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学高专院校临床课程“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法

2011-02-10 07:36张铮王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5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习题病例

张铮 王岩

探讨医学高专院校临床课程“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法

张铮 王岩

医学高专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改革临床课教学加强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自己授课经验,对临床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初步形成“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方法,即“精短新课讲授”结合“后期详尽病例解析”结合“阶段性习题训练”。通过比较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医学;高专;临床课程;教学方法

1 长期以来,医学高专临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临床课程内容过于丰富,涵盖各门基础学科,高专学生在校时间短难于完全掌握。

1.2 临床课程讲授对象是即将参加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已经参加过实习的学生(对口层次学生已经实习过)。疾病知识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新鲜,但是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又是一知半解,导致不愿意专心听讲。他们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不满足。

1.3 教科书对各种疾病记载是按照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这样的顺序进行的。这和临床思维过程刚好相反。教科书对疾病的描述和临床病例之间存在差距,所记载临床表现可能不会全部出现,或者不会同时出现,或者出现的表现并不典型。这容易让早期参加临床实习的学生产生迷惑。

2 鉴于这种情况的存在,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尝试采用“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方法,即“精短的新课讲授”结合“后期详尽病例解析”结合“阶段性习题训练”。

2.1 精短新课讲授 课堂讲述仍然是最重要的授课方法。然而鉴于临床课过于丰富的知识量,以及上述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讲述的内容应该是最常见的疾病和最重要的知识,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反复强化。而对于涉及到基础医学的知识只是则是一带而过,能够解释临床疾病即可,以避免舍本逐末造成学习方向模糊。同时控制讲述时间。讲述突出重点,就可以适当缩短讲述时间,留出时间学生自主支配,以便对所讲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讨论,老师可以进行随堂答疑。这就是用最精炼的语言,用最短时间,讲述最重要的知识,尽量把时间多留给学生。

2.2 后期详尽的病例解析 病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授课方法,通过阅读一个病例摘要让学生考虑诊断和治疗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疾病,促进综合掌握知识,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构建连接理论和临床的纽带。

然而如何选择进行病例分析教学的时机呢?病例不能在新课开始前拿出来,因为突然拿出来一个病例学生很陌生很难较好理解。病例分析也不能在课程讲完以后马上拿出来供学生分析,这时学生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沉淀,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分析好病例。经过比较认为某个疾病讲完以后一个星期左右是进行病例分析的好时机。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疾病,并且学过的知识已经沉淀下来成为自己可以运用的知识了。学生会像一组经过充分训练的运动员,他们有上赛场的强烈冲动和一定的实力。他们往往会表现的很积极,很踊跃,即使是上课爱说话、爱睡觉的几个同学也表现非常积极了。因为他们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所学。

另外病例分析应该十分详尽,把每次病例分析当做一次接诊患者的过程,培养临床思维方法。同时分析的过程会更好帮助学生理解书上所讲述的一些疾病,让学生发现原来书上记载的临床表现在某些疾病并没出现,或者并不和书上描述的一字不差,或者有些临床表现出现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以及相同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在完全不同的病例。这绝对是对现有书本知识的一个提升,为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初步基础。为了做到详尽的分析,可以占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30 min左右的单独分析,要求学生写出疾病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明确诊断要采取的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然后10 min左右的组内讨论,这时候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且引入角色意识,假定这次分析就是一次疾病的会诊。然后组织每个小组选出一两个代表提出分析意见,最后老师对分析作出评定。

2.3 阶段性的习题训练 一般讲完一个系统的疾病就可以进行一次高质量的习题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习题的选择必须要考究,单纯知识性的习题对于培养应用能力作用很小。应该精选一些小病例,可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培养诊断思维。比如:患者女,40岁,3年前以胆石症行胆囊切除及总胆管探查术,三月前因进油腻饮食突发绞痛,伴恶心,呕吐,有寒战,高烧,近来发作频繁,体检:巩膜黄染,剑突下压痛明显,首先应考虑:A.胆石症复发 B.胆道蛔虫症 C.黄疸性肝炎D.急性胰腺炎这样的试题就能帮助学生巩固一些知识了:胆石症常见于中年女性,常常有反复发作病史,有夏柯三联征,术后可以复发。

3 通过对所选班级进行这种“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发现大多数同学牢固掌握了重点知识,提升了学习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医生角色意识和职业自豪感逐渐增强。总之这种“三位一体”综合教学方法效果明显,对培养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素质,以及对后续的见习和实习都有明显帮助。

4 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

在社区工作首先就得转变思想观念。一切以居民的需求为主,主动服务,医护共同承担“六位一体”的服务,每人有重点负责项目,每项工作有交叉部分,团队协作程度直接影响工作完成。所以要培养护士树立团队精神,转变思想观念。计划管理与随机管理相结合根据护理部下达的各项指标,对照标准认真领会精神,在平时工作中收集资料总结归纳,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每月有重点,每周有安排。并将每项计划都落实到人,使每个护士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工作中发现新问题,及时反馈,再重新制定相应的计划、措施,这样就形成动态管理。社区质控工作要在医院护理部的监督下执行,将护理工作制成表格进行量化并制定考核标准,采取每月不定期抽查、医院护理部各质控小组每月大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并落实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每月召开护理质控员例会,布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反馈护理问题,修改工作流程、制定解决方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护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制度、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制度,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光荣传统教育制度,激发护理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文化教育制度建设,达到提到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的目的,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只有不断加强护理制度建设,才能使护理管理正规化、规范化、公平化[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人们对社区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社会对社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立健全的社区护理体系,加强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使社区健康发展,是每个社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1]张媛,蔡铜山,边巍,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91-92.

473061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外科教研室

3.1 科内培训 每月组织护士学习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根据季节学习季节性疾病的护理常规,如中暑、秋季腹泻等。根据社区的特点学习常见的慢性病的常规护理。

3.2 院内培训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学习及每季度护理查房,提高专科护理知识,如参加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查房,可以了解目前心血管学科的新业务、新动态,以便更好地为社区慢性病患者服务。

3.3 院外培训 目前社区护士中,学历大多为中专,有些社区还聘用临时人员,这些虽然能满足基本卫生服务,但要为社区人群提供生理、心理、社区全方位和连续性的服务就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在加强社区护士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还特别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继续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外派护士进行全科培训,逐步培养综合性的全科护士。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习题病例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病例”和“病历”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