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的取证

2011-01-26 01:44张晓岚刘孟飞邬展霞
财会通讯 2011年18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会计学

张晓岚 刘孟飞 邬展霞

(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计学院 上海 201620;2、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基于问卷调查的取证

张晓岚1刘孟飞2邬展霞1

(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计学院 上海 201620;2、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的实验教学相比,看似最基础、也较为简单,但由于是商科专业入门阶段的启蒙教育,其实难度是很大。尽管各高校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但基于实验教学理论与实现层面的研究成果仍不多见。本文通过文献整理、问卷与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旨在提升与推进“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会计学”课程 实验教学 问卷调查 描述性统计 对策建议

我国会计实验教育始于1955年;到20世纪80年代,各高校纷纷开展会计实验教学;20世纪90年代,伴随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高校相继建立了计算机会计实验室。2009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颁发,明确了推进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分类标准的开发与建立的战略部署,表明会计信息化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举措无疑将对高校会计实验教学提出更新的要求。尽管各高校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积累了长期的实践经验,但基于实验教学理论与实现层面的研究成果仍不多见。本文通过文献整理、问卷与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同时结合市级精品课程“会计学”的实验建设,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全方位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文献回顾及调查设计

(一)文献回顾 以会计学为基础的会计实验课程是会计实验教学的初始,建设历程最长。但近期的专门研究成果却不多见。在2000年至2008年中文期刊网上有10篇关于以课程为基础的实验教学的研究论文,其中4篇针对基础会计(会计学),局限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实验教学的手法(陈晓敏,2008);建立实验室的相应对策(刘康伟,2008);或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中开展单项实验(彭峥,2006)等。大多数学者认为会计实验与课程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与会计分析等课程中(杨火青,2007)。于玉林(2007)提出,有条件的高校应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适时开设《高级会计实验》以满足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的需要。伴随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部分高校分别增设《会计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审计》等实验课程(Dennis F.Togo and Alan H.McNamee,1995;Anna C.McAleer and KristinWentzel,2008),增开“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实验”、“财务制度设计实验”、“注册会计师设计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等(李光凤,2008)。从已有文献来看,对以课程为基础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现,尤其是作为入门教育的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比较薄弱。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为了解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高校教师对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认识的现状,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设计包括被调查学校和被调查者的背景、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认识、所在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三部分。共发放问卷3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129份,分布全国56所高校见(表1)。有效问卷中包括11所985院校的29名教师,15所211院校的42名教师。上述教师中,38名直接从事会计实验教学,27名具有10年以上会计教学资历,50名为副教授以上职称,119名具有研究生学历。可以认为调查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基本认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第一,对会计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92.25%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实验教学重要或非常重要,1名被调查者的认识较为极端,认为并不重要。第二,对会计实验教学内涵与边界的认识。只有78.23%的人认识到了会计实验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不同;在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与会计实验教学关系的认识中,55.81%的被调查者能明确区分出二者的不同,34.88%认为基本相同,9.31%认为相同;在对会计学课程实验与会计专业实验的认识中,63.57%的人同意二者不相同的观点,31.01%认为基本相同,5.42%认为相同;54.3%认为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是会计实验教学、会计专业实验的组成部分,36.4%认为以课程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是会计实验教学、会计专业实验的核心。第三,对“会计学”实验教学目的认识。47.29%认为应用实验解释会计问题,39.53%认为应用实验验证会计问题,68.99%认为应通过实验增加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44.19%认为应通过实验掌握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第四,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手段的认识。其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包括多种手段,如包括手工模拟实验(79.07%),网络实训(55.81%),案例实验(73.64%),计算机仿真实验(76.74%),以及视频实验(21.71%)。第五,对“会计学”实验教学课时安排的认识。33.33%认为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课时应包括在会计学课程的计划课时中,66.67%认为应单独安排与计算课时,不应占用会计学课程本身的教学课时。(2)调查分析。被调查者对会计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基本到位,但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和问题。第一,对会计实验教学内涵与边界的认识不够清晰。调查结果发现:45.19%认为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与会计实验教学相同或基本相同;36.43%认为会计学课程实验与会计专业实验相同或基本相同;63.57%不认为以课程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是会计实验教学、会计专业实验的核心;仅仅只认为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是会计实验教学、会计专业实验的组成部分。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对实验教学的实践必然会带来影响。第二,主张使用多种实验手段。开展应用最多的是手工模拟实验(79.07%),而视频手段应用较少(21.71%)。第三,单独安排实验课程课时的要求明确。在实验教学课时包括在会计学课程的计划课时内的现状下,要求单独安排实验课程课时的呼声较高。

表1 有效问卷的地区省市分布统计

(二)“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总体质量与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问卷对目前会计实验教学质量总体评价分设5个等级,统计结果表明:持肯定态度的为83.6%,即“非常好”、“好”、“一般”选项栏之和,对目前会计实验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持否定态度的为16.4%,即“低”选项栏与“非常低”选项栏之和。进一步分析发现,74.22%认为“一般”,“非常好”选项为0,“非常低”选项有1名。由此可见,会计实验教学的有用性已经为绝大部分的教育人员所一致认同;但总体质量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得调查结果见(表2)。(2)调查分析。第一,多种原因导致会计实验教学水平不高。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由于近40%的被调查者认可了所提出的全部因素,所设计的7个因素中,除管理机制、实验课时两项之外,其他因素均得到半数以上人的认同。第二,重点关注影响因素的显现。统计结果表明,重点关注的是经费、教师、教材、实验室等显性的因素,而经费不足的关注度最高。

(三)被调查学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根据实验教学实现的基本要素,分为教学计划等方面,调查结果见(表3)。采用教师水平等六个项目评价各高校实验教学水平,对各选项按1-5打分,分数由高至低分别表示:非常好、好、一般、不好、非常低,统计结果见(表4)和(表5)。(2)调查分析。第一,从各校的实施情况的调查结果看。专门的实验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具备教学计划的同时,缺乏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师资配置上,由授课教师兼任实验教学的师资配备方式目前还基本适用;实验类型反映出开展创新实验的比例极小;实验平台与场所方面,还有相当部分(43.41%)以手工实验为主,课外实验开展局限仅占13.95%;专门实验室的建立已引起足够的重视,但22.48%的学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实验室也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考评的做法各校存在差别。第二,从实验教学水平现状的调查数据看。对教学总体持肯定态度,各选项在“非常好”、“好”与“一般”的比例之和高达90%;对教师水平的总体评价良好,前三项分别超过平均数,且“非常好”的选项为6.98%;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度普遍较高,选中“好”的为55.04%,是评价为“好”的最高选项;实验经费不足问题较大,评价为“不好”的选项高达为24.03%,,在“非常低”的选项中也高居6.98%,与此相关的设备配置方面的问题也较为明显。这与上述“对会计实验教学的总体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一致,并相互映证。第三,从实验教学现状评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在六个指标中,学生兴趣度得分最高,达到3.6513分,说明学生对“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兴趣度是较高的;但学生满意度得分又偏低,为3.3955分,说明学生的期望与其收获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实验教学质量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经费支持得分最低,只有2.8526分,说明目前各高校在“会计”实验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六项指标总体平均得分为3.3385,介于“好”与“一般”之间,说明我国高校目前开展“会计学”实验教学已经呈现出一个良性的发展态势,但离“好”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高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实验教学内涵与边界的认识 在对会计实验教学、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以及会计实践教学等相关范畴内涵与边界的调查中发现认识模糊大量存在,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并不认同以课程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是会计实验教学、会计专业实验的核心。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对实验教学的实现必然会带来影响,加强对会计实验教学基本内涵、外延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专业实验,课程实验具有教学目标清晰度高、实验内容针对性、实验流程实现性好等特质,按课程设计的实验实现路径清晰,具有较强的可实现性。因此,必须正名以课程为基础的会计实验教学的核心地位,并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实现路径。

(二)综合使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拟采取的实验手段一般包括实物现场、视频影像、模拟仿真、网络平台等,这也是实验手段发展的先后次序。应用上述手段设计实验,又进一步表现为实物演示、现场感知、视频真实再现、视频模拟表现、实务模拟仿真、在线实验等。实施的训练包括真实操作、实际认知、业务实训、在线实训、在线交流等。实验手段的开发与应用是实验教学实现的核心。目前高校对会计实验教学手段的开发不断提升,但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对视频影像、网络平台等手段的应用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尽快有所推进。

表2 "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统计

表3 被调查学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统计

表4 被调查学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水平评价的统计

表5 被调查学校"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水平评价的描述性统计

(三)关注影响会计实验教学质量的显性因素 被调查者对影响会计实验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实验教学经费投入(统计得分最低)、实验室建设、实验教材等显性因素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在7个影响因素中均超过半数。上述因素的消除不仅仅是资金问题,也还有主观潜能的发挥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实验教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学校对会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的择定;经费投入涉及认识统一下的学校对资源的整体配置方案;实验室建设资金的解决与实验室的充分利用必须有效结合;教材建设需要在创新层面有所突破。尽管如此,属于对实验教学的认识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将形成潜在的、长期的影响。

(四)完善“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度 制度缺位是目前“会计学”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而且自上而下均显薄弱。就课程本身的计划层面看,专门的实验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有待完善,尤其是在具备教学计划的同时,缺乏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从而直接影响其质量的提升。因此,对该课程需要设计落实会计实验教学的“计划设立、规范实施、严格考核”的整套管理制度,而且应当是区别校级、院级、专业、课程、教师等多层次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逐级实施与监督。就目前的现状看,完成制度建设的工作量大,建议从“课程”、“教师”最基层的制度建设入手,以尽快显现制度实施的效果。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层面充分重视实验教学,拟尽快推出科学评价、积极鼓励教师开发实验教学的机制,调动教师实施实验教学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主动创新实验教学。

[1]彭峥:《“会计学”实验课程创新的探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第4期。

[2]李光凤:《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6期。

[3]Anna C.McAleerand KristinWentzel.Linking Introductory Tech and Accounting Courses,Pennsylvania CPA Journal,2008.

张晓岚(1949-),女,湖南芷江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计学院教授

刘孟飞(1979-),男,湖南邵阳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邬展霞(1970-),女,山西河曲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上海市市级"会计学"精品课程项目(项目编号:沪教委高(2008)58号)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 梁 恒)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会计学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过去十年中国城乡居民WHOQOL-10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