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浸 曼 谷——泰国正经历50年来最严重水灾

2011-02-03 07:52李伟华
中国应急救援 2011年6期
关键词:泰国政府洪灾灾民

王 娟 吴 涛 李伟华

2011年6月底起,湄公河沿岸开始出现长时间强降雨,导致湄公河沿岸的越南南部、柬埔寨、泰国北部等遭受了50年一遇的洪灾。异常的降雨是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越来越多的专家异口同声地表示,人为因素使洪水问题大大恶化,尤其是在东南亚的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了缺乏洪水防御能力的地区。

特大洪水灾害自7月25日开始在泰国大部分地区肆虐,持续3个多月的洪灾已导致泰国27个府、近900万人受灾,各地临时安置点内灾民人数已超过11万。泰防灾减灾署称,截止10月30日已确认有381人在持续的洪涝灾害中死亡,另有2人失踪;这场泰国半个世纪来最可怕的洪水已淹没了160万公顷土地,导致整座整座的城市变为水库;大片农田损毁,多家工厂停工,导致全球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价格上涨和全球汽车生产延误,特大洪灾给泰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泰国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预计,洪灾将使2011年泰国国内生产总值降低0.6%,如果洪水消退缓慢,可能降低0.9%。泰国的经济、金融及政治中心——曼谷也因此受到威胁,由于其安全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因此,其洪灾形势更加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水浸曼谷

曼谷全城共分为50个区,呈蝴蝶型分布于湄南河(Chao Phraya River)两岸,东西较宽、南部较窄,湄南河从北至南横穿曼谷。上世纪中期曼谷的人口不到100万,全国的城市化比例不到10%。然而今天,曼谷都市区的居民将近1200万,全国人口超过1/3居住在城市里。不断加剧的洪水危机再次揭露了城市化迅速扩张的弊端,这样的城市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某些最大城市所面临的风险,使它们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

由于曼谷位于湄南河入海口,湄南河入海口水位将受潮汐影响上升。10月21日开始洪水渗入曼谷。膝盖深的洪水开始在曼谷的一些外围地区出现。10月25日位于北郊的廊曼区大部分地方被淹,救灾指挥中心所在地廊曼机场跑道已经有90%进水,廊曼机场因洪水迫近而暂停运营。10月29日,曼谷主要水道湄南河水位高涨,水位达到2.47m,河流溢出的水流入街道和商店,水位比泰国海军所预测的来得低,因此没有造成洪灾。10月30日上午,湄南河的水位达到了2.57m,曼谷市区多处地段淹水及膝,淹水地区持续扩大;少量洪水涌入湄南河岸边的大王宫,这是数十年来曼谷最主要旅游景点大王宫及宫内玉佛寺首次受灾。离大王宫不远的唐人街部分地区水深达1m。根据目前曼谷市政府与水利局的预测,自北向南流经曼谷的洪水已经超过4亿m3,而曼谷全市的最大排水量仅为每天3000万m3。因此必须承认曼谷全市即将遭遇水患,泰国政府希望全体曼谷市民接受这一现实,做好紧急转移和撤离的准备。

抗洪救灾行动

这场来势凶猛的特大洪水对执政不到3个月的英拉政府来说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为加强对抗洪救灾工作的领导,特别是为保住首都曼谷,英拉政府采取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沿用现存的《自然灾害预防法》,将负责曼谷地区抗洪救灾的权限从市政府手中拿过来,宣布采取一切措施保护曼谷的重要地点如王宫、总理府、国会大厦和国际机场等,要求军警和所有公务员听侯中央政府的命令;政府同时公布了曼谷33处水灾高危区和湄南河东岸需要保护的16处重要设施,要求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抗洪工作。二是改被动防御为积极泄洪,疏通曼谷周边的河道与水渠,将从中部北部下泻的洪水尽快疏导到泰国湾即海洋中去。

由于皇宫、总理府、王家田广场等区域距离湄南河较近,属于相对比较危险的地区,为此,泰国政府也早已做好各种准备以保护包括皇家场所、政府部门等不受水灾影响。泰国政府在曼谷地区主要采取了建造防洪墙和加快泄洪两大措施,防止洪水侵入城区。首都三个外围地区建造的防洪墙基本完工,并调集170万只沙袋继续进行加固防洪屏障。同时,深挖市内多条运河加快泄洪,在湄南河入海口还布置大量船只通过螺旋桨和水泵向外排水。

曼谷地区从10月26日晚开始全市进入警戒状态,这场侵袭曼谷市中心的洪灾被形容为一场“慢海啸”。因此,泰国政府决定,居住在曼谷和其他20个受洪水影响地区的民众10月27日至31日放假,要求曼谷市民尽量离开曼谷市,以避免人员发生危险,减轻救灾人员负担,以应对洪灾。泰国政府和社会部门严格划分,政府一般无法强制社会部门放假休息。政府宣布国家机关放假5天,但是其他企业和公司仍没有放假的消息,具体情况将由各单位根据水情进一步决定。医院、银行等目前也都将正常开放,如果水情发生变化,各单位再决定。10月份本身就是泰国学校的假期,新学期一般在11月开学。但是,泰国教育部已经宣布,由于水灾严重,灾区学校将推迟至11月下旬、甚至洪水消退后12月份再行开学。

从当地时间10月29号下午2点开始,泰国洪水救灾指挥中心、泰国社会发展与人类安全部、交通部、公交公司、泰国皇家警察总署以及曼谷市政府与其它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在救灾指挥中心等地设立5个临时中转站,将撤离出来的灾民转移到分布于9个府的14个灾民收容中心,以躲避进一步加剧的洪灾形势。 泰国交通部与公交公司制定了一项针对曼谷相对高危地区35万人的紧急撤离方案,公交公司将准备3000辆公交车,每辆车能够运输40人,能够一次性转移10万人。此外,交通部还准备了200至300辆卡车,用于前往积水较深的地区接送民众撤离。泰国卫生部派出了13支由1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援队伍开赴灾区。泰国军方已部署5万士兵和1000辆军车帮助灾民撤离,目前正在调配更多资源,其中包括178辆卡车、18辆推土机、20艘运水船、5套野外厨房设备和12辆拖车。此外还有海军的2510艘驳船、10艘货船及其他一些船只。与此同时,8个医疗队、8个咨询小组和3架飞机也投入救灾工作中。

针对目前多变的洪灾形势,泰国政府也仍然在继续加快转移曼谷周边各府重灾区内被困的灾民。目前,除了在曼谷市设立几家大型灾民收容中心之外,位于春武里府和龙仔厝府等没有受到水患影响的地区也都设置了多家灾民收容中心,以接纳人数众多、背井离乡的灾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外交部已在官方网站上发出警示,提醒中国公民暂缓去泰国的相关灾区,已经在灾区的应当尽快离开。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也对在受灾严重地区和曼谷市的中国公民的安全和转移问题进行了密切关注。

与此同时,很多慈善机构成立了由志愿者组成的搜救队。这些搜救队在驾船搜救幸存者过程中需要警察协助领航,因为水下有很多电线,以防触电危及生命。同时,在位于曼谷市廊曼机场的救灾指挥中心,上千名来自曼谷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志愿者日以继夜地进行紧张的救援物资打包和运送工作,许多志愿者都是在校学生,他们利用假期来为灾区民众尽一份力。由志愿者和当地保安组成的救援队,优先把老人、妇女和儿童转移到安全地带。

面对洪水入侵和威胁,曼谷人做着各种准备工作。首先是采购大量食品和饮用水。平常琳琅满目、货物充实的曼谷各大超市现已大变样:饮用水基本脱销;出售大米、面条等食品的货架大多空空如也;各类可储存的面包、糖果和甜品也都成了抢手货。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与平常没有多大不同,但曼谷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凝重。

洪灾的成因

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湄公河沿岸的上空西南季风盛行,西南季风与北方下来的冷空气相交形成雨带并导致长时间降雨,故每年7月至9月是湄公河沿岸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的雨季。今年泰国曼谷之所以造成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从气象条件上来说有三个原因:一是今年北方下来的冷空气比较活跃;二是今年的西南季风非常旺盛;三是今年的热带气旋多,都进一步影响了降水。由此,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在当地产生了长时间且非常强的降水。虽然这些降水都在泰国上游地区,但是泰国是一个北高南低的国家,所以上游的降水会随着洪水向下倾泻,从而形成洪涝灾害。好在现在已进入10月,整个季风环流会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当地的旱季就要开始了,降水会越来越少,这对防洪是有利的。

洪灾的特点

本次洪灾的特点有以下四各方面:一是持续时间长,从今年7月泰国中部地区出现洪涝算起,这场洪灾已持续3个多月;二是受灾面积大,全国75个府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受到洪水影响,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有30个府;三是这场洪水的水源丰富且来自不同地方:中部地区持续多日的降雨和北部山区山洪的积聚与暴发;加之湄南河和一些小河的堤坝年久失修,防洪高度也不达标,导致洪水不能及时排泄,从而加剧了洪水肆虐的灾情。

友好情谊

泰国政府除积极组织救灾外,也在积极争取国际援助,许多国际组织以及外国政府也都纷纷向泰国洪水灾区伸出援手。作为友好邻邦,中国是第一个向泰国提供援助的国家。美国、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家及跨国机构也都纷纷通过泰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援助。

应泰国政府要求,中国防洪专家组10月14日抵达泰国,向泰方提供防洪抢险救灾咨询。10月15日中国军队决定向泰国武装部队无偿提供第一批紧急抗洪抢险物资,包括24艘冲锋舟、6台柴油发电机组和200个应急灯。截至10月25日中国政府已向泰方提供价值4000万元人民币的抗洪救灾物资援助和100万美元现汇援助。根据泰方救灾最紧急需要,中方提供的救援物资包括了64艘玻璃钢冲锋艇和橡皮冲锋艇,64台冲锋艇发动机和60套净水设备及沙袋和太阳能手电等。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泰国灾区人民的同情和慰问,体现了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谊。

结束语

在全力抗洪的同时,泰国政府和民众已经开始思考灾后重建工作。泰国政府已经对后续救灾和重建工作做出了长期计划,抗洪救灾中心会尽全力保护曼谷中心城区,同时加快积水排出;尽早恢复生产,以减少损失、稳定国外投资。不少媒体和市民也开始讨论如何进行长远规划,包括开挖第二条湄南河、修建防洪墙等措施,借以避免类似重大灾情再次发生。

此前,英拉总理曾呼吁民众保持信心:“如果大家努力不懈,曼谷洪水会在11月第1周开始退去。情况会在周一开始好转,我相信重建很快就能展开。” 英拉同时承诺,政府今后将制定长期防洪方案,以更有效地减少水患。“这是泰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洪水之一,损失惨重,政府不会无视民众遭受苦难。”

猜你喜欢
泰国政府洪灾灾民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泰国南部穆斯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建议
泰国政府将在宋卡建立橡胶城
泰国政府花费54亿泰铢从胶农手中购买橡胶
醒醒吧,人类!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