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频并碘离子药物导入治疗颈椎病180例

2011-02-03 04:41马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
关键词:麻木头晕上肢

马颖

电脑中频并碘离子药物导入治疗颈椎病180例

马颖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并碘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与单纯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疗效对比。方法吉林市中心医院于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采用电脑中频并碘离子药物导入治疗颈椎病180例。结果180例患者经电脑中频并碘离子导入显效率占80.9%。结论电脑中频并碘离子药物导入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电脑中频。

颈椎病;电脑中频;电离子导入

颈椎病主要是由颈椎间盘退化或因其退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及解剖学改变,产生头颈、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综合征状。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近50余年来医学界对本病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国内一组调查表明,30岁以上发病率17.6%;50岁左右几乎达100%。颈椎病病程缠绵难愈且反复发作,历来被医学界视为难病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界同仁在继承前人经验,吸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融会新知,不断创新,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创造了卓有成效的良方新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颈椎病180例,病程≥1年98例,<1年82例;有颈部外伤史3例,颈纤维织炎史35例,全身关节痛史13例,无特殊病史104例;为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有程度不同的后颈部疼痛、恶心、头晕,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其中52例有较明显的上肢无力感。治疗前均进行X线检查,C4~7增生116例(合并椎间孔变小40例,椎间隙变窄12例,椎间盘钙化6例,颈韧带钙化10例),C1~3增生39例(合并椎间孔变小20例,椎间隙变窄5例)。180例中,未经任何治疗90例,曾行牵引、针灸或其他理疗无明显效果或复发者65例。所有病例在进行本疗法时不配合牵引及其他理疗。

1.2 典型病例 例一:患者女50岁,于200年3月18日来我院就诊,该患者头晕,恶心,颈部酸痛,仰卧不能翻身。X线检查有增生,生理曲度变直,椎孔狭窄。本院采用电脑中频并10%碘离子导入综合治疗,20 min/次,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症状明显减轻。

例二:患者男48岁,于2009年2月来本院就诊,该患者头晕、恶心,颈部活动受限不能转头,伴有左肩痛、左上肢至左手指麻木,曾多次在其他医院就诊病治疗,无明显好转,近一个月头晕,恶心加重。检查颈椎有压痛点,上举时左上肢麻木减轻,核磁共振检查4~5节,6~7节椎管狭窄,骨质增生。增生的骨刺刺激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由于髓核的突出,或突出及骨刺的形成,进一步产生一些继发性改变,引起神经根早期出现水肿、渗出等反应性炎症。采用综合治疗10次为一疗程,连续两个疗程,患者头晕恶心,疱疹明显好转,肩痛、上肢手麻木明显减轻,3个疗程后患者疗效明显。随诊半年未见复发。

1.3 方法 采用k8832-t电脑多功能治疗仪,将输出连接治疗电极,主电极衬垫100 cm2,置颈后部,另极衬垫150 cm2置症状较重一侧前臂。电脑中频电流密度0.12~0.18 mA/cm2,碘离子药液的浓度为10%,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轻度收缩为宜,每次治疗20 min,1次/d,10次为1疗程。观察电脑中频并碘离子药液导入的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症状消失:临床症状消失,肢体功能完全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及肢体功能皆有进步,但不及以上标准;无效:症状及肢体功能皆无进步。

2 结果

获显著症状消失疗效158例,显效率为80.90%;好转10例,占5%;无效10例,占5%。单纯电脑中频治疗症状消失90例,占50%;好转60例,占30%;无效30例,占20%。两组显效率比较x=39.6,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组疗效明显由于单纯组。

表1 180例颈椎病治疗结果(例,%)

3 结论

本文报告电脑中频并电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的显效率达80.9%,疗效较高。其主要治疗作用是:电脑中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产生细胞通透性增高,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好转等一系列变化,这有助于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促进炎症吸收,对减轻或缓和组织退行性变发展有一定作用。电脑中频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使颈椎退变所产生一系列变化的适应能力。碘离子

通过电流被导入到人体病变组织细胞,通透的组织细胞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疼痛症状缓解。水肿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症状减轻。因此,本疗法能减轻或消除颈椎病所产生的综合征状。

132001吉林市中心医院理疗科

猜你喜欢
麻木头晕上肢
麻木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梳走头晕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浮生一记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无题(2)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