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2011-02-09 08:00徐匡迪
中国核电 2011年3期
关键词:海啸福岛核电厂

徐匡迪

(中国工程院,北京 100088)

编者按:在第十四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作了题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明确地阐述了我国应该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绿色发展。本刊选登了徐匡迪院士关于核能问题的观点,供读者学习。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同,我国的能源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其中,70%左右来自于煤炭,这就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最主要原因。而不同能源发电的碳排放系数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就是煤炭,其次是石油,然后是太阳能、水能、风能和核电,所以说发展核电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

核电厂的选址很重要

发展核电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核电厂的选址很重要,要认真考虑。我国有些地区处在欧亚大陆和印度板块断裂层,有些地区处在欧亚大陆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处,我认为这些地区在核电厂选址时要把地震、海啸等作为重点因素考虑。因为一旦发生超过预期的地震或海啸,再好的设备也没有用。整个水都灌进去了,供电系统都停了,安全措施就没用了。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虽然有一套安全系统,而且安全系统是自动的,但遭受了里氏9.0级的地震和海啸,很多安全系统就没用了。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警示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争论。我想说明的是,福岛核电事故不是核电站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地震和海啸的次生灾害引起了核泄漏,如果那个地方没有地震、没有海啸,就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核事故,这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这次福岛核电事故以后,我们听到世界上主要有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以日本、欧洲为代表的,特别是德国,提出来要减少或关闭、停止核电站。第二种声音是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认为他们的技术是可靠的,他们的选址是慎重的,因此不存在要减少核电或停止核电的问题。第三种声音是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充分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核电的安全应对措施和事故防范性。

中国发展核电的思路

中国目前还是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安全选址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2007年,核电只占我国能源比例的1.2%,2020年预计占4%,现在看来可能会放慢一点,因为选址非常谨慎,我们还是要对所有要兴建核电站的厂址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监控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电。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应该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是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海啸福岛核电厂
重水堆核电厂压力管泄漏的识别与处理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福岛:日本宣布将把污染水倾倒入海
我国运行核电厂WANO 业绩指标
连续的海啸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
Feasibility study on optical vortex generation at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electron 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