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原因分析

2011-02-10 07:36黄铁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5期
关键词:输液护士静脉

黄铁荣

临床上,通过静脉给药途径,药物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此外,输入药物的速度和量也可控,因此输液给药是目前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不过近些年来,少数的医务工作者为了迁就和迎合患者,无论大病或小病,无论病情的轻与重,一律以静脉输液方式给药,造成了输液的滥用。患者由于输液而发生的输液反应也随之而来。

输液反应是临床使用静脉制剂时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临床输液反应常见为热原反应、空气栓塞、循环超负荷以及静脉炎等。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发冷、寒战、出汗、体温骤然升高、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头晕、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悸、皮疹、紫绀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等症状,更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所以,减少和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任重而道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年来,各大医院门诊输液室时常人满为患,座椅上几乎坐满了患者,护士也是一刻不停地在忙碌着。因为静脉输液能使药物更迅速到达体内,疗效也更强,所以是目前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但随之而来的输液反应还是比较常见,患者常出现发热、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紫绀等症状。据有关资料报道[1],输液反应平均发生率为0.22%。

1.2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日常观察,从临床输液中较常出现的输液反应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操作因素

2.1.1 医生 个别医生因医德的丧失或因医术的低下,为了经济效益,也为了迎合患者的心理,无条件地迁就患者,动辄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明明知道某些药物静脉滴注和口服具有生物等效性,却去选择输液给药;明明知道某些药物肌内注射可代替静脉滴注,还是选择输液给药;明明知道输液剂中随着配伍药物品种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还是冒险采用多种药物配伍输液。滥用输液,这是增加输液不良反应的源头,而医生在这源头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避免出现输液反应的关键。

2.1.2 药师 药师是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是指导输液合理用药的关键,是医生和护士的纽带,肩负着输液给药安全与有效的重要使命。某些药师由于责任心的缺乏或业务水平不过关,没有及时纠正医生处方的错误,如:是否静脉滴注、溶媒与药物的配伍、应皮试的没提醒医生注明皮试等。自身审方不细致,调剂出错等也是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因素。

2.1.3 护士 护士是输液的最终执行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个别护士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配液,而且经常把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输液剂还没等到恢复到常温时就马上给患者输液,有时还会出现该皮试的药物没皮试就给患者输液,再有者给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皮肤消毒不严、输液管内空气未完全排尽、导管连接不紧等,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和增加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

2.2 原因素 原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热原是一种内毒素,具致热性,含有热原的输液剂输入人体,据有关资料报道[2],大约30 min后,就会出现发冷、寒战、出汗、体温骤然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输液中热原的带入是输液反应发生的势必因素。

2.3 药物因素

2.3.1 药物的副作用 有些输液反应不一定是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其他的给药方式如口服或肌内注射也会发生,与给药途径无关,而与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有关,如使用阿托品治疗胃痛时引起口干、散瞳、便秘等副作用。

2.3.2 生产工艺 临床上相同成份的药物,其质量是不一致的。不同的生产企业,技术含量差异大,其生产工艺截然不同。药物的纯度与杂质的含量将直接影响其输液反应的发生几率。如青霉素因制剂中含有微量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而引起变态反应[3]。

2.3.3 大输液质量 临床使用的袋装或瓶装输液,在搬运、贮存、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碰撞或堆压等情况,当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时,就会造成漏气而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特别是含糖的输液,极易发生霉菌污染[4],当这些受到污染的输液注入人体后造成二次感染和热原反应。

2.3.4 药物配伍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混合时,可发生某些物理或化学反应,而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如据有关资料报道[5],20%磺胺嘧啶钠(pH为9.5~11)与10%GS(pH为3.2~5.5)混合后,由于pH的改变,磺胺嘧啶钠析出结晶,会引起微血管栓塞,从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输液反应的发生会随着配伍药物的增加而增加。

2.4 器具因素 输液器具包括注射器、输液器等,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装置都是一次性的,据有关资料报道[6],一次性输液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存期越长污染率越高,使用受污染的输液器具势必会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

2.5 环境因素 某些医疗机构,没有专门设置静脉配置中心,配液和静脉穿刺都在同一间室进行,因环境状态和空气的洁净程度对输液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细菌数超标环境下和空气洁净度不达标的条件下配液及输液将大大增加污染微生物的机会,输液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加。

2.6 患者因素

2.6.1 体质 高危患者、体质较弱者和婴幼儿身体抵抗力比较差,这类人群比较容易出现输液反应。

2.6.2 遗传因素 药物的使用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某些患者使用常规的剂量或极小量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这时的输液反应是无法预知的。

2.6.3 不良生活方式 某些患者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或饮酒等,有时患病需要输液时,却没有将自己的生活习惯告诉医生,就会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例如[7],乙醇与药物相互作用会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

2.6.4 依从性 某些药物在静脉滴注的时候,要求滴速要缓慢,且不建议空腹时使用,例如[8],乳糖酸红霉素的使用,如果滴速过快,会导致静脉炎,也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但有些患者为了赶时间,不听医生或护士的吩咐,自作主张,擅自把滴速加快,其结果当然是会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2.6.5 意识与素质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医闹事件层出不穷。“南平医闹”历历在目,现在医生成了弱势群体,部分患者把自己当上帝,所以有时输液处方的决定者不在医生方,反而是患者自己来决定,由于公众合理用药意识的缺乏,相当多患者不论病情的轻重都坚决要输液,不给输液就跟你较劲,正是这些患者愚昧无知,才造成今天输液泛滥的局面。

3 讨论

医生是输液处方的权限者,首先要树立中国执业医师的良好形象,要具有高度的社会道德责任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要熟悉和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途径,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病情的轻重在给药途径作出明智的选择,在药效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输液给药途径,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源头上控制静脉滴注给药的滥用,才可以防止输液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一旦选择输液给药治疗,医师必须要注意和考虑药物和溶媒的关系,同时也要注意输液中不宜多种药物配伍使用。药师们要加强对输液处方的审核,尤其要注意输液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适宜性,并仔细、严谨、规范地调配处方,防止差错的发生。某些输液反应,是由于护士未能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或不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法等原因造成的,据有关资料报道[9],空气栓塞的原因是由于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把输液管内空气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时无护士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所以护士们要提高输液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要规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如热原而引起,多由于输液器灭菌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的药品不纯或使用的大容量注射液不及格所致。所以我们要合法采购,规范进药。采购要坚持以质量第一的原则,从合法有证的单位采购输液器具、大容量注射液、药品。以确保临床输液用药的有效性、使用的输液器具的安全性。以减少由此带来的输液反应的可能性。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尽快设置并建立静脉配置中心,只有干净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才能解决输液、配液过程中污染微生物等问题。另外,患者本身要配合医务工作者,对医生要有信心,对自己的病情、体质、药物过敏史、饮食习惯要尽诉给医生,在输液过程中如遇到不适时要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现在输液越来越普遍,临床上也难免输液反应的发生,但是,只要我们严守操作规程以及密切观察输液期间患者反应,并通过精心、针对性的护理,输液反应是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的。

[1]张志苹.全国第二次大输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药学杂志社,1993:405.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药学专业知识(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115-116.

[3]梅丹,等.静脉滴注用抗生素粉针剂中不溶性微粒考察.中国药学杂志,1999,19(5):277-278.

[4]赵广娟.临床输液反应288例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8,1(3):12.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编.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269.

[6]任福荣,王希昌.一次性医疗无菌用品的微生物监测.中华医院感染杂志,1996,6(2):119.

[7]杨琴.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探讨.中国医药指南,2010,8(5):75.

[8]吴雪钗,胡婷婷,陆国庆.谨慎使用乳糖酸红霉素.西南军医,2005,7(6):47.

[9] 李文硕,等.临床输液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1-76.

猜你喜欢
输液护士静脉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