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区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分析

2011-02-01 08:02余昌妹施红英杨晔琴余华晨符丽燕祝雪花高歌心金伟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空巢社区卫生慢性病

余昌妹 施红英 杨晔琴 余华晨 符丽燕 祝雪花 高歌心 金伟琼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城区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分析

余昌妹 施红英1杨晔琴 余华晨2符丽燕 祝雪花 高歌心 金伟琼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的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用自编问卷对76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3.2%,空巢组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前三位的分别为上门诊疗服务、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空巢组和非空巢组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项目无差异(P>0.05)。男女性空巢老人2 w就诊率分别达31.6%、22.7%,不同文化程度空巢老人2 w内发病就诊率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有差异(P<0.01,P<0.05);不同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对就医机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应根据老年人特性,以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其利用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

空巢老人;社区;卫生服务

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1〕。由于没有和儿女共处,空巢老人经常面临生活上缺少帮助、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缺少陪护等问题。当空巢老人患病时,卫生服务就成了他们的共同需求。空巢老人是否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接受群体,需要哪些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是否比非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更有多样性,或许有新的期望。为了解这些情况,本课题组于2010年4月~10月,对温州市城乡社区60岁及以上空巢老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温州城区16个社区常住人口中年龄≥60岁老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要求:①空巢老人:没有子女或与子女分开居住1年以上的老人。②非空巢老人:有子女且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共发放问卷760份,回收有效问卷724份,有效率为95.3%。724位老人中,空巢老人478人(66.0%),非空巢老人246人(34.0%)。空巢老人中,男231人(48.3%),年龄60~99〔平均(73.21±8.36)〕岁;女247人(51.7%),年龄60~99〔平均(74.96±9.25)〕岁。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入户调查,面对面访谈方式,统一指导和填表方法。问卷由调查员给被调查者讲解,让其理解后自行答题,并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当场收回。

1.3 研究内容 老年人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和形式、健康状况、日常行为能力和医疗保障情况,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率或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比较

2.1.1 慢性病罹患状况 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可以从慢性病患病率中得以体现,478名空巢老人中,有350人患有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3.2%,其中患1种疾病者41.8%,患2种疾病者20.3%,患3种以上疾病者11.1%。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慢性病前5位依次:高血压38.7%、糖尿病16.7%、骨关节炎15.9%、冠心病7.9%、脑卒中5.9%,和以往研究有差异〔2〕。接受调查的478名空巢老人,男性患病人数162人,患病率70.1%;女性患病人数188人,患病率76.1%,男女性别间无差异(χ2=2.180,P=0.140)。60~69岁,70~79岁,80~89岁及90岁以上组患病率分别为63.8%,80.5%,78.4%和57.1%,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χ2=16.385,P=0.001)。

2.1.2 健康自评状况 空巢老人对健康自评较高,自认为现在健康状况“很好”、“好”占 37.0%,“较好”占 49.2%,“体弱”、“很差”占13.8%。

2.1.3 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 两组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比较(n=724)

2.2 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2.2.1 不同年龄、性别的空巢老人2 w就诊状况 男女空巢老人2 w就诊率分别达31.6%、22.7%,男女空巢老人2 w就诊率各年龄组不尽相同,70~79岁组就诊率最高,分别达到47.9%、41.1%,60~69岁组为37.0%、28.6%,80~89岁组12.3%、28.6%,90~99岁组2.7%、1.8%。不同年龄组空巢老人2 w就诊率有差异(χ2=14.095,P=0.029)。不同性别空巢老人2 w就诊率无差异(χ2=4.852,P=0.088)。

2.2.2 不同文化程度空巢老人利用及接受卫生服务状况 不同文化程度空巢老人2 w内发病就诊率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他们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空巢老人利用及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状况〔n=478,n(%)〕

2.2.3 空巢老人就诊机构的选择 478名空巢老人患病时就诊机构选择省市级医院为76.8%,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占5%。究其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原因,病情较轻,自己买药占46.5%;认为治疗无效果22.6%;行动不便就诊有困难16.1%,其他原因14.8%(主要包括经济困难、看病麻烦、服务态度不好、附近没有卫生服务中心、家离省市级医院近等)。

2.2.4 空巢老人参加医保状况及其就医机构的选择 被调查空巢老人参加医疗保险是:公费医疗占12.1%,部分公费医疗63.2%(包括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保、劳保医疗、合作医疗、其他社保),自费24.7%(没有任何保险)。其中公费、部分公费和自费三者,选择在省市级医院的分别占84.5%、83.1%、56.8%;部分公费和自费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别仅占6.3%、4.2%;公费没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不同医疗保障空巢老人对就医机构选择有差异(χ2=72.167,P=0.000)。

2.2.5 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状况 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了解和比较了解占31.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68.8%。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总体评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不知道者(未接受过服务),分别占3.3%、31.8%、11.1%、4.4%、49.4.1%。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评价。见表3。

表3 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满意评价〔n=478,n(%)〕

2.2.6 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 接受调查对象距离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在0.5 km以内有42例(8.8%),步行10 min内能到达;在1 km以内238例(59.6%),步行20 min内能到达;其他占31.6%(回答距离及时间不详者、社区里还没有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上述情况说明20 min内能够到达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占空巢老人总人数68.4%,提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的时间可及性较好。

3 讨论

3.1 关注空巢老人健康状况,重视慢性病防控 调查显示,空巢老人所患慢性病前5位为: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冠心病、脑卒中,慢性病影响了老年人活动能力,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肢体偏瘫等并发症,骨关节炎易引起肢体功能障碍,最终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失能〔2〕。因此,他们到远距离的大医院就医困难,需要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和控制空巢老人慢性病,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本次调查还发现,70~79岁和80~89岁是空巢老人慢性病的高发期。要重视对70岁以前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加强对70岁以后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或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尤其要将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并发症控制在最低程度。本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呈先增后降的态势,这可能与某些高龄老人家庭的健康长寿遗传基因有关,也可能与本调查样本基数较小及其他未知因素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本文提示女性空巢老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空巢老人对健康自评较高,但有73.2%空巢老人患慢性病,两者反差极大。空巢老人对健康自评较高,可能与长期空巢家庭生活使其养成吃苦耐劳、独立生活的习惯有关,也可能与空巢老人期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健康水平却不降低有关,还可能与病情较轻有关,所以他们健康自评显得更为积极。但健康自评是空巢老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而空巢老人患病率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重视健康评价的客观指标,不能以空巢老人主观感受来判断他们的健康状况,以免耽误对他们慢性病的防治。

3.2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本调查发现,大多数空巢老人对就医机构选择舍近求远,表明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和知晓率偏低。说明社区卫生服务在空巢老人心目中总体上信任度不高。因此,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以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服务为目标,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要定期选派省市级医院的骨干到社区去实施医疗护理服务,同时通过进修、培训、定向培养等办法,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毕竟高的技术水平和好的诊疗效果是吸引居民就医的重要因素;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设备条件,配备先进、够用的医疗设备,为病人实施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保障;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对于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提供平价药物,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要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提高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和信任度;要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居民的满意度,以监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作,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

3.3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 随着社区老年人口增加和家庭功能弱化所产生得一系列问题,使空巢老人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对象中人群数量大,服务项目多且难度较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将成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对象。本研究显示,空巢老人比非空巢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有着更多的期盼,上门服务位于首位,这可能与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患病后无人陪伴就医有关,期望社区医护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定期体检需求高,与上门诊疗服务需求并无显著差异,说明空巢老人保健意识提高,对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 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7):405-7.

2 余昌妹,祝雪花,姜文莉,等.温州城乡585例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6):751-3.

R161

A

1005-9202(2011)12-2294-03

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2009A137);温州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R20090039)

1 温州医学院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

2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余昌妹(1954-),女,教授,主要从事老年护理教育研究。

〔2011-02-28收稿 2011-04-07修回〕

(编辑 袁左鸣/曹梦园)

猜你喜欢
空巢社区卫生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