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B型脑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1-01-25 05:05肖雅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B型血浆脑出血

肖雅娟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B型脑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肖雅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2CRP)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天、治疗第15天收集血浆样本测定hs2CRP、BNP含量。结果HICH患者发病当天血浆hs2CRP和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3天达高峰,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逐渐下降,第15天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浆hs2CRP和BNP含量是判断HICH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高血压性脑出血;高敏C反应;B型脑钠肽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急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急性期的主要死因是脑水肿、颅高压、脑疝的形成,目前对脑水肿的诊断仍以头颅CT表现为标准,但是CT诊断通常是在病情进展之后,而落后于病情的变化,这对于HICH后脑水肿的治疗价值有限,且CT检查费用相对比较昂贵,不可能时时监测,因此寻找一种有预测性、便宜、易行的诊断方法,对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动态观察血浆中hs2CRP和BNP的含量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情变化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间以急症入院的 HICH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平均(64.36±14.3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并且均经头颅CT证实。对照组20例,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男11例,女9例,平均(63.54±15.57)岁。入选标准:①高血压病史2个月~20年,按现行血压分级标准,入院时高血压均为3级;②根据病史及CT扫描确诊为HICH,发病在24 h内;③出血量小于30 ml;④出血部位均在大脑半球;⑤均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未行穿刺引流治疗。排除标准:合并急性心衰、慢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如脑外伤及淀粉样血管病变)。

1.2 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2CRP,仪器为日立7180,选用北京利德曼试剂盒。用化学发光法测定BNP,仪器为罗氏e600,选用配套试剂盒.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入院第3天和第15天抽取3 ml静脉血,测hs2CRP及BNP的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表±s示,组间对照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ICH患者血浆hs2CRP、BNP含量于发病当天出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3天达高峰,与入院当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逐渐下降,第15天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血浆hs2CRP(mg/dl)水平动态变化(±s)

表1 血浆hs2CRP(mg/dl)水平动态变化(±s)

组别 例数 入院当天 入院第3天 入院第15天20 0.48±0.03脑出血组对照组50 1.82±0.21 3.23±0.53 0.52±0.01

±s)表2 血浆BNP(pg/ml)水平动态变化(

±s)表2 血浆BNP(pg/ml)水平动态变化(

组别 例数 入院当天 入院第3天 入院第15天50 118.01±31.12 189.34±34.47 96.23±36.51 20 89.14±41.37脑出血组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对脑出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炎症因子与自由基、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一样,参与了脑出血后的许多病理生理过程,通过不同的途径加重脑损害,动物实验已证实,ICH后存在炎性反应,且较非出血性脑损伤更为明显[2],CRP是由炎性分子刺激肝脏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升高是组织受损后机体的保护性反应。脑出血后CRP的升高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证实[3,4]。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较低浓度的血清CRP,被称为“超敏CRP(hs2CRP)”。本研究结果显示,HICH组hs2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第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hs2CRP与HICH的病情变化有密切关系。

B型脑钠肽(BNP)又称B型利钠肽,它可以促进排钠、排尿,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对抗肾素2血管紧张素2醛固酮系统(RAAS)的缩血管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岀血患者BNP水平于入院当天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入院第3天达到高峰(P<0.01),后逐渐下降,第15天接近正常水平(P>0.05)。与以往研究,BNP可参与高血压和颅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在脑出血后迅速升高[6]一致。且hs2CRP、BNP水平的变化与HICH脑水肿高峰期一致,提示hs2CRP、BNP水平可作为判断HICH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调整治疗方案大有益处。

[1] 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Xue M,Del Bigio MR.Intracortical hemorrhage injury in rats:relation2 ship between blood fractions and brain cell death.Stroke,2000,31(7):1721-1727.

[3] 曹姣妃,刘宁,梁德胜,等.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 hs-CRP,TNF-α和IL-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173-175.

[4] TezonoK,SarkerKP,KikuchiH,et al.Bioactivity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rapped in fibrin clots:production of IL-6 and IL-8 in monocytes by fibrin clots.Haemostasis,2001,31(2):71-79.

[5] Arakawa N,Nakamura M,Aoki H,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level of brain nat riuretic peptide and myocardial infarct size.Cardiology,1994,85(5):334-340.

[6] Stewart D,Waxman K,Brown C A,et al.B2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may be elevated in the critically injured t rauma patient withou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 Trauma,2007 63(4):747-750.

014030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B型血浆脑出血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验 血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