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女大学生2007与2008年健康体能测试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2010-12-27 02:43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测试数据辽宁省体质

张 昕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辽宁省女大学生2007与2008年健康体能测试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张 昕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采用文献资料法获得辽宁省各高校女大学生2007及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将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中与女大学生健康体能对应的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与2007年加以比较,以了解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应用访谈调查法了解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情况。研究认为: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总体变化不显著,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提出与时俱进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为中心分班教学;全面客观多维课程评价等教学建议。

健康体能;女大学生;辽宁

1 前言

处于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终身体育观正在养成,在今后的学习、就业和工作中女大学生将面临更大的强度和压力,作为社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质健康状况也将面临社会的挑战并影响到她们的未来。健康体能以增进健康和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身体成分等[1]。保持良好的体能可以使身体更健康、精力更旺盛、生命更有价值,关注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她们健康体能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克服盲目性提供有益思路,对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截止2008年12月,辽宁省共有高校79所,其中本科40所,专科39所[2]。2007年辽宁省共45所高校上报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其中本科院校29所,专科16所。2008年57所高校上报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其中本科院校36所,专科21所。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详见表1及表2。

表1 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

表2 辽宁省高校分年级女大学生调查对象情况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登陆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进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通过数据管理平台下载2007及2008年申报的辽宁省各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与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相关的测试数据。通过CNKI采用电子检索手段,重点查阅近几年的教育类、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阅读相关研究成果10余部,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2)数理统计法

将辽宁省各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与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相关的指标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并统计分析、分类汇总,制作图表。

(3)对比分析法

将2008年辽宁省各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中与女大学生健康体能对应的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与2007年加以比较,以了解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的变化特点和规律。

(4)访谈调查法

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遵循社会科学调查的原理和要求,以有的放矢,保证高效率为原则,访谈内容涉及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及教育、教学理念(大纲、内容、方法、课堂模式及课程评价)等。访谈结果为提出增强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的对策服务。访谈对象来自辽宁省教育厅及辽宁省部分高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共35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成分

测试数据(见表3)显示:2008年与2007年相比各类身体成分的比例基本持平,其中标准体重的女生仍不足一半,而超重和肥胖的总数近10%,偏轻体重的女生超过了40%,另有近6%的女生体重过轻。超重、肥胖和标准体重由大一至大四的比例均呈递减趋势,而过轻和偏轻体重的比例则均呈递增趋势。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女大学生虽然更加在意自己的体重,却忽略了偏轻趋势的体重也会影响身体的匀称度和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同时也反映出营养状况欠佳的问题。而肥胖倾向的体重的危害性在于较多的健康隐患,不仅影响形体美,产生自卑感,还会引发心理问题。所以无论是肥胖还是偏轻的体重倾向都是体育教学中值得关注和亟待针对性解决的现实问题。

表3 辽宁省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等级比较(%)

3.2 心肺耐力

3.2.1 台阶指数

良好的循环系统机能能保证机体工作后快速消除疲劳和有效地恢复机能,对缓解压力、增进活力和心理健康等都有益处[3]。测试数据(见表4)显示:女大学生台阶指数评定总体上两年的各等级比例略有变化,优秀率和良好率均提高近2%,两项合计说明大多数女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能力优良。处于及格水平的学生比例略有下降,三项评价等级合计说明整体上女大学生的循环机较好。尽管如此,还有3.3%的女大学生不及格,总体上有超过30. 0%的女大学生需要增强循环系统功能,这应该是体育教学身体机能能力目标达成的难点和重点。大二女生的优秀率最高,这应该与两个学年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无关系。

表4 辽宁省女大学生台阶指数评价等级比较(%)

3.2.2 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综合反映胸廓的发育程度、肺的用力呼吸能力、呼吸肌的强弱和全身的体育锻炼水平。科学家也曾指出:肺活量低的人难以与肺活量高的人同享高寿[3]。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评价人体呼吸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测试数据(见表5)显示:女大学生肺活量指数评定总体上良好的比例略有增加,而仅及格水平的女大学生总数均为40%以上,说明女大学生的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这为高校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提供了信息。另外还有近20%的女大学生为不及格,这与身高标准体重的测试结果吻合,因为过重的体重负担对人体的呼吸机能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大一女生不及格率最高达到22%,不及格率随年级增长虽然呈下降趋势,而体重的偏轻趋势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表5 辽宁省女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评价等级比较(%)

3.3 肌肉力量

3.3.1 握力体重指数

握力主要反映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也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指标。握力体重指数反映的是每公斤体重的握力。测试数据(见表6)显示:两年的女大学生的上肢相对力量总体均超过40.0%达到优良,这里面一定会有体重的因素。而近一半的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仅为及格水平,不及格率上升2.1%,这里还是会有体重的因素,对于超重和肥胖的女大学生来说,体重的有效控制就成为体质健康的重中之重。及格水平的大一女生最多均超过了50%,说明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较弱。不及格的也是大一女生最多。这里若结合体重的因素考虑,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就更需要加强。

表6 辽宁省女大学生握力体重指数评价等级比较(%)

3.3.2 立定跳远

测试数据(见表7)显示:女大学生的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总体上达到优良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优秀的比例偏低仅提高1%,还有近一半的学生处在及格水平,不及格的比例继续上升。总体上超过70.0%的女大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协调性需要加强。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腿部的爆发力以腿部力量为基础,没有力量就谈不上爆发力,也谈不上肌肉的耐力。女大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情况相对其它测试指标更差。

表7 辽宁省女大学生立定跳远评价等级比较(%)

3.3.3 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既可以评价腹肌的耐力,也反映出髋部肌肉的耐力。女生这两部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与某些生理功能有密切联系,所以测试的结果更具有现实意义。测试数据(见表8)显示:优秀率虽提升了2.2%,但比例仍偏低,还是一半以上的女生仅处在及格水平,大一女生不及格率最高,不及格的比例下降6.8%,但仍偏高,大多数女生的腹肌力量有待提高,显示出与女大学生生理功能有关身体素质令人堪忧的局面!

表8 辽宁省女大学生仰卧起坐评价等级比较(%)

3.4 柔韧性

柔韧性对于提高身体活动水平,改善肌肉紧张,避免关节僵硬,维持正确的体姿、体态,减少运动器官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提高运动能力,改善运动效果[3]。测试数据(见表9)显示:女大学生的柔韧性优秀率有所下降,但良好以上的比例均近80%,显示出女生特有的良好生理基础。而不及格率也提升了,总体上超过20.0%的女大学生的柔韧性需要加强。

表9 辽宁省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评价等级比较(%)

08年3143537.141.718.92.2 07年2826239.139.920.40.52

3.5 健康体能综合评定

测试数据(见表10、11)显示:辽宁省高校女大学生健康体能平均分08年与07年相比略有下降。各年级平均得分最高的均为大四女生,最低均是大一,这与高校学生实际及各项体能测试结果基本符合。08年平均分最高的是铁岭地区为76.11分,07年鞍山地区最高,平均72.3分,最低的分别是抚顺和阜新。但上述两个地区学生人数仅占学生总数比例较低,所以还不能代表辽宁省的总体水平。

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综合评定总体变化不显著,达到优秀的比例略有上升,良好水平仍不足30%,半数以上的女生处在及格水平,不及格的比例继续增长,应该说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整体上大二和大三的成绩相对较好。辽宁省各地高校女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均衡,优秀率最高的是大连地区,优良以上比例最多和不及格率最低的都是鞍山地区,但若考虑高校的大学生数量则还是沈阳地区学生的优秀人数最多,其次才是大连和鞍山地区。辽宁省高校女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不均衡的态势。由于沈阳、大连和锦州三个地区的女大学生数量最多,虽然相对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最好,但体质健康状况却并不是最好的。

表10 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总平均分比较

表11 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综合评定比例比较(%)

4 结论

辽宁省高校女大学生2008与2007年相比身体成分基本本持平,女生偏轻的体重倾向未有明显改善;心血管系统能力略有增强;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提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呼吸机能没有提升;女大学生上肢力量仍较弱;女大学生的腹肌力量仍总体较差;下肢力量和协调性不及格率加大。总之,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平均分08年与07年相比略有下降,总体变化不显著,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各地高校女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均衡,大多数平均分处在及格水平,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不良。

5 建议

5.1 与时俱进变被动为主动

针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及生活方式中的薄弱环节,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趋势并充分考虑女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把学生个体的体育需要和兴趣纳入人才培养的内涵,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是增强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的根本。适时增设新兴体育项目和女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课程设置,增加具有时代气息、锻炼效果好的运动项目,如游泳、太极拳、瑜伽等;还可开设体育舞蹈、健美操等项目。最大限度吸引和满足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的同时也会兼顾发展了综合素质,还有利于保持运动爱好的连贯性,提高健康水平的同时加强自身形体美,在体育锻炼中欣赏美、享受美进而追求美。让女大学生从有利于成才和服务于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意义,努力养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体能水平必将逐步提高。

5.2 以学生为中心分班教学

采取措施对体能较差的女大学生分班教学,目的是针对性提高某些方面的体能,由体育教师负责适时制定明确的个性化大学女生体能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体育需要和兴趣为主导,在教材体系的安排上,主要针对女大学生体质方面的薄弱环节,重视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练习,强调体育意识的培养,突出健身知识、技能的获得,教材要更具有可操作性,学期或学年检查效果。最终培养女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并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引导女大学生选择倾向于传统,展示和发展人体美并追求时尚的体育项目。鼓励女大学生用健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身体形态,做一个健康美女。在此过程中应鼓励她们创造性学习,留出自我设计、练习和体会的空间,她们的健康体能素质必定会稳步提高。

5.3 全面客观多维课程评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强调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体育课程评价应体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内体育课程三者的结合。评价结构应包含课内、课外及个人健康体能三部分,课内部分由专项能力和体育知识组成。课外部分包括早操、体育协会活动及竞赛等内容。个人健康体能指个性化体能培养方案的完成情况,激励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做好个体进步度评价。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多维评价方法突出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大学生健康体能的增强必然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1]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辽宁省普通高校名单[R].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 jyb.cn 2008(12):19.

[3]刘洵,谭思洁.运动生理科学基础[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Female un iversity students in Liaon ing Province,2007 and 2008 physical fitness test results of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Zhang X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Dalian University,Dalian,116622,China)

Using literature and data obtained female student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07 and 2008"National Students Health Standard"test results,the us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w would in 2008"National Students Health Standard"test data with the health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test items correspon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compared with 2007,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in physical fitness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Applic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interview survey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relevance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Study concluded that:Liaoning Province,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in general no significant change,physical qualityof the downward trend.Presentedwith the times to change from passive to active;a student-centered split-class teaching and learning;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multi-d imen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suggestions.

physical fitness;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Liaoning

G819

A

1008-2395(2010)06-0112-04

2010-03-17

张昕(1968-),女,副教授,Email:zhangxin@dlu.edu.cn

猜你喜欢
测试数据辽宁省体质
基于ID3决策树算法的大学生体能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扩增方法
空间co-location挖掘模式在学生体能测试数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