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5例

2011-02-01 08:01韦中阳安阳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双极优良率股骨颈

韦中阳 (安阳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5例

韦中阳 (安阳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

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而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又存在诸多不同点〔1〕,其新陈代谢缓慢,同等情况下对于一些治疗方案也不适宜。本文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螺钉内固定术组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内固定组(A组)45例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59~86〔平均(72.2±4.3)〕岁;致伤原因:车祸致伤18例,摔落致伤20例,其他原因致伤7例;分型:头下型21例,头颈型18例,经颈型6例。置换术组(B组)45例患者,男19例,女26例;年龄59~87〔平均(71.9±4.5)〕岁,致伤原因:车祸致伤17例,摔落致伤21例,其他原因致伤7例;分型:头下型20例,头颈型19例,经颈型6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部位骨折并存,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内固定组采用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麻醉后,在C臂机下进行骨折复位,然后采用空心螺钉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置换术组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麻醉后,于健侧卧位下做一长15~18 cm的切口,切开关节囊后暴露股骨头、骨折处及基底处等,采用合适的人工股骨头以骨水泥填入骨腔,后期处理,放置引流管。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术后1、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

1.3 评价标准 ①治疗效果: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治疗12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中总分满分为100分,≥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可,<70分为较差〔2〕,优良率为优秀率+良好率。②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本研究涉及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其他几个项目的评估,每个项目均以2分为阳性分界分值〔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 置换术组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置换术组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内固定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其他几个项目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术后1、3个月置换术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其他几个项目评分均低于内固定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下地活动时间(d) 并发症〔n(%)〕感染不满意A组 45 116.85±18.53 18.56±2.031) 2(4.44)1) 3(6.67)1) 40(88.89)1) 5(11.11)其他患者满意度〔n(%)〕满意B组 45 121.06±17.96 7.25±1.46 1(2.22) 1(2.22) 44(97.78) 1(2.22)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n=45)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s,n=45)

组别 躯体化 抑郁 焦虑 恐怖 偏执 其他A组 术前 2.56±0.32 2.55±0.30 2.48±0.29 2.51±0.32 2.50±0.26 2.45±0.26术后1个月 2.20±0.221) 2.23±0.261) 2.24±0.261) 2.29±0.301) 2.31±0.291) 2.11±0.251)术后3个月 1.85±0.251) 1.96±0.251) 1.92±0.331) 1.89±0.261) 1.90±0.231) 1.84±0.221)B组 术前 2.60±0.29 2.56±0.28 2.51±0.27 2.52±0.31 2.48±0.27 2.47±0.23术后1个月 1.91±0.20 1.90±0.24 1.86±0.28 1.93±0.24 1.96±0.22 1.86±0.30术后3个月 1.38±0.21 1.42±0.23 1.45±0.28 1.35±0.22 1.40±0.19 1.34±0.2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老年人发生骨折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骨强度下降,二是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不能有效地抵消髋部有害应力。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而且骨折不愈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4〕。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与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坚强度有关;加之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的新陈代谢慢〔5〕,故对于治疗方法的要求更高,因此治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内固定、外固定及关节置换术是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案,且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尤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近年来被较多应用于临床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早的优点。本文就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通过与常用的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比较,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的下地活动时间、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术后生存质量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同时并未见延长手术时间,因此肯定了其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与老年患者活动量少,行动缓慢,磨损较小等有较大的关系〔6〕。排除这些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优势即凸显出来,而这些优势又可以促进患者早期进行适量活动,从而促进患者尽快康复〔7〕。本文认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更适合老年患者,可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石永常,俞 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全身状态评估及手术治疗〔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2;23(4):339-41.

2 孙正勤,梅雪飞.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活动对肺部感染的预防〔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4):423-4.

3 张京新,马仲峰.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6):1210-2.

4 危 杰,毛玉江,贾正中.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212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3):142-4.

5 商振德,徐 炜,李继刚,等.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5):398-9.

6 谷贵山,孙大辉,王 刚,等.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993-5.

7 杨维权,刘大雄,孙荣华,等.三种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3):163-4.

R68

A

1005-9202(2011)12-2350-02

韦中阳(1978-),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骨科疾病的诊治工作。

〔2011-05-12收稿 2011-05-20修回〕

(编辑 袁左鸣/徐 杰)

猜你喜欢
双极优良率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