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帝”:权力封闭的怪胎

2011-01-02 14:43
浙江人大 2011年6期
关键词:怪胎武安市上马

“背书帝”:权力封闭的怪胎

■杨 涛

近日,一则有关河北省武安市钢铁调查报道的新闻视频火爆网络。当地发改局分管工业的马科长面对记者询问钢铁产能的问题,先是无言以对,再是答非所问,现场数度静默。网友评价“这就是一幕官场滑稽戏”,并讽刺该官员为“背书帝”。

且看“背书帝”的表现,当记者问道:“目前为止我们钢铁产能情况怎么样?”他竟然背起书来,“钢铁的历史发展比较长,产业工人比较丰富”云云。如此拙劣的表现,如果你认为他是水平不够,那是小看他了,能分管工业,焉有不懂之理?那是不是他没有具体数据呢?也不可能,报道称“他的办公室中就存有相关文档”。

剩下只能有一种答案:非不知,而是不愿也。你想,国家着手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武安市却冒出许多小钢厂,这不是与国家政策对着干吗?所以,武安市钢铁产能的资料明明在马科长的办公室存放着,但就是不能给记者看,否则如何向上面交待呢?当然,很多网民会将板子打在马科长身上,但必须知道,当初同意在武安市上小钢厂,可不是小小的马科长能说了算,今天不准将产能情况向媒体通报,也不是小小的马科长能说了算。

“钢铁产能”并不是什么国家秘密,为何马科长等还要捂着遮着呢?一些国家,比如日本,一个普通市民可以随时到政府机关查阅当地预算、“三公”经费开支等数据,政府信息是通畅无阻的。倘若我们也能如此,想必不符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小钢厂是不可能在民众的眼皮底下上马,也不可能让央视记者为获取一个数据颇费周折最终无功而返。

所以,“背书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权力运作模式的大问题,是权力封闭运作导致的怪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然早已实施,但一些地方政府机关仍然我行我素,不想公开就不公开。在封闭的权力运作之下,地方政府可以想上马什么项目就上马什么项目,上级机关天高皇帝远,而本地媒体和公民基本无权决定也无法过问。习惯了这种权力运行体系的马科长,根本想不到会有媒体或公民来过问“钢铁产能”之事,因此连基本的应对采访的经验都没有,先是以要领导批准推辞,再以要准备推托,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上,用背材料来应付记者。于是,“背书帝”横空问世了。

对于“背书帝”的问题,我们当然要考问马科长,但终点却不能落在马科长身上。而是要问,是谁让马科长成为“背书帝”,进而考问如何打破封闭的权力运作模式,让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消除“背书帝”形成的土壤。

猜你喜欢
怪胎武安市上马
上马台的传说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epiglott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8 cases
河北省武安市固义村与东通乐村的队戏
产业园区、眼镜小镇扎堆上马
青春期,我们在行动
——武安市第五中学德育掠影
听说我是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