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的师生双赢

2011-01-10 09:00方景融
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21期
关键词:内省同伴智能

方景融

一、问题的提出

内省智能是加德纳提出的个体具有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之一,是指个体对自我进行省察、区辨自我的感觉,并产生适当行为的能力。具体来说,内省智能包括对自己长处、弱点、追求和梦想的认识,个人的思考、学习、工作和解决问题的风格,与人交往的特点以及对自己角色的合理定位和对待方式等。它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建立、自我评价的发展以及自尊、自律和自制能力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对此,笔者从个案观察入手,进一步了解所在大班的幼儿内省智能发展的现状,进而以角色游戏为平台,以拓展空间、提供指导、自主交流为导线展开一系列的思考和尝试,以期在培养幼儿内省智能的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并不快乐的领头羊

小羊是个活泼、能干的孩子,相对于团体中其他孩子,无论在年龄上、认知发展上他都明显有优势。因此,在孩子们中间,他的表现就像一个部族头领。总是他决定玩什么游戏,和谁玩,怎样玩。当同伴们表现出顺从与配合时,小羊看上去感觉不错,但当同伴被其他因素吸引并加入“新部族”时,他显然不能自控了。生气、高声发泄甚至红着眼眶用拒绝共同游戏的方式表示自己的不满,他会固执地认为“他们都是坏孩子”!

看来,做个领头羊并不是件完全快乐的事。小羊被自定的“领头羊”角色所控制,当梦想与现实出现偏差时,他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小羊的内心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强大,对自己认识的不足和渐已形成的角色定位使得他在与同伴交往中有些疲惫。但在交往中的挫折又会成为他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的有效动力。相信他会渐渐学会如何调整自己、发挥自己,更好地当个“领头羊”。

案例二:害羞的小松鼠

小松鼠是个爱唱爱跳、多才多艺的小姑娘。可她很害羞,不愿单独展现在人群前,她总是甘愿躲在人群后,温和地听从同伴的安排。无论是玩具的使用、游戏的方式、角色的选择,她都乐意按同伴说的去做。尽管这样做自己必须做出让步、妥协,但她仍然乐此不疲。而她的父母却总希望她能更自信些、勇敢些,“去做主持人,别老做群众!”是妈妈常对她说的话。对此,她有些不知所措。

显然,相对于内省智能而言,音乐智能才是小松鼠的智能长项。在智力长项的活动领域中,她在自我定向、自信心、积极的情绪情感方面都表现良好。因此,家长和教师应信任她、鼓励她,进一步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秀之处,大胆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找到自己在团体中应有的位置,从而使她在发挥智力强项的过程中,推动其智力弱项的发展。

案例三:多变的机灵猴

说他是机灵猴一点也不假。尽管他跳起绳来断断续续,衣服扣子也常扣得歪歪斜斜,但这些都不影响他在集体中快乐的每一天。其他同伴带来的新玩具,他会想办法参与一起玩;自己心里的好主意,他会毫不犹豫地发表;遇到委屈,他也会掉眼泪,但很快又笑起来。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的角色是多变的。有时是振振有词的“小头领”,有时是忙碌的“小兵”,有时他只是静静地旁观。应该说,小猴是个值得欣赏的孩子。他很多时候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什么,少什么,并乐意想办法解决难题,努力适应各种变化。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在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表达方面占优势,这将成为其他智能发展的良好基础,对他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很有帮助。

总之,在内省智能发展方面,我班幼儿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独特性。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对象面前,其内省智能发挥的作用不同。幼儿内省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个体其他智能的发展息息相关。正如加德纳所说:这些智能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有个别差异,是多元的、发展的,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给予适当的学习环境,每个人所拥有的多元智能将会得到高度的发展。

三、角色游戏中的尝试

对大班幼儿来说,在熟悉的有意义的、来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中活动,特别是参与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的任务和游戏时,比采用玩具形素材、在活动区里做游戏更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地探索、交往。加德纳教授及其合作者的研究也表明,采用有意义的社会角色的教材,让儿童进行实际的社会生活活动,效果很好。

幼儿园中开展的角色游戏正符合这样的需求,它是以幼儿自发的模仿和想象为基础,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一种游戏。由此,我在大班角色游戏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试图通过开展多主题的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通过对角色的扮演,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更灵活、更有效地引导自己的行为。

1.创设丰富的游戏空间

(1)游戏环境的生活化。角色游戏中,幼儿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环境创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和互动效率的高低。因此,在游戏环境创设中,我比较注重生活化、细节化,常常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力求让角色游戏来源于生活,处处体现生活。例如,“在我们的超市”游戏中,既有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物件货架、收银台等,也有教师、幼儿自己制作的活动材料和简单的替代品。在中秋节来临前,孩子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建议我们的超市也画些宣传海报,一部分张贴,一部分带出超市进行宣传、分发。孩子们的这一创举吸引了不少小顾客,超市的“营业额”明显上升。生活化的环境创设既激发了幼儿积极投入游戏的主体意识,也使每个幼儿更顺利、更自主地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天地。

(2)游戏范围的扩展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现实中从与他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那儿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从与他不在同一环境但有关联的人那里则可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了让幼儿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以及了解自己的角色,形成更全面的自我意识,我打破了班级界限,开展平行班互动游戏,将我班的角色游戏与平行班的游戏结合起来,开展了“文峰旅游节”的大班联合游戏。通过这些游戏的带动,我们的“理发店”里迎来了邻班的小客人;我们的“剧场”里观众更多了,还有了新演员、新节目;娃娃家里的爸爸更是高兴,他说:“不做饭了,今天我请客,去大二班的美食林吃饭!”可见,幼儿园大班联合游戏不仅拓宽了幼儿游戏的空间和范围,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扩大了幼儿的交往面和游戏的自由度,使幼儿有机会在与更多伙伴的交往中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经验。

(3)游戏角色的生成化。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变化较大的因素之一。当一个游戏主题深入进行后,原先设置的游戏角色已不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和选择的需要。于是,在教师的认可和鼓励下,幼儿就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自主创造一些新的角色,笔者称之为“角色生成”。这些生成的角色一方面反映着幼儿游戏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不同幼儿在游戏中对自我的认识和向往,是幼儿自我思考的结果。

2.进行适宜的游戏指导

反思以往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常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游戏主题设置过于讲究计划性,造成不必要的干预和指导过多;对幼儿角色扮演的评价标准整齐划一,不适合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角色游戏内容认定过于绝对化,既不尊重幼儿的选择,也不利于教师综合地观察和判断幼儿的游戏行为。因此,笔者试着改变游戏指导中的一些做法,使教师的指导在适宜的时机、适宜的形式和适宜的对象中进行。

(1)适宜的时机。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幼儿的游戏体验并不一定成正比,也就是说,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过多的指导并不能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相反,过多的干预会影响幼儿自我反思的过程和自由的表现。因此,作为教师,应力求让自己的指导只在适宜的时机介入,如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的倾向和解决不了的、影响游戏进行的困难和纠纷时,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游戏中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等等。相反,在游戏中,对待某些问题,教师应给予宽容和理解,不轻易进行干预。例如,有的幼儿角色变化频繁,这是他在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同伴间学习协调的正常表现;还有的幼儿出现高声叫喊、动作剧烈,只是为了表达当前的情绪。因此,教师指导要适时性的做法是符合幼儿需要的,它既保证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避免了出现“教师主动策划、幼儿被动表演”的弊端,也使教师有更多、更全面的机会去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中的“亮点”。

(2)适宜的形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他们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展现的。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应以确定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适宜的形式进行。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应是教师在游戏中的定位,教师一般是有目的地观察和做好随机观察的记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适宜的形式对幼儿的游戏给予指导。例如,加入游戏,帮助医院医生修理听诊器;以顾客的身份,用协商的口吻建议超市工作人员提供购物袋,方便顾客携带;回应保安的求助,与邻班教师一起教育动粗的“霸王餐食客”;游戏后,用平等的交流方式帮助游戏中情绪不佳的幼儿对自身游戏行为进行反思等。以上这些形式的指导使幼儿更易于接受,有助于他们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自身行为的不断发展、调整中获得实际的经验。

(3)适宜的对象。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幼儿都有发展的潜能和独特的发展水平。教师应承认和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在游戏指导中,教师应用更多的注意力观察每个孩子,理解他们游戏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对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例如,避免对游戏内容刻板的分类,对于比较害羞的幼儿,教师应鼓励他们在角色游戏中自由加入表演、建构等内容,让他们展现自己的长项,充分表达自己的喜好;对于交往能力弱、渴望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幼儿,教师应主动关注他们、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思考时间;而对在游戏中遭受失败、挫折,情绪偏激的幼儿,则给予他们适当的安静和独处的机会,鼓励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后再次尝试。这种因人而异的指导会使得教师的“工夫”用到点上,下到实处,也能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3.建立自由的交流氛围

培养幼儿的内省智能关键在于提高幼儿感受自我状态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与成人或同伴进行真诚的谈心有助于他们触及自我。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创设机会,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自由的交流。

首先,将师生间的交流定位在分享快乐和经验的基础上。师生间的交流以幼儿的表达为主,教师起到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整理经验的作用,使游戏中愉悦的体验成为下一次尝试的积极动力。同时,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适当反馈。启发他们对自身行为进行思考,学会积累这些自我认识的宝贵经验。其次,重视发挥幼儿与同伴之间交流的作用,鼓励他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实际上,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与同伴交流,无论是游戏时间还是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都鼓励幼儿之间自由地交谈。这种自由、愉快的交流使幼儿在倾诉自我、学习他人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平等、尊重的社会行为方式。

四、启示

1.转变教师观念是渗透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

多元智能理论的先进之处不单单在于改变了对智力概念的划分,更体现了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激发每个幼儿的潜能,等等。因此,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幼儿发展,要转变教师观念,以观念带动行为,才能有好的效果。

2.内省智能的培养应与其他智能培养同步进行

加德纳提出的八大智能之间既有区分又有联系,不能相互分割。笔者在以上培养幼儿内省智能的尝试中,幼儿展示出的智能发展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人际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等都有令人欣喜的表现。此外,利用智能强项带动智能弱项发展的做法也有不错的效果。

3.幼儿内省智能的培养应力求得到家庭教育的配合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不可能在单一、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幼儿内省智能的培养与幼儿心理、社会化发展有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在幼儿的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其中家庭教育的配合就尤为关键。从幼儿个案中可以看出,教师、家长双方评价标准的不统一会使得孩子不知所措,影响其建立自信心。在今后的进一步尝试中将尽力弥补这一缺憾,使幼儿内省智能的培养拥有更大的力度和广度。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得到了快乐的心情、交往的经验和智能的发展,并学会了感受自我、表现自我,用良好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而我在游戏观察中重新认识了孩子,在游戏的实践和思考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素养。也许,这正是学者们提出“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时所期望出现的师生双赢的结果。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幼儿园,江苏 南通,226001)

猜你喜欢
内省同伴智能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智能烹饪机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下学生肢体语言智能、内省智能及探索智能的培养
超智能插秧机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省”与“外化”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