指引。

不同人由于身份、利益不同,对问题的个人体验也不相同。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个人体验同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从而产生与民体验感受之间的差距,如果看不到这种差异,就会曲解老百姓的需求,这样出台的惠民措施也会适得其反,出现与政策制定者初衷相反的结果。

而群众的感知是群众自己表达的切身感受,是最真实的民意。执政党要准确把握民意,就要深入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中体验民情,掌握第一手的民情,听听草根的意见,甚至是反对声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来,再到群众中去,这是最简单的工作方法,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方法。

以个人体验代替群众感知,归根到底是官僚主义和官本位在作怪。实际上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后,更容易脱离群众和忽视群众的感受。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就应该时刻有如临薄冰的忧患意识,时刻提醒“不能以个人体验代替尊重感知”,而是善于听取和代表民意,在民意与公共政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作者单位:中共松江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群众观点民情民意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光荣传统搞好新时期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现代语录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
“小圈子”“群众观点”和“正当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