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及其实践

2011-02-09 05:01周余祥
关键词:资方劳资劳工

周余祥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241)

试析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及其实践

周余祥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241)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形成与其亲身经历及美国的新教传统等密切相关。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家维护劳工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权利,通过国家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福利事业的发展,以法律法规作为导向协调劳资关系,切实提高人的素质,坚决维护公共安全。这种劳资理念及其实践,影响了美国政府以后处理劳资纠纷的方式和方法。

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劳资关系;公共安全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出生于1872年,1895年开始步入政坛,任北安普顿邮政局长,1918年~1920年当选马萨诸塞州州长。他在1920年~1923年任美国副总统,1923年~1929年任美国总统,[1](1−31)这一时期恰好是美国历史上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也是美国历史上经济的繁荣时期。资方和劳方之间的劳资关系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影响着工业生产,甚至影响社会安定,进而影响国家安全,所以自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以来,各国政府都积极探索处理本国劳资问题的方法。卡尔文·柯立芝从政时期,既是美国工业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时期,又是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时期,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就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并付诸于实践。

一、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历史渊源

关于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基本观点,卡尔文·柯立芝首先受到了其父亲约翰·柯立芝(John Coolidge)的影响。他的父亲具备典型的新英格兰人特征——“憎恨所有浪费的行为,且认为浪费是一种道德错误”。[2](18−22)这种家族传统深深地影响了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卡尔文·柯立芝继承了佛蒙特祖先的优秀品质:“朴实、敏锐的思考力、节俭、沉默寡言和幽默感”。这使得卡尔文·柯立芝非常注重思考社会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生涯中教师们的政治思想对于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黑河学院(Black River Academy)教师西塞罗(Cicero)的政治观点对卡尔文·柯立芝政治思想的塑造起了比较大的作用。西塞罗持温和的政治观点,认为“法律和尊崇传统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自由”。[2](29)这就奠定了卡尔文·柯立芝执政时期注重运用法律规范劳资关系,支持企业的自由经营,并鼓励企业探索维护劳资和谐的方法。在阿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这所著名的大学里,他也深受教师们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哲学教师查尔斯·加曼(Charles Garman)思想的影响。在以后的从政道路上,卡尔文·柯立芝也经常拜读加曼的著作,并从这些哲学书籍中汲取政治智慧。加曼认为“历史就是人类和个体为了实现进步同反对势力进行斗争的历史”。加曼在课堂上强迫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给学生的信中也提到:“一个人如果他认为自己十分完美,那么他就应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2](38)加曼认为品质、诚实、进步和基督信仰非常重要,这种信仰几乎影响了卡尔文·柯立芝一生的政治理念。

卡尔文·柯立芝还深受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影响,他支持在资本主义体制架构下劳工的人权和社会正义的持续进步,以致于当时他被认为是共和党内的“进步派”。卡尔文·柯立芝还是一位虔诚的新教公理会教徒。新教教义中原罪说等信仰使得卡尔文·柯立芝将公共服务作为他一生的工作。1924年7月25日,卡尔文·柯立芝在一次总统演讲中说:“如果没有神的力量持续地影响我们的信仰,我们也许没有什么信仰。宗教信仰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有深厚的信仰,坚信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做好本职工作是永恒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他很可能抓住他所有的机会。”[3](67)

二、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内容

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内容包括通过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积聚社会财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劳工的素质和生活水平;引导和支持劳工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正确渠道,用法律法规规范和指导劳资关系达到和谐;运用一切有效手段坚决维护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安全;通过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和探索,逐步推进全社会的福利事业。

其一,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认为处理劳资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是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只有国家经济繁荣了,劳工才会有持续增长的工资,企业家才会有巨大的利润,政府才有能力采取措施改善劳工的工作环境等。柯立芝说:“我们依靠商业和工业的繁荣不仅能够创造财富,而且还能够解决财富再分配的问题。无论谁都要对公司做贡献,不管是劳方还是资方,这样人们才能够得到雇佣并获得持续增长的现实工资。……这不能够通过法律完成,也不能够通过公有制完成,更不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完成。当你否认创造利润的权利时,你也就否认了获得报酬的权利。”[3](127)而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消费的持续增长,消费的增长也离不开劳工工资的增长。因此,柯立芝的劳资理念主张提高劳工工资,鼓励大众消费。

其二,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核心是国家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精通法律的柯立芝深信:社会需要法制来维护,社会需要正义和公正;只有这样,社会才会为公众谋福利并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正如柯立芝自己所言:“让正义和经济法更加彻底地实施;但对于弱者来说,不仅仅用养老金来救济,而且必须重建仁慈和宽容。这就是公正。”[3](92)为了推行社会的公正,他坚决维护女工和童工的利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柯立芝任州众议员期间支持要求雇主实行劳工六天工作日的立法,投票支持限制妇女和童工工作时间的议案,支持学生票半价的议案等。柯立芝任州参议员期间,兼任仲裁委员会主席,负责调解劳资关系。柯立芝坚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成功地调解了美国毛织品公司劳伦斯女工因公司削减其工资而举行的罢工,最终的仲裁方案是“劳工工资上涨从5%调到25%,不歧视重新雇用的纺织劳工”等。[4](46)1919年9月1日,马萨诸塞州州长柯立芝明确指出:“我们政府的目标就是保护弱者,帮助他们变成强者。”[3](78)柯立芝任总统期间,在国情咨文中更是明确提出在联邦管辖范围之内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禁止童工和实行女工最低工资。柯立芝虽然支持劳工享有追求公平和正义的权利,但他明确反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罢工,尤其是反对维护公共安全的雇员进行罢工,因公共安全涉及到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甚至可以说,柯立芝认为公共雇员没有罢工权利。正如在波士顿警察罢工期间,柯立芝州长曾说道:“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前提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不享有罢工的权利。”[3](148)当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对于此问题有更犀利的观点:“一个大城市的警察进行罢工,让城市处于暴徒的怜悯之中,这是反对文明社会的犯罪行为。”[2](141)

其三,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精髓是维护劳资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了维护劳资相对和谐,柯立芝支持实行全社会的福利计划,也支持劳工参与企业的管理,鼓吹美国社会没有阶级。在柯立芝的政治理念中,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美国人都是兄弟姐妹。1919年11月4日,在柯立芝再次当选州长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企图诉诸于阶级偏见的方法失败了;马萨诸塞州的人首先不是劳工、警察、工会会员、穷人、富人或者其他阶层的人,他们首先是美国人。”1920年7月27日,柯立芝又进一步地阐释说:“美国社会没有阶级,更没有资方和劳方的阶级差别,美国社会只有职业和身份的不同。所有真正的美国人应该是彼此努力地工作,相互交换体力和智力劳动的成果。我们的资本主义就是相互付报酬与得报酬,相互服务与被服务。”[3](47)因此,柯立芝始终认为社会福利是不能够减少的,因这些福利资金能够帮助拥有幼小儿童的母亲,支撑穷人、精神病人和体弱多病者。柯立芝还鼓励美国企业与劳工建立一种沟通渠道,同时他也支持通过立法等手段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这有利于解决劳资纠纷,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919年9月8日,柯立芝在参加美国劳工联合会的一次集会时重申:“劳工拥有分配和享受公平工资的权利。”柯立芝进一步地阐释说:“人类的劳动永远不再是廉价的,赞许劳工在管理中的角色,劳工应该在未来的商业管理方面提供良好的建议并促进坦率的公众观点”。[2](136)柯立芝认为资方应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强迫劳工。1920年1月8日,柯立芝在州长就职典礼上说:“企业必须是人性化的,不是破坏性的。企业一定是一种工具,不是自私的,而是服务型的。”[3](90)

三、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的实践

在任州长及总统期间,卡尔文·柯立芝将自己的劳资理念付诸实现,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其典型事例如下:

(一) 坚决镇压波士顿警察罢工

第一世界大战之后,波士顿警察迫于生计,要求增加工资和改善住宿条件等。波士顿警察遭到拒绝后,他们威胁进行罢工和组织工会并要求成为美国劳工联合会的一个分支机构。当时波士顿市长安德鲁·彼得斯(Andrew Peters)紧急任命了一个城市委员会来进行解决。城市委员会和警察代表最后达成了一个协议:“除了不允许波士顿警察成为美国劳工联合会的分部外,其他的要求原则上都同意。”[2](135)

但在1919年9月3日,波士顿市警察局长埃德温·U·柯帝士(Edwin U. Curtis)否认波士顿警察有组织工会的权利,并于9月8日撤销了工会领导者的警察职务。于是“1 554名中的1 117名波士顿警察在9月9日走上街头罢工”。[2](139)失去了法治的波士顿街头发生了零星暴力事件和骚乱:“许多市民在路上遭到抢劫,住户的玻璃被打碎,果树被推倒等”。[4](89)这使得波士顿的民众失去了保护,这也就危害了城市的公共安全。许多志愿者,例如中年商人、学生和热心的家庭主妇还有其他行业的人都加入到维护城市秩序的行列,但是城市仍然处于无序之中。例如,30个年轻人去了一家饭店,吃完饭后拒绝买单;一伙南波士顿暴徒们从一家商店中偷了一个保险箱,并将其拖到街道上,结果他们发现保险箱是空的,然后就大摇大摆地从中央街道离开等。“波士顿因此付出了高昂代价,破坏价值高达34 000美元”。[2](140)

在这种情况之下,柯立芝州长发表了一个声明:呼吁民众支持政府,调动国民警卫队维持秩序,声称掌控波士顿警察力量。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柯立芝认为这次罢工是“抛弃”的行为,并且他完全支持波士顿市警察局长柯帝士。柯帝士随后拒绝了罢工警察重新工作的请求,并招募新的警员尤其是退伍士兵代替原来罢工警察的空位。美国劳工联合会领导人萨缪尔·龚帕斯(Samuel Gompers)将此种事态归咎于柯帝士。龚帕斯给柯立芝州长写了一封电报,声称:“波士顿警察罢工不是一个法律和秩序的问题,而是未经授权的警察局长的专制权力的获得是被您任命的,其不对波士顿人民负责。无论发生怎样无序的事态,那都是由于柯帝士局长否认了警察的权利,这种权利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被质疑过。”但当时柯立芝州长在1919年9月14日给龚帕斯的电文却有不同的思路和语气:柯立芝否认了对于柯帝士的任命,仅是拒绝撤销其职务;他特别强调波士顿警察工会远离了他们的职责,这种行为被当时的威尔逊总统称之为反对文明的犯罪行为;并说:“您对于警察局长犯有错误的断言并不能让城市失去保护这一错误行为进行辩护。这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行动的机会”;尤其是下面的话语道出了当时公众的心声:“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前提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不享有罢工的权利。”[2](143−144)

因一战之后美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宣传,美国民众对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红色恐慌,民众也希冀和平和安全,所以柯立芝的做法和理念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尤其是美国共和党内各派的支持。这样,柯立芝调动了所有的社会力量,镇压了波士顿警察罢工。当时美国各地报纸都积极评价柯立芝的做法,称赞其行为结束了波士顿的无序并捍卫了波士顿的法律尊严。其中《纽约世界报》评述道:“波士顿罢工警察不能够立刻得到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转变成了城市的暴徒。这个事件是典型的幼稚复仇和自私怨恨的例子。由于柯立芝州长的勇气和坦率的演讲,使得大众的头脑变得清晰了。”[2](144)从维护劳工利益的角度来看,柯立芝的做法肯定激怒了美国的劳工组织;但从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角度来看,柯立芝的做法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波士顿市民的强烈拥护和支持。

(二) 支持和签署1926年《铁路劳工法》

美国将铁路问题视为关系其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1916年,威尔逊政府曾督促国会通过了《亚当姆森法案》(the Adamson Act),规定铁路劳工的每天工作时间是8小时,这是联邦政府第一次干预私人企业的劳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1920年《运输法》(the Transportation Act),铁路由国有又转归私人所有,并设立由9名委员组成的铁路劳工委员会处理铁路劳资纠纷。

但是到1923年底,原来的铁路劳工委员会已经不起作用了。当时的委员会主席前田纳西州长共和党人本·胡珀(Ben W. Hooper)已经将委员会推向了和铁路兄弟会对抗的状态。[5](77)这就背离了设立铁路劳工委员会的初衷。这一问题也逐渐政治化,成了总统竞选的议题。1924年总统竞选期间,美国两大政党都提出了关于铁路劳工问题的改革法案。民主党的改革法案认为:“1920年《运输法》中的劳工条款已经被证明不能够解决资方和劳工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家需要重新制定一部法案,以便达到公共福利的最高目的。”共和党的改革法案认为:“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现在关于劳工委员会的条款需要加强。集体谈判、调解和自愿仲裁是维持劳资和谐的最重要方式,这需要进一步地加强。”[6](2)

担任总统后的卡尔文·柯立芝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因其涉及到美国的公共安全和公共福利问题。在1923年、1924年和1925年给国会的咨文中,他都着重提到铁路劳工问题。如“解决铁路劳工的劳资纠纷问题是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铁路劳工委员会已不能够全部解决关于公众、劳工和资方之间的问题。如果关于这一问题能够达成协议,应该毫不犹豫地将该协议进行立法。”在1924年,他说:“已经有许多对于《运输法》中关于铁路劳工部分的批评,应该将实践中有效的方案变为修正案的一部分。如果有一个计划能保持实践中的集体协商和自愿仲裁,将铁路劳资关系简单化,并照顾劳工和资方的利益,那将是非常有用的。” “这种法案必须认识到公众享有不间断运输服务的权利,因铁路劳工纠纷问题而导致运输服务中断,那将会给整个民族带来巨大的损失。”

1926年1月7日,铁路资方和劳工的代表非正式地告诉柯立芝,他们已经达成了一个法律草案并表现出将代替1920年《运输法》中的第三部分。1926年1月8日,在美国的参众两院各政党达成了一致协议。在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铁路劳工和资方都支持,美国城市联盟的董事会主席也支持。美国铁路短线联盟发表了一个声明:不反对将该建议变成法律。该法案要点如下:“由总统任命3名成员组成国家仲裁委员会,但其中不得多于2名同一政党成员;铁路劳工和资方都应该尽力维护这一协议;所有的铁路劳资纠纷双方都必须首先进行自我协商,如果不能够达成协议,那么就直接由政府任命的仲裁委员会来进行仲裁;若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失败的书面声明30天之后,双方可以进行自我救助,例如铁路劳工可继续进行罢工;但如果仲裁委员会不能够解决的纠纷又严重影响了州际贸易,该委员会必须告知总统,总统可援引该法案紧急规定自由决定任命一个紧急状态委员会进行调查,紧急状态委员会在30天内完成调查并向总统汇报。在紧急状态委员会提交给总统报告之后的30天内,即启动紧急状态程序的60天内,任何一方都不能擅自采取激化劳资纠纷的措施”。[6](3−4)该法案和《运输法》相关法案相比,不仅扩大了保护公共利益的力度,而且有利于商业运输的畅通。1926年5月20日,美国正式颁布实施《铁路劳工法》(the Railroad Labor Act)。

1926年5月25日,柯立芝在写给国会代表的信中说道:“他非常高兴国会提出关于1927年美国铁路劳工仲裁委员会的拨款议案,这有利于该委员会执行《铁路劳工法》的相关条款;也有利于该委员会处置资方和劳工之间的相关劳资纠纷等。”该拨款议案规定:“铁路劳工仲裁委员会的9名成员和委员会秘书的薪俸是95 000美元,除了复印之外的行政费用是180 220美元,复印费用是10 000美元,共计285 220美元”。[7](1−3)这批巨大的拨款是柯立芝签署1926年《铁路劳工法》影响的结果,这也说明柯立芝政府在试探性地长期解决铁路的劳资问题。

1926年《铁路劳工法》,即1926年沃森·帕克法案(Watson-Parker Act of 1926),最早应该来源于1888年的仲裁法令(the Arbitration Act of 1888)。它支持集体谈判,是哈里·马科·多尔蒂(Attorney General Daugherty)方案的技术退却。但在许多年之后,当调解和仲裁失败的时候,该法案的缓和步骤防止了劳工罢工。[5](77)这是对黄狗合同(Yellow-Dog Contract)中禁止雇员参加工会的一次法律否定,这也说明柯立芝政府对于铁路劳资问题向谈判政策的转变。《铁路劳工法》不仅在联邦一级将涉及铁路劳工的问题规定了不同的处理程序,而且也是铁路兄弟会保护他们权利的有力保障。自颁布之日起,铁路劳工就以《铁路劳工法》为武器,开始和资方的进行和平协商。在1927年,第一次通过《铁路劳工法》仲裁解决,“在59条路线中31 000名铁路劳工工资上涨71/2%,资方将每年增加5 000 000美元的工资”,这也是自1907年以来的铁路劳资问题第一次仲裁解决。[8](1)

(三) 支持早期福利资本主义的尝试

卡尔文·柯立芝在关注经济问题的同时,也在关注美国社会问题,支持美国早期的福利资本主义,以保持美国社会的相对和谐稳定。

美国人在感受汽车消费带来的益处时也经历着伤痛。在这一时期,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以1928年为例,“在意外事故中有23 600人死亡,其中包括10 000儿童死亡,700 000人受伤,财产损失达到10亿美元”。[5](97)这就促使柯立芝政府协调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补偿委员会以便进行合作。经过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资金问题的认真努力,补偿委员会已经有能力利用公共卫生服务的救助站,并且通过政府医疗组织,受益人的比率已经大大提高了。[9](9)这就有利于受伤劳工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并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某种程度上说,联邦政府已经介入并协调了美国公共卫生服务,这也是公共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方和劳工进行斗争的过程之中,资方逐渐发现通过削减工资或者解雇等方式并不能够给资方带来长久的利益;相反,一些大企业实行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福利资本主义措施:住房津贴、退休金、保险金、股票分享、娱乐服务、医疗服务和教育津贴等。例如,根据1919年劳工调查局的数据,“通过对431家企业的调查显示:375家有医疗项目,265家有医院设备,75家有退休金计划,80家建立了伤残补助计划,并且152家为他们的劳工建立了娱乐设施”。[10](237)这些措施不仅阻碍了美国劳工运动的发展,而且减少了劳工的罢工机率。

资方实行福利资本主义的主要方面就是发展劳工对资方的忠诚。在吸引措施方面主要有:“创立与劳工利润分享的计划和提供给劳工公司股票。如果劳工离开原来的企业,劳工的保险金和抚恤金将会被罚没。同时,福利的覆盖范围也扩大了,例如,企业住房,运动俱乐部,医院,食堂,家庭杂志,等等”。[11](146)随着电力的广泛运用和企业效率的提高,劳工的工资也逐步提高了,工作时间也逐渐减少,劳工越来越感受到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益处。例如当时的福特公司最早实现每天最低工资5美元的标准和每周5天工作制。

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由于柯立芝政府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劳资政策,美国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才保持了持续的 “繁荣”状态。美国企业在这一时期也具备了强大的资金实力,福利资本主义也达到非常繁荣的程度:“工人们住在企业的房子中,接受企业医院医生的护理,参加企业的学校和企业的娱乐活动,购买企业的股票,企业实行企业工会代表制。”调查者发现,“1926年在美国的1 500家大型企业中80%的企业至少实行了一种福利资本主义,并且50%的企业有自己全面的福利体系。至少4 000 000劳工参加了福利资本主义的实践”。根据劳工统计局的调查,“仅190家企业就花费高达14 000 000美元的福利资金,最低的是织布企业每位劳工14美元,最高的是制鞋企业每位劳工67美元。福利资金的平均水平是每年每位劳工是27美元,或者是企业劳工平均年收入的2%”。[12](28)柯立芝政府也积极支持和实践公共福利政策。1928年,“联邦和各级政府在在公共福利上花费了500 000 000美元”。[5](96)

早期的福利资本主义虽然没有覆盖到美国的整个社会,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大部分企业被迫中断实施,但是它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劳工的罢工机率大大降低,企业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劳工队伍,美国社会也趋于稳定。另一方面,美国企业和劳工建立了一种协商渠道,劳工将自己的不满和要求通过劳工代表和资方进行协商,这就初步建立了劳资协商机制,引导了劳资关系的健康发展,避免了激进事件的发生。

四、卡尔文·柯立芝及其劳资理念的影响

卡尔文·柯立芝作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从主政一方的马萨诸塞州长成长为美国总统,持续地促进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作为经济利益促进者的政府成功领导者。虽然有的学者不赞同柯立芝政府的一些政策,甚至认为是其政策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到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其理念和政策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在柯立芝劳资理念及其政策的影响下,美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繁荣和发展,劳工也分享了经济繁荣的成果。这一时期劳工的工作效率倍增,劳工的工资持续增长,劳动时间变短,失业率减少。“以1914年为基线,劳工的工资在1921年增长了8%,在1922年增长了13%,在1923年增长了19%。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工资水平继续保持,然后又增长了,在1928年增长了32%。工作周从1920年的47.4小时下降到1929年的44.2小时。……失业率在1923~1929年一直保持在低于3.7%的水平。这相对于1911~1917年6.1%的失业率来说,对于劳工确实是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5](73)然而当时美国农业却持续萧条,国会中的农业集团企图通过立法来改变农业的不景气,他们推动国会两次通过了救济农业的麦克纳里—豪根法案(McNary Haugen Bill),但都被柯立芝否决了。柯立芝的这一决策不仅节省了联邦开支;而且从经济上引导更多的农业劳工离开原来的农场迁移到城市中去,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运动,这也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工,同时也促进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但柯立芝并没有停止思索,而是非常警觉地号召国民引入长效机制,避免危机的发生。

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及其实践是即将到来的联邦主导劳资关系时期的前奏,这为以后美国政府尤其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时期的劳资立法积累了经验。柯立芝一方面鼓励企业自行实践劳资关系和谐理念,另一方面也鼓励劳工提高自身素质,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诉诸他们的要求。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是基于美国社会现实形成的劳资理念,是符合美国实用主义精神的。柯立芝本人经过思想转变,找到了解决劳资问题的有效方法。柯立芝由试图修改法律以使禁令不被诉诸于劳资问题转变为督促企业有组织地以确保劳工有稳固的和相对公平的工资,而不是专注于劳工与资方产生的纠纷。[2](69)

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反映出美国统治阶级已经把劳资关系提升到影响国家发展和安全的程度,努力将劳资关系相对和谐化。此后,美国历届政府从没有放弃过协调劳资关系,通过博弈将处理劳资关系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到法制化的轨道上。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也反映了美国统治阶级已经回归到政治常识,认真履行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充分发挥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原则,重视公民的权利保障,维护城市的公共安全。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也积极鼓励大众消费,因为消费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消费的增长,再生产才会持续,社会才会继续发展。这也为以后的社会发展提高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我们站在今天的高度重新认识卡尔文·柯立芝的劳资理念,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理念,以经济发展作为引擎,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逐步推进福利政策,用非暴力的方式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对和谐发展,坚决维护公共安全,追求人格的完美塑造,值得我们深思。1936年,《铁路劳工法》进一步扩展到美国航空业,直到今日该法继续为劳资双方提供一个均衡博弈的法律框架来解决劳资问题,这就是一个说明卡尔文·柯立芝劳资理念影响深远的最好实例。

[1] Philip R. Moran. Calvin Coolidge, 1872−1933: Chronology.Documents. Bibliographical Aids [M]. Dobbs Ferry, N.Y.:Oceana Publication, 1970.

[2] Robert Sobel. Coolidge: an American enigma [M]. Washington,D.C.: Regnery Pub., 1998.

[3] Peter Hannaford. The quotable Calvin Coolidge: sensible words for a new century [M]. Bennington, Vt: Images from the Past,2001.

[4] Donald R. McCoy. Calvin Coolidge: the quiet president [M].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8.

[5] Robert H. Ferrell. The Presidency of Calvin Coolidge [M].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8.

[6] Appropriations for the railroad labor boar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nsmitting a proposed draft of legislation. May 25, 1926. Serial Set Vol. No. 8579 Session Vol. No. 18. 69thCongress, 1rd, Session, H.Doc. 399.

[7] 31,000 Railway Men Get $5,000,000 Rise [N]. Continued from Page 1, Column 2. Continued on Page Six. New York Times.February 6, 1927.

[8] Bessie P. Brueggeman. Tenth Annual Report of The United States Employees’ Compensation Commission, July 1,1925, to June 30,1926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6,69thCongress, 2rd, Session, House Document No.537.

[9] Sean Dennis Cashman. America ascendant: from Theodore Roosevelt to FDR in the century of American power, 1901−1945[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10] Henry Pelling. American Labor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11] Stuart D. Brandes. American Welfare Capitalism: 1880−1940[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Abstract:John Calvin Coolidge’s labor relations though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American Protestantism. Calvin Coolidge’s labor relations thoughts include American Government supporting the rights that labors seek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the national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through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coordinating labor re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its improvement of human quality and uncompromisingly safeguard public security. His labor relations thoughts and activities have guided the manner and method that U.S. government deals with labor disputes in later times.

Key Words:Calvin Coolidge; labor concept; labor-concept relations; public security

An Analysis of Calvin Coolidge’s Labor Relations Thoughts and Activities

ZHOU Yu-xia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K712.5

A

1672-3104(2011)02−0018−06

2010−12−17;

2011−03−01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研修基金资助

周余祥(1981−),男,山东潍坊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20世纪世界史.

[编辑:胡兴华]

猜你喜欢
资方劳资劳工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及完善策略
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英美烟公司劳资冲突研究
相亲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