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艺术精品——纪念任率英诞辰100周年

2011-01-04 03:10宛少军
连环画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人民大众工笔创作

宛少军/文

一个时代的艺术精品
——纪念任率英诞辰100周年

宛少军/文

任率英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画家,一生创作了数量颇丰、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中国画、连环画和年画作品,为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连环画、年画的创新、提高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新连环画的创作上,任率英先生更是功不可没。

任率英,字敬表,河北束鹿人。自幼喜好民间艺术,对绘画兴趣浓厚,10岁时,随当地民间画工学画,以临摹画谱为主,并通过函授方式学习各种绘画,打下了坚实基础。1937年到北京,曾随吴一舸学画,后拜徐燕孙为师,深得师法,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

任率英先生对新中国连环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艺术,连环画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亲自指示有关部门做好连环画的出版工作。1949年12月底,蔡若虹受命领导组建了新中国第一家国营连环画出版社——大众图画出版社,专门出版连环画。出版社广聘画家参加这一工作,第一位表示参加并主动串连其他画家前来出版社的就是任率英先生。在他的影响下投入新连环画创作的优秀画家有徐燕孙、陈缘督、墨浪、卜孝怀、刘继卣、王叔晖等。1950年1月,大众图画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任率英先生创作的线描连环画《黄泥岗》,5月出版了《红娘子》,同年又接连出版了《九件衣》、《爱国少年》,足见任率英先生从一开始就投入连环画创作的热情之高、能力之强。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一篇推荐新出版的连环画的文章,在文中所推荐的三十余部新连环画中,任率英先生创作的就有两部。新中国对连环画艺术的重视,使这门在建国前不被重视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生机,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契机。任率英先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需求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展现出了优秀的艺术才能。1952年,任率英先生用工笔重彩这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连环画《将相和》,并以年画四条屏的形式出版,发行到千家万户。这是任率英先生第一次用工笔重彩的传统技巧创作的连环画,也是连环画史上出现的第一部工笔重彩连环画。《将相和》受到人民大众的热情欢迎。《将相和》创作的成功,不仅使长久以来工笔重彩人物画衰退的趋势出现转机,使工笔重彩在表现人物故事方面有了突破,更重要的是工笔重彩艺术同连环画相结合,直接提高和丰富了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力,有力地推动了新连环画艺术的发展。1953年,任率英先生又创作了经典的连环画作品《白蛇传》,更是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此后,刘继卣、王叔晖、赵宏本等创作的《武松打虎》、《西厢记》、《三打白骨精》等工笔重彩连环画接连出现,把工笔重彩连环画的创作共同推向了时代的高峰,成为一个时代的连环画精品。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确定了编绘《水浒》连环画库的重点工程,第一批计划出版21集。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任率英先生又是主动请缨,承担了首批中重头戏之一的《鲁智深》,后来又接着完成了《高唐州》、《两破童贯》。对待创作任务,任率英先生总是勇挑重担,克服种种困难超前完成。任率英先生把最宝贵、最旺盛的创作生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连环画事业。

在新中国建立直至“文化大革命”的17年中,任率英先生创作的连环画就有29部之多。这些连环画主要分为线描连环画和工笔重彩连环画。其中工笔重彩连环画有《将相和》、《白蛇传》、《秋江》、《桃花扇》、《昭君出塞》、《岳云》等。任率英先生创作的连环画多以民族英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任率英先生为了生动地表达故事情节,准确地刻画人物,动笔之前反复阅读有关文字资料和脚本,收集大量的形象和道具资料。他在深刻领会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对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和每一个环境细节,都进行缜密思考、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的处理。任率英先生成功地刻画了连环画故事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特别是他笔下的如白娘子、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等许多女子形象,一扫传统工笔仕女柔弱隽婉的神情步态,显示出康健爽朗、豪迈刚强的精神气质。这些女性,或出现于郊野沙场,或身披甲胄,或策马舞剑,飒爽英姿,意气风发,即便是《白蛇传》中端庄贤淑的白蛇亦是显露出内敛刚强的性格,使人感到痛快淋漓的抒发!尽管任率英先生在连环画中塑造的这些女性都身着古代装束,却强烈地反映出新中国建设初期人民大众昂扬向上、精神焕发的时代气息,是建国初期新精神、新气象、新创造的时代映射,实际上也是任率英先生在新连环画创作中的精神写照。

在故事叙述中,任率英先生既注意画幅之间的连贯顺畅、起伏转折,又善于抓住故事中的典型情节和关键环节瞬间来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承转,及其在单幅画中的完整的艺术表现。任率英先生在每幅画的构图和环境布局上巧妙精研,尤其注重情节意境和氛围的营造,力求通过典型环境烘托人物的情态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变化,对环境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对人物的装束配饰等细节局部都精心刻画,精到细致,精心推敲之处又见自然亲切,从而营造出逼真自然的历史情境和现场感。随着故事内容的发展和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神情动态、举手投足和人物之间的群分聚散、主次秩序等相互关系也都变化丰富而俨然有序,恰到好处。

任率英先生的连环画工笔重彩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他的用线细致流畅而秀劲有力,单纯简练而变化精微;画面设色典雅明丽,重彩清澈,丰富而和谐,富于民族特点;构图布局变化丰富而又亲近平易;人物造型清朗隽丽、意蕴丰富、美不胜收。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用线设色、布局造型显露出画家深厚纯熟的传统艺术功底和修养,以及对西方绘画表现形式的创造性学习和吸收。由此,任率英先生的连环画呈现出工整严谨、绚丽古朴、清新纯美的画风,纯净、明朗、质朴、自然、优美、亲近的审美意境。任率英先生的连环画艺术真正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专家同行称赞的雅俗共赏的典范。

我们回顾任率英先生的连环画艺术,不仅称赞他把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形式引入连环画,促成工笔重彩画与连环画的完美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连环画的发展,同刘继卣、王叔晖等许多画家一道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连环画艺术的高峰;也要感谢他以自己优异的艺术才能和执着努力,创作出一批优秀的雅俗共赏的连环画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更要学习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艺术创新精神,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谦虚平和、热忱待人的高尚人品。

在新的时期,回顾任率英先生的连环画艺术,仍能给我们以丰富的艺术享受,唤起对一个时代的温情记忆和精神蕴藉,以及新的思考和启迪。画史会铭记任率英先生的艺术功绩,人民大众特别是连环画爱好者也会永远怀念并珍视他的艺术。

《三滴血》连环画选页

《红娘子》连环画选页

《辟山救母》连环画选页

《桃花扇》连环画选页

《白蛇传》连环画选页

任率英(1911—1989)

一九一一年生于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新城镇南街。一九三一年 参加上海十联漫画函授学校的学习,任教老师为叶浅予和鲁少飞等先生。学习期间其创作一幅反映劳动人民受压迫的漫画,发表在《北京晨报画刊》上。一九三九年经雕刻家张志渔先生介绍,正式拜徐燕孙先生为师,从此步入画坛。一九五一年一月一日成为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会员。担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致力于新连环画的创作。一九五六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大会,周总理作重要讲话并与代表合影。一九五九年受聘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人物画。一九七七年 与于学俭、范曾、王森、陈今言、任梦龙合作连环画《野心家吕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参加北京市建国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一九七九年九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任副会长。一九八一年在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奖中荣获连环画工作荣誉奖。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五日,病逝于中日友好医院。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众工笔创作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设计为人民服务
花开的声音
《一墙之隔》创作谈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