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提升途径

2011-01-04 08:22赵志强杨建飞
关键词:创新能力能力企业

赵志强,杨建飞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安71012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提升途径

赵志强,杨建飞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安710127)

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能力机制是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与财务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创新过程适应能力和满足市场需求能力密切相关,而创新主体意识、激励机制、创新战略选择等方面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学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宏观上已日渐成为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在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微观上它是提高企业技术竞争能力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从虚拟经济影响到实体经济,国内很多企业饱尝了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苦果。痛定思痛,进一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以及提升途径,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显得至为重要。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

学界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尚未成熟,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角度、理解层面以及结论也不尽相同(如表 1)。[1]

表1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多数学者都认同技术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的不同使他们对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认识存在分歧,但无论从什么层面分析,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来源于创新过程并且最终要运用到创新过程中去的。过程是创新能力的着力点,创新能力的形成要从创新过程去思考。根据Balanced Score Card(BSC)原理,对企业测评须从财务、学习与吸收能力、内部过程、市场需求四个方面进行,这既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综合状况,同时也可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

其一,财务能力。企业财务能力即企业资源投入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决策者判断是否具有创新可能性最为直接的因素。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可以分为R&D投入能力和非R&D投入能力:R&D资源投入包括企业资金、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非R&D投入主要包括专利费用、技术引进与吸收投资等方面。显然,当企业的财务能力较弱时,其创新资源的各项投入能力就会非常低下,这时企业基本不具有创新能力。反之,一个企业的财务实力雄厚,就能给创新资源的各项投入以强有力的支撑,就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当然,资源投入能力是基础,而让资源投入能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离不开企业决策者的创新意识,资源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主体创新意识的强弱密不可分。

其二,学习吸收能力。学习吸收能力主要指企业主体(包括企业家和企业员工)进行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必需的“资本积累”能力。它要求企业家和员工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学习提升个人素养和技术能力。吸收主要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直接吸收外部知识省时省力,但要有所选择,这是一个“引进—消化—吸收”的动态演化过程,而学习得到的是直接属于自己的。[2]学习吸收能力互相补充,它们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知识保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知本支撑。

其三,创新过程适应能力。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其实就是企业的创新管理能力,指企业整体上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它表现为企业各个部门在各个环节上的和谐协作,最大程度地降低创新的风险性,提高创新成功率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性。影响企业创新适应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创新战略、创新机制以及创新氛围。企业创新战略是企业根据资本与技术等因素结合市场决定技术发展方向的选择;创新机制与企业组织结构相关,指企业内部各部门能相互协作,企业人员各尽所需、各尽其才;创新氛围要求企业有优秀的企业创新文化,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有益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热情,有益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3]可以说,企业创新过程适应能力对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影响极为关键。

其四,满足市场需求能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成功地占领市场,使新技术商业化以获得收益。市场是企业实现最终目标的场所。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包括市场调研能力、销售能力。通过市场调查获取市场信息以准确判断市场需求,是企业主体创新前必做的工作,而创新产品生产出来后的成功销售是企业获得利益的保证。市场需求促使企业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以获得收益,可以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加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企业如果具有较高的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使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就可以实现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和市场需求加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良性循环。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保证企业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每个企业对技术创新都有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即企业家与员工对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的有无决定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强弱又决定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力度。因此,企业主体的创新意识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因。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主体是不会满足企业技术现状的,他们会为技术进步而不断加大资源投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因为企业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起着决策和监督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成功极为关键。[4]企业主体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和产业集群进行培育,利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只有最终进入市场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为占有更大的市场和获得更高的利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会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其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学习吸收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缺乏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又是企业学习能力低下的关键因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以及具备R&D能力和创新积极性的企业员工。人的学习热情大部分都是潜在的,很多情形下只有在外界的激励下才可以显现出来。激励制度可以激发企业成员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热情,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极为关键。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制定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并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规范,是解决人才缺失的重要措施。健全企业人才培训制度也是激励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应采取自我培训和带薪深造等方式提升企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对知识的渴望也是激励员工学习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推动力。完善的激励机制就是企业开出璀璨创新果实的“催化剂”,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学习吸收能力,才能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充满活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其三,正确选择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提升创新过程适应能力。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适应能力高低有重要影响。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对实现期望目标的一种总体性谋略。从创新战略角度可以将创新划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三种战略类型。模仿创新即企业通过模仿创新领先者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学习或购买进行新技术的引进来改进企业自身产品以获得收益的行为;合作创新就是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创新的行为;自主创新就是企业依靠自身资本与技术,通过自身努力进行技术革新来完成技术的商品化以获取可能高于同行收益的行为。由于不同企业的实力强弱有所不同,能否正确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创新战略就愈显关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战略选择模式如图1所示。对于资本与技术都缺乏的弱小企业而言,模仿创新是弱小企业实现后发优势的现实选择,其目标明确而且可以节省R&D费用和时间。对于技术资源缺乏的企业而言,合作创新不失为一种较佳的选择,企业可以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优势,降低创新风险。对于资本充足、技术雄厚的企业而言,进行自主创新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在同行业处于领跑地位,相对同行既具有竞争优势,还可以获取高额的市场收益。但是,由于自主创新所要求的资本量与技术积累较高,并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决定了自主创新的难度和风险要大于其他两种创新模式。因此,实力强弱不同的企业根据创新过程适应能力的高低选择正确的创新战略,对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重大。

图1 技术创新能力与战略选择

其四,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提升企业合作创新能力。由于合作创新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因此产学研相结合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有技术创新需求的企业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就能把R&D与市场实践有机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优秀人才和科研设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可以向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与设备支撑,与市场挂钩的企业可以及时把市场信息反馈回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又可以及时获取丰富的实践资料和经验,这样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就更具目的性、准确性。[5]产学研相结合进行创新可以缩短技术创新时间,加快新技术进入市场的速度。这种创新模式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给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带来收益,又可激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

其五,营造益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与企业自身紧密关联,也与政策环境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并且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即使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政策干预把集中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发展潜力较大的技术领域,可以实现技术创新的快速突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各项创新能力变量的均衡、协调发展。[6]按照功能分类,政府制定的政策主要有引导型政策、动力型政策和保护型政策。按照具体支持方式分类,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政策主要有科技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对于鼓励技术创新活动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极为必要,应营造有益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外部环境的保障。

综上所述,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各项技术创新活动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形成和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起效率更高的企业运营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才更可能取得创新的成功,才更有可能成功地抢先占有市场来获取预期的收益。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是每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19.

[2]孙金花,胡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72-77.

[3]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69.

[4]赵志强,杨建飞.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源双驱动力因素[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1):63-66.

[5]仲伟俊,梅姝娥.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8):174-181.

[6]孙福全,陈宝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9):23-26.

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ZHAO Zhi-qiang,YANG Jian-fei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The effec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chanism is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Financial capacity,learning capacity,ability to adapt to the innovation process and market deman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uch aspects a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incentive mechanism and the strategy choice of innovation are the ways to promote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business management;technology innovation;management science

F273.1

A

1672-3910(2011)05-0078-04

2011-04-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60)

赵志强(1985-),男,河南安阳人,硕士生;杨建飞(1966-),男,陕西凤翔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能力企业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企业
企业
企业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