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临床分析

2011-02-01 08:01刘军利安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卡维地洛内酯显著性

刘军利 (安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临床分析

刘军利 (安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卡维地洛;螺内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目的主要为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1,2〕。本文就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的80例患者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1~85〔平均(74.3±3.5)〕岁;病程0.8~12.9年,平均(6.2±1.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42例,Ⅳ级10例。观察组的80例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0~85〔平均(73.8±3.7)〕岁;病程0.8~12.5年,平均(6.1±1.6)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42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均排除影响血清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其他因素存在,同时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心功能分级等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利尿药、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物等进行治疗,对于Ⅳ级患者可加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各项指征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调整。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螺内酯,卡维地洛12.5 mg/次,2次/d;螺内酯20 mg/d,口服。12 w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心功能、血清ANP、BNP水平。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各项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各项症状及体征有一定幅度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改善,各项症状及体征也无变化或加重〔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采用t、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心功能、血清ANP、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脉搏输出量(SV)、每搏心输出量(CO)及血清ANP、BNP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LVESV、血清ANP、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SV及CO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ANP、BNP水平比较(±s,n=8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ANP、BNP水平比较(±s,n=80)

组别心功能LVESV(ml) LVEF(%) SV(ml) CO(L/min)BNP(μg/L)ANP(μg/L)对照组 治疗前 130.36±14.67 33.87±4.57 45.30±4.81 2.68±0.45 344.36±68.78 553.61±56.89治疗后3个月 124.69±15.63 38.91±4.38 48.14±4.39 3.12±0.42 205.14±64.92 468.97±55.95治疗后6个月 113.87±14.67 42.06±4.35 50.66±3.86 3.27±0.39 132.64±66.34 408.67±57.69观察组 治疗前 130.48±15.25 33.84±4.61 45.28±4.76 2.70±0.43 345.69±69.18 555.57±58.12治疗后3个月 108.93±12.971) 43.33±4.501) 53.35±4.321) 3.57±0.441) 152.34±62.571)412.03±55.861)治疗后6个月 100.86±13.691) 47.29±3.861) 57.16±4.571) 3.82±0.471) 99.63±68.151) 356.92±61.181)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力衰竭,通常是指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本病治疗主要以长期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目的主要为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血清ANP、BNP主要是由心房合成、储存和分泌的一种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作用的活性肽,慢性心力衰竭时,扩血管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等分泌增加,可拮抗或降低缩血管保钠系统激活给机体和心脏造成的不良后果〔4〕。

卡维地洛为α、β受体阻断剂,阻断受体的同时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可阻滞突触后膜α1受体,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阻滞β受体,抑制肾脏分泌肾素,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其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BRB)后第3个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药物,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Na+-K+和Na+-H+交换,使Na+、Cl-和水排泄增多,K+、Mg2+和H+排泄减少,对Ca2+和P3-的作用不定。由于本药仅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5〕。

本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发现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肯定了其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同时研究还显示,加用卡维地洛和螺内酯进行治疗的患者LVESV、LVEF、SV、CO也得到很大幅度的改善,而同时血清ANP、BNP水平也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肯定了其在改善心功能等方面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优势明显,可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及降低血清ANP、BNP水平。

1 吴学思.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6):408-10.

2 刘 影,邹继红,马灵芝.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95-6.

3 王知军,张立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代研究新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9):708-10.

4 宫丽鸿,张 艳,高 峰.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MMP-1、Ⅰ型胶原、BNP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189-90.

5 葛正中,吴永华,王晓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6):463-5.

R541.6+1

A

1005-9202(2011)12-2329-02

刘军利(1972-),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研究。

〔2011-05-12收稿 2011-05-20修回〕

(编辑 袁左鸣/徐 杰)

猜你喜欢
卡维地洛内酯显著性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卡维地洛+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分析
穿心莲内酯滴丸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卡维地洛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衰疗效分析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