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中的应用

2011-01-25 02:19韩凤伟杨玉香呼铁民程艳芬王维兴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承德循证血压

韩凤伟,杨玉香,呼铁民,程艳芬,王维兴 ,刘 岩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承德市医学情报站,河北承德 067000)

循证护理在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中的应用

韩凤伟1,杨玉香2,呼铁民1,程艳芬1,王维兴1,刘 岩1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承德市医学情报站,河北承德 067000)

目的:通过运用循证护理采用最佳的预防方法,降低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方法:从确立循证问题,寻找证据、系统评价、科学实施、评估结果等5个方面对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预防实施循证护理,并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试验,选取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6.12%,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为24.49%,观察组颅内动脉瘤再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进行综合干预,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循证护理;预防;颅内动脉瘤;再出血

循证护理(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和明确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并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和意愿,将三者完美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1]。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病程隐匿,起病突然,一旦发病,死亡率或致残率都相当高,因而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最危险的脑血管病之一。首次发生破裂出血后即有8%~32%的患者死亡[2],再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为45%~75%,因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关键。为此,笔者在护理颅动脉瘤患者的过程中循证医学的理念,以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再出血预防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均经CTA或DSA检查确诊。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出血部位均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无其他严重合并症及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等传统护理方法。

1.2.1.1 循证步骤 提出循证护理问题,根据以往的护理经验、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出以下问题:导致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更有效地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如何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1.2.1.2 原因分析 发现导致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原因是,①情绪异常:不良情绪可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三个中介机制的平衡失调,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或痉挛而诱发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3]。②便秘: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而血流速度的改变使瘤壁上所受压力增大,加之瘤壁血管坏死,管壁内炎性细胞及纤维侵入,致使瘤壁变脆,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2]。③高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被国内外普遍认同。Asari等[4]报告高血压的存在使动脉瘤破裂的总体危险性增高。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硬化,可使血管壁内弹性纤维受损,血压升高或降低使瘤腔内管壁上所受的压力随之增减,瘤体内外压力差大,加之瘤体解剖的缺陷,使其破裂[5]。④剧烈咳嗽:剧烈咳嗽可导致瞬间颅内压、血压波动,血压升高时,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壁的冲击力增大,易使血流冲破动脉瘤壁,导致出血。⑤过早搬动或下床活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虽然由于组织的自身修复、血液凝集作用,而使出血暂停,但是这种组织纤维化尚不牢固,过早搬动或下床活动破环机体的这种自己状态,导致再度出血[3]。

1.2.1.3 护理措施 据以上原因采取如下措施,①保持情绪稳定:据患者个体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鼓励患者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由于对疾病的预后而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的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让其他患者现身说法,使其情绪稳定。劝告家属,减少探视,避免干扰患者休息,避免情绪波动。②绝对卧床休息: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禁止下床大小便,一切生活护理由护理人员或陪护完成。尽量避免一切外出活动,必须做的检查应用平车送往,并且尽量减少震动。翻动身体时轻轻转动头部,不拖拉患者。适当作床上主动运动或被动锻炼,不宜过度疲劳。减少探视,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避免干扰患者休息。③保持大小便通畅:指导合理饮食,给患者进食高营养、高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可适当搭配脂肪食物,促进排便;根据情况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早期可在患者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做环形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④控制血压:注意控制血压,必要时采取一定措施适当控制和调整血压,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对于口服药物的患者,要监督其按时按量服用,防止出现漏服、误服情况,同时服药期间要定时监测血压,观察用药疗效。⑤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治感冒,避免过度用力打喷嚏及剧烈咳嗽。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明白其带来的危害,戒除吸烟、饮酒;注意保暖,尤其是季节交替期间,并且严禁上呼吸道感染者进入病房;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对病室空气消毒30~60min。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1.2.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设定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再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文献报道动脉瘤破裂后3周内瘤壁常形成层状排列,较稀疏的纤维素网,再出血率约为15%,死亡率为40%~65%,一般再出血的高峰是首次出现后7~14 d[6]。因此,积极的采取措施预防,减少再出血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循证护理是遵循证据的护理,“依据最好的证据为患者实施最好的护理”是循证护理的核心,遵循的证据是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体[7]。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引用到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护理当中,结果表明,观察组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护理方法能有效地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循证护理支持临床实践,首先强调了临床实践中以护理问题为出发点[8],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预防颅内动脉瘤再出血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再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找到了预防再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树立研究指导实践的理念,针对导致再出血的因素,实施个体化、针对性、预见性、综合性的护理,可降低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循证护理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改变了以往凭经验护理的习惯,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更好地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1]王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4-6.

[2]Menghini VV.Clinicalmanifestations and survival rates among patients with saccular intracranial aneurysms: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olmsted country,minnesota from 1965 to 1995 [J].Neuro Surgery,2002,50(5):1167-1168.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0-373.

[4]Asari S,Ohmofo T.History and risk factors of un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s[J].Clin neurosurg,1993,95(3):205-214.

[5]张东,赵继宗.颅内囊性动脉瘤的发病率、自然史和破裂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6):377-379.

[6]刘兴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再出血的诱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6):814-815.

[7]Closs SJ,Chealer FM.Evidence for nursing practice:a clarification of theissue[J].Journal of the advanced nursing,1999,30(1):170-171.

[8]徐惠侠,李娜.循证护理在实证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青岛医学院报,2007,43(6):563.

Apply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hemorrhage for the ruputure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HANFengwei1,YANGYuxiang2,HUTiemin1,CHENGYanfen1,WANGWeixing1,LIUYan1
(1.Neurosurgery Department,Chengde Medical College,Chengde 067000,China;2.Medicine Information Station of Chengde City,Chengde 067000,China)

Objective:To decrease the rate of recurrent hemorrhage for the ruputure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we adopt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the prevention.Methods:All the patientswere divided into observ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nd th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wer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5 aspect,such as the problem of evidence-basis,found the conlude,sysmetic evaluation,scientific measures and result.Results:The rate of recurrent hemorrhage in observ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6.12%and 24.49%,respectively.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P<0.05).Conclusions:It′s effective to decrease the rate of recurrent hemorrhage for the ruputure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by adopt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Prevention;Intracranial aneurysm;Recurrent hemorrhage

R739.41

C

1673-7210(2011)02(c)-084-02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021038)。

韩凤伟,女,学士,主管护师。

2010-12-17)

猜你喜欢
承德循证血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稳住血压过好冬
《循证护理》稿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控制血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