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广场的早晨

2011-01-25 04:24薄荷赏析
旅游纵览 2011年7期
关键词:梵蒂冈鱼眼畸变

薄荷/赏析

透过鱼眼镜头,你将会看到一个奇异的世界,夸张、变形、另类十足,视界就此变得不一样。

?

在视角变换中寻找灵感

意大利罗马城西北。

梵蒂冈高地。

圣彼得广场因其正面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罗马教廷所在地——圣彼得大教堂而闻名,成年累月有无数恭敬的朝圣者来到这里,身心合一地接受圣光的洗礼。

在这里拍片子,想避开游人如织的场面,牺牲一定睡眠的时间是有必要的。摄影人肖文伟早晨8~9点钟来到这里的时候,游客还不算太多。

肖文伟并不急于按下快门。“通常,当我到达拍摄地之后,我会绕着感兴趣的拍摄对象四处走动,仔细观察惯常视线上下的各种细节,发现其呈现出来的流畅和协调的特性,并思考在照片上空出这些特性的方法,甚或把它们表现成更具个性化的方法。急于拿出相机会干扰你观察的视角,因为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景物是有限的。”

圣彼得广场,中央树立一无碑文的方尖碑,顶端是一座十字架。两侧是由四排共计284根滚圆的陶立克柱支撑的半圆形长廊。方尖碑和长廊间的横轴线上各有一座喷水池相对称。内侧树立了140尊形象各异的人物雕塑。方尖碑总轴线未端就是坐西面东的圣彼得大教堂,后方洋葱式的拱形大圆顶,立面顶部树立耶稣和十二门徒雕像,两端各嵌一枚大钟。大教堂每个出入口都有身穿红蓝黄条纹制服的、帅气的瑞士籍梵蒂冈卫士把守。

与很多欧洲城市的广场一样,鸽子是这里最重要的角色。西方养鸽历史悠久,《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有鸽子嘴衔橄榄枝向诺亚报平安的故事,鸽子因此作为和平象征、人类的朋友,被信仰“天主”的人们喜爱。它们在广场的地面上踱步,人们拿着食物喂,它们对此也十分享受,高兴的时候轻轻扑腾几下。时而有鸽群掠过天空,白色的精灵盘旋在蓝色苍穹之下,在历史悠久的教堂广场前、在这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前——这一切都带有宗教的神圣和艺术魅力。

肖文伟就在早晨变幻的光线中一次次按下快门。

就这样拍出完美画面

把广场建筑拍出彩、让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圣彼得广场的早晨》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超广角的鱼眼镜头拍摄。

一般来说,建筑摄影最讲究横平竖直,保证画面的不变形,很少使用鱼眼镜头,因为它的畸变太严重,甚至扭曲。但在一些特定场合,鱼眼镜头的弧形畸变又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夸张美化效果。这种夸张美化大多属于艺术摄影的范畴,它摆脱了写实类建筑摄影的诸多客观限制,依靠摄影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摄影者对被摄建筑的主观感受和摄影思想。也可以说,是对人间现实的有意味的走样。

这幅照片就是如此,因为使用了鱼眼镜头,将视野中的物体完全呈现在画面上,并且呈圆弧形的变化,轻松地表现出建筑物的空间感和延伸感,其带来的视觉张力是普通广角不能比拟的。但这种变化是人们能够理解并接受的:相对于直线条来说,鱼眼畸变造成的曲线条给人以柔软,迂回的联想空间,使得圣彼得广场这种看似严肃的建筑更具亲切感。

在拍摄建筑物时,天空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鱼眼镜头配合仰拍视角,既将矗立的方尖碑全部纳入镜中,表达了建筑物的气势,更将蓝天白云作为背景,视觉上有进一步延伸之感,仿佛建筑、白鸽、读者皆可“与天空对话”。

白云、方尖碑和飞翔在天空的鸽子,也巧妙地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性。否则,鱼眼镜头畸变所造成的右侧建筑物斜上弯曲会致使画面失衡。

为了体现欧式建筑的文化艺术,拍摄者肖文伟尝试带有怀旧色彩的暖色调,营造出了安静而悠远、深沉而博大、生动而细腻的风情,有着恒久的历史感和生命力。

先知之地梵蒂冈

到了罗马,几乎没人能抗拒梵蒂冈的魅力。梵蒂冈城国(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可谓国中之国。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面积只有44公顷、仅是北京故宫五分之三大,总人口只有1000多人。

梵蒂冈的国旗图案上有一段《马太福音》的话:“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这个全世界最小的国家,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宗教的影响使得梵蒂冈弥散着一种圣洁、凝重,却又神秘的美。

猜你喜欢
梵蒂冈鱼眼畸变
面向鱼眼图像的人群密度估计
袖珍小国,博物胜地——探访梵蒂冈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马上看视频鱼眼视频 小程序每天带你看最有意思的摄影视频
在Lightroom中校正镜头与透视畸变
鱼眼明目鱼头补脑是真的吗?
梵蒂冈城市概貌及建筑特色分析
辐射诱导染色体畸变的快速FISH方法的建立
《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
意大利禁止在梵蒂冈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