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艺人生——耕莘堂主汪观清

2011-01-04 03:09山迹整理
连环画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汪老红日新安江

山迹/整理

连艺人生
——耕莘堂主汪观清

山迹/整理

汪老出生在徽州,从小受到徽州新安文化的影响。6岁从兄长学画,9岁随父到上海,20岁师从陈盛铎教授,跨入美术创作生涯。1952年任十一联合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出版第一本连环画《爱情》。1956年调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连环画专职画家。

成名作——连环画《红日》

汪老特别钟情于军事题材,上世纪60年代起陆续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从奴隶到将军》等连环画。

1960年,汪老接到连环画《红日》的创作任务。当时电影《红日》还没有拍摄,没有可参考的资料,他打起背包,立即去涟水、莱芜、孟良崮等解放战争主战场考察,向当年支前的老乡请教;结合满山大石块上留下的弹痕、石缝里锈蚀的弹壳,在脑海中“复原”起当年的战争场景。“第一次去孟良崮是在五六月间,正好是炎热的夏季,孟良崮又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当时只能一天两餐,每餐限二只窝窝头。”一个多月后,他又去军事博物馆画武器,并且到连队穿上军装与士兵一起生活,收集士兵形象。采风三个月中,汪老画完了草稿。汪老带着草稿回到出版社,听取了同事们的意见,又修改了一次。前后历时三年时间,汪老完成了连环画《红日》。连环画《红日》一出版即获得各方好评。在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中,连环画《红日》获绘画二等奖,汪老由此成为中国连环画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粉碎四人帮后,汪老怀着对周总理的满腔崇敬和怀念,创作连环画《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他先后两次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亲身感受长征的艰辛历程,一个月便完成了创作。连环画《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成功地刻画了周恩来总理的光辉形象,受到广大读者的推崇。

汪老总共创作独立连环画作品60多部。直到现在,他也十分感念连环画,他常引用程十发的话说:“我们都靠连环画……”

汪观清近照

画牛名家

1991年,汪老退休。当时连环画十分不景气,于是他开始专心创作中国画。

汪老自幼喜爱牛,对牛有一种不可言传的亲近感。他曾在安徽练江牧场养牛两年,琢磨水牛、黄牛、乳牛的生活习性,了解牛的各种喜、怒、哀、乐神态。“文革”中,汪老被关入“牛棚”,在乡下也常与牛相伴。70年代初,汪老一边与同在“牛棚”的画友交流学习,一边开始尝试着对牛的刻画表现,为自己的中国画创新走出一条新路。汪老于1985年在深圳举办了“牛”主题画展,受到世人瞩目。

1997年,丁丑牛年,香港回归。当年7月1日前,汪观老精心绘制成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香港回归纪念封和首日封百余枚。在其后十余年,一百多名画家学者、名人政要,如张学良、巴金、季羡林、启功、董建华、程十发、金庸等,在首日封上挥毫落墨,赋诗题词,留言签名,同记盛事。汪老在纪念封和首日封上画牛,一封一牛,一牛一态,出神入化,引人入胜。封上没有画名,依然可品味立意,领略神采。

2000年汪老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画展,引起轰动。他的《百牛图》中的牛神态各异、气韵生动,显示了汪老独到的艺术匠心。一幅傲然屹立的老牛图,获得周谷城、俞平伯、王昆仑、王遽常、苏步青、顾廷龙、周汝昌等诸公题词唱和,盛赞此画“回首似知音”。

《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画卷》名扬世博会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汪老用五六年时间,“呕心沥血”创作的中国画巨作《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画卷》,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展出,该画长66米,宽1.8米(实际展出33米)。

新安江是徽州连接江浙的一条黄金水道,是徽州的母亲河。汪老出生在新安江畔,画卷画的是他少年记忆中的家乡美景。画中选择了新安江畔四处有代表性的村镇,安排四季节令。从新安江上游雄村开始着笔,直到深渡镇结束。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为四幅,分别命名主题为《雄村春韵》《三江夏景》《金滩秋色》和《深渡冬雪》。画卷反映了新安风俗文化、民族风貌,倾注了汪老对故乡的全部热情。

事实上,早在汪老旅居加拿大时,便着手酝酿如何表现家乡风情的山水长卷,正如他自己所言:“气势磅礴的尼加拉瓜大瀑布,也曾撼动过我的画笔,却无法抑制我思乡之情。我时常梦见逝去的岁月。恍惚回到童年幻境……此时此刻,我方真切地体悟到情感给我带来艺术创作的造化……最终在生我养我的徽州大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源泉和艺术载体。”(《汪观清画集》自序)汪老数次回到家乡黄山采风写生,陆续创作了《西部大峡谷》《天都飞瀑》《黄山诗意》《踏遍青山无拘缚》《百泉牧歌》《瀑布高悬韵独清》等山水代表作品,现在看来这正是为长卷作的准备。

1997年,汪老放弃加拿大国籍,回到上海,开始着手准备创作《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画卷》。2005年汪老开始创作,最初,汪老描绘他小时候家乡的风情和对家乡的记忆,展现家乡的的人文底蕴和做一个有文化商人的徽商追求,是一种怀旧,也是对故乡的一种情思。2009年夏天,由于上海世博会缺少反映民国时期风物的长卷,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找到汪老,力荐该长卷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陈列。在家乡父老的大力支持下,汪老用大半年时间赶制,于2010年3月完成画卷,顺利参展。

后来,汪老又引荐贺友直的《旧上海三百六十行》与韩和平的一组《农村水乡油画系列》,三位连环画艺术元老级传承人的作品聚会世博,正是难得。

几十年来,汪老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1997年,为家乡残疾儿童事业捐画十幅;1998年,捐赠《周总理画像》《三国演义》人物画给上海慈善基金会;2006年,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精心绘制的孙中山人物画作《鞠躬尽瘁》捐赠给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他还与顾振乐、江南春、曹用平、颜梅华等八位文史馆老画家合作一幅国画捐赠上海慈善基金会义卖50万。他的善举得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重要媒体的竞相报道。慈善捐赠不是一种强制,却已成为汪老精神上的一种义务。

汪老是上海民盟书画院院长,现在,他正准备创作中国民主同盟历届领导人系列作品。我们热切盼望汪老创作出新的佳作!

汪老祝贺《连环画报》创刊60周年:笔情墨舞。

汪观清(80岁)

耕莘堂主。一九三一年生于徽州,旅上海,遂为沪上歙人。创作连环画三十余年,所作画稿盈屋。长篇连环画《红日》获全国二等奖,名重南北。后潜心国画,擅长人物、山水画,尤以画牛著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原副编审,又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黄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百草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民盟书画院院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猜你喜欢
汪老红日新安江
勤劳为国本 红日映中国
祖国 你是喷薄的红日
那抹红
新安江雾
新安江上游横江地表水中砷、硒、汞含量变化研究
新安江上游流域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在汪曾祺家抢画
在汪曾祺家抢画
人间红日艳阳天
新安江水电厂两代调速器性能对比分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