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010-12-31 18:10严芸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院校职业

严芸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苏 无锡 214153)

1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义

1.1 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的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就业教育,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定位在就业目标导向上,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宗旨。

1.2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避免盲目从众

全面、深刻、客观的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我认识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是相当重要的。通过职业生涯指导,可以使学生认识自身的个性特征,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自己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1.3 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和适应职业要求

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缺乏职业准备的大学生必然会感到茫然失措,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对于用人单位的了解,不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缺乏职业选择的目标和方向。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建立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围绕着自己的“职业目标框图”制定出完整的学习计划和实习实践规划,并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累实践实习经验,提高职业能力,修炼职业素质。这样,不仅为他们顺利就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也为他们顺利适应自己的岗位做好了准备。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够

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少学校也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其中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重要内容对学生讲授。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及辅导教师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一些人仍认为学校的任务只是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计划,只把有关职业生涯的知识讲给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专业兴趣需求差异,加之部分院校就业师资配备较少,授课时间集中,没有精力和时间逐一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起不到实际效果。

2.2 缺乏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学生每个阶段处在不同职业状态,面临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任务,处在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的认识不同,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不同,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阶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大部分学校只在某一时间讲授一次课了事,忽视了不同学年学生的差异性。

2.3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没有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

由于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不太成熟,教师水平参差不及,大多数学校只是讲授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本院校的背景情况,专业设置特点,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及学生的特殊群体特点和个性特点进行指导,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2.4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没有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随着内外条件地不断变化和职业活动成果的实现,职业目标可能需要适时调整。职业目标的确立、修正和实现都需要用人单位的指导。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才能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可行的、适时的、灵活的和持续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目前学院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是很到位。

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对策

3.1 建立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和统筹协调机构

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首先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资质队伍,他们必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了解他们指导的学生专业和职业方向,熟悉学生,掌握就业政策。这支队伍应相对稳定,努力实现专业化、职业化,以期具有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水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还应该专兼结合,以专职为主。有专任教师,还应包括系专业负责人、辅导员、学校招生就业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学生心理咨询部门的人员。需要强调的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应该有企业的参与、协作与支持,特别需要通过社会的力量以公司的形式聚集有着各行各业工作背景的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咨询指导,充当职业辅导教练,这样益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唯有将上述人员整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工作,才能取得有效成果。学校应设立相应机构,以统筹协调各方面人员的教育教学活动。

3.2 科学规划,有计划、有目地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教育

在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把职业态度、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教育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指导,使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扎实的职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技能,进行特色鲜明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为学生就业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高职院校既把职业技能训练作为自己的主要培养手段,也力图谋求学生的长远发展,即:首先满足学生毕业时适应本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需求,又考虑学生中远期职业岗位的变迁,职业人多次选择职业岗位的需要;在开展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起点,以职业准备为基本内容,并引导学生就业后尽快确立职业锚,在人职和谐的环境中,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3.3 坚持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和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思想

在高职学生已经确立专业和未来的职业方向的情况下,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重视职业生涯有关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对于人的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要重视让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去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要求,在体验中去认知、认同和内化。单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悖于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要求,在教育学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态度。实践证明,有效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论体系,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践体系,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评价体系。

3.4 深入了解用人单位,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建立大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渠道,架设大学生与企业的互动桥梁。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企业文化和用人标准,帮助学生走进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感受企业,及早进行就业体验,对职业环境有更清晰了解。就业指导人员也要主动走出校门,结合学校的实际,提高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个性化的水平,同时也把用人单位有关人员请进学校对学生进行规划辅导,使学生树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一致性的意识。

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进行理性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给自己定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规划目标。同时在规划中,大学生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要根据时间、地点分层次、分阶段随时调整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在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现实条件发生改变时,要能够进入相应的调整,调整的规划方案要与现实相切合。任何事物都不是千层不变的,但是我们的生涯规划的目的不能改变,改变的只是职业生涯的方式方法。

[1]周炳全.谢彩英.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

[2]谢宗梅.蒋燕 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8(27)

[3]王继辉.Shen Qunxi 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期刊论文]-社科纵横2008(07)

[4]刘春生.初蓓 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选择中的心理误区及其调适 [期刊论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院校传真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