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健康教育对中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1-02-01 08:02李欣欣林春敏田淑舫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吉林长春13003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利巴韦干扰素

李欣欣 林春敏 田淑舫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33)

医院健康教育对中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李欣欣 林春敏 田淑舫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33)

目的 探讨医院健康教育对中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调查1997~2010年入住我院的应用派罗欣(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127例中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用药前对慢性丙型肝炎及干扰素的认知情况和心理需求以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对部分不愿意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后100%的患者均接受了治疗,无1例中途退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 医院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依从性。

医院健康教育;派罗欣;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依从性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消除病毒复制,改善症状,阻止向进行性肝病发展是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1〕。聚乙二醇干扰素(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最优化的治疗方案〔2〕,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且治疗疗程长、治疗费用高,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拟探讨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中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7~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7例,男72例,女55例,年龄45~68(平均57.58)岁。127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ALT反复或持续异常(正常值1.5倍以上)至少6个月;(2)血清抗-HCV阳性;(3)血清HCVRNA阳性(聚合酶链反应);(4)无干扰素禁忌证。所有的患者均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1.2 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表在治疗前调查127例患者对慢性丙型肝炎及干扰素的认知程度和应用派罗欣治疗时的心理需求。分析调查表,对“认为用后成瘾”、“不了解干扰素的作用”的患者,针对其不同的心理顾虑和需求有针对性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包括:(1)慢性丙型肝炎和干扰素知识讲座:包括慢性丙型肝炎的转归,治疗的必要性,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疗效、疗程、注意事项和自我防护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等内容。(2)发放相关健康教育资料。(3)电视播放电教资料。(4)现身说法。(5)心理支持:动员家庭成员积极配合并对患者多加鼓励,重视患者的个体主观心理感受,建立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增强治疗的信心。

2 结果

2.1 患者用药前对慢性丙型肝炎知识及干扰素的认知程度调查显示,93.7%的人都不是很了解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包括丙型肝炎的病因、治疗、预防、消毒隔离、自我护理及不正规积极治疗对人体的危害等知识。对“什么是干扰素”、“应用干扰素的目的”、“干扰素在体内的作用”、“不使用干扰素有什么危害”等内容了解者92例,认知程度较高,并且了解该知识的92例患者均愿意应用干扰素联合治疗;“认为用后成瘾”、“不了解干扰素的作用”者分别为38例和35例,分别占29.9%和27.6%,这一部分患者对用药持犹豫态度。见表1。

表1 127例患者对慢性丙型肝炎知识及干扰素治疗的认知情况〔n(%)〕

2.2 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时的心理需求经调查发现,各位患者对干扰素的认识都很模糊,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在用药之前均想得到解释和回答。见表2。

表2 127例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时的心理需求

2.3 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通过以上的健康教育,“认为用后成瘾”、“不了解干扰素的作用”的患者100%均接受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且无1例中途退出。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人群中发生率很高,不仅可导致肝脏炎症坏死,而且大部分患者会形成慢性感染,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是慢性丙型肝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中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肝功能失代偿的年发生率约3% ~4%,肝细胞癌年发生率为1.4% ~6.9%;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年存活率为80%,一旦出现失代偿,10年存活率为25%〔3〕。所以坚持正规的治疗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至关重要。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方案。但由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程较长,费用较高;且派罗欣的不良反应较复杂,如果没有正规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患者对干扰素的认知程度不够依从性就会很差,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医院健康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所谓医院健康教育泛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伴随医疗保健活动而实施的健康教育〔4〕。治疗的依从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包括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5〕。本研究通过调查1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慢性丙型肝炎知识及干扰素的认知程度和心理需求,发现30%的患者对是否接受治疗持犹豫态度,100%的人渴望得到干扰素的相关知识及应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可见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是必须的。经过有针对性的医院健康教育后100%的患者接受治疗且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自我防护能力增强。

1 Fried MW.Therapy of chronic viral hepatitis〔J〕.Med Clin Nor Am,1996;5:957.

2 吴一新,张继明.急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J〕.肝脏,2006;11(4):287-9.

3 陈景寿,贾继东.2007年APASL关于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介绍〔J〕.肝脏,2007;12(4):329-31.

4 傅 华,李 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40.

5 施华芳,姜东久,李乐之,等.患者的依从性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34.

R575

A

1005-9202(2011)15-2866-02

林春敏(1977-),女,硕士,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护理研究。

李欣欣(1966-),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内科疾病护理研究。

〔2010-10-15收稿 2011-01-20修回〕

(编辑 徐 杰)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利巴韦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