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2011-02-11 18:04李国卿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期
关键词:瘘管肾镜弹道

李国卿

(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广宁 526300)

随着输尿管肾镜技术的飞速发展,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向腔镜微创技术治疗转变。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的一种微创新技术[1,2],较传统手术具有对肾组织损伤小、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快,减少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少,降低安全隐患,碎石效果好,治疗彻底,取石完全,避免复发的优点。由于PCNL是一种新技术,因此对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适应证及护理方法没有形成共识,不同研究单位的护理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3,4],有必要在吸收他人研究的经验,再结合时间临床应用的经验,对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的护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中,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也为同行在护理方法提供一点借鉴,本文就广东省广宁县人民医院成功治愈的100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过程进行介绍,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流程,现将护理流程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10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男46例(46%),女54例(54%);年龄23~66岁,平均(44.2±16.8)岁;其中肾结石66例(66%),单侧肾结石37例(37%),双侧肾结石29例(29%);输尿管上段结石34例(34%),单发结石22例(22%),多发结石11例(11%)铸型结石1例(1%);结石大小7.2~13mm×16~20mm;44例伴有中、重度积水(44%)。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在在膀胱镜下或输尿管镜直视下,逆行插入F4~6输尿管导管,留置双腔尿管后,患者翻身取俯卧位,采用B超定位,穿刺前行常规消毒处理,穿刺点选在第11、12肋间向肾上、中盏穿刺进入肾脏,待拔出针芯有尿液流出,表明穿刺成功,再将斑马导丝导入,采用F8筋膜扩张器进行扩张至F14,然后置入16号Peel-away塑料薄鞘,构建经皮肾取石弹道。使用F8输尿管硬镜经弹道进入肾集合系统,锁定结石,采用0.8碎石杆,调整气压至2.5kPa行气压弹道碎石,然后用高压灌注冲洗和钳夹方法,将碎石从经皮肾弹道的塑料薄屑清理干净,手术结束,留置双J管4周及肾造瘘管3~5d,保留尿管。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手术前建立患者的信任,并主动对患者介绍经皮肾气压弹道手术的原理、过程、优势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术前所有疑虑,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必要时可以图片形式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先进性、安全性、医师手术水平、成功的案例等,避免由于患者紧张导致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反应,加重术中、术后出血。

2.1.2 术前检查

术前应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肝肾功能、血压、乙型肝炎三对、梅毒、丙型肝炎、艾滋病、生物化学、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以评估患者是否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血压是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应在术前2周停药;明确结石位置、大小、形状和数目,是否有肾积水和肾功能情况,是否合并尿路感染。

2.1.3 术前准备

首先准备好术前物品,备齐手术所需的所有物品,并逐一确认,包括肾镜碎石术的专科物料及普通的手术物料等;做好备皮、交叉合血、清洁洗肠等术前准备。物料准备齐全后,用平车接患者到手术室,注意动作柔和,保持患者舒适度,避免血管、神经受压。患者由截石位改为俯卧位时.注意给患者患侧肾区垫高。术中应多观察患者,注意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是否正常,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利于局部血液循环;避免体质的虚弱、老年患者意外发生,应常规备血;术前12h应常规禁食,4h禁饮,术前当晚通便灌肠1次,并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3d;嘱咐患者术前3d应多饮水,冲洗尿道,减少感染的发生。若尿培养有细菌存在,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2.1.4 体位训练

术前进行患者截石位和俯卧位并抬高患侧30°训练,避免患者术中体会不耐受导致呼吸困难;同时还应指导患者穿刺时屏住呼吸,以防因呼吸导致穿刺失败。

2.2 术中护理

2.2.1 生命体征观察

术中注意心率、血压、呼吸、有无低氧、清醒与否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麻醉医师反馈,同时还应观察灌洗液及尿液颜色,避免出现大出血;

2.2.2 肾镜碎石操作

先后打开并检查电视和摄像系统、光源和B超机仪器正常与否,并调整最佳状态;放置上述设备于主刀医师的对侧,弹道碎石机摆在主刀医师的同侧;协助麻醉师进行硬膜外穿刺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待麻醉成功后患者先取截石位;冷灌洗液经加温接近正常体温,再进入体内;合理调整灌注液压力和流速,提高术野清晰度,防止压力过高,损害肾脏组织;保持负压吸引通畅,防止脱落、堵塞,温度上升损坏超声手柄和探针;防止肾造瘘管、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道脱落。

2.3 术后护理

2.3.1 肾造瘘管的观察与护理

引流期间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于床旁,避免管腔受压、扭曲、堵塞或脱落的发生,引流袋位置放置在合理位置,不能高于造瘘口平面,定期从上往下挤压或适量生理盐水(5~10mL)冲洗造瘘管,避免堵塞,利于排出小血块及碎石颗粒;留意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及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术后可先夹管24h,减少出血;术后24h开放肾造瘘管,同时注意观察,如果患者尿液颜色清亮、体温正常,可夹闭肾造瘘管24~48h,没有肾区胀痛、漏尿、发热等症状出现,在腹部平片检查时,没有发现残石,即可拔管,否则肾造瘘管一般留置5~7d。

2.3.2 导尿管的观察与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3000mL/d,且保证尿量每天排放2000mL以上,加强自然尿路冲洗,避免感染。持续开放尿管,及时倒尿,防止膀胱内压力升高过度,引起尿液反流,导致肾盂逆行感染;导尿管妥善固定,保持合理高度,不可超过耻骨联合水平;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一般为3~5d;持续开放导尿管,降低肾脏膀胱内压力,拔管后即让患者排尿,减少膀胱内尿液反流,导致肾盂感染发生;保持会阴部卫生,留置尿管期间,可用0.05%碘伏棉球清洁尿道外口,2次/d。

2.3.3 留置双J管的护理

留置双J管期间,叮嘱患者避免运动过于激烈;嘱咐者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休息时呈头高脚低的卧位姿势;术后第1天,避免用力咳嗽,导致腹压升高。术后3d尿管拔除后,可定时立位排尿;部分患者术后根据需要可能需带双J管出院,嘱患者注意有无尿急、尿痛、血尿、尿频等异常症状,如有异常,如有应及时来医院复查。

2.4 并发症护理

2.4.1 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可能是由于术中损伤肾脏及输尿管黏膜组织,或者介绍清除不彻底,残余结石活动,输尿管支架刺激输尿管和膀胱黏膜因素导致;采嘱咐患者多饮水,一般3d内可自行消失。

2.4.2 感染

如患者出现术后体温升高,可能原因是是尿路感染所致,或者手术造成肾盂压力高,长时间手术,输尿管逆行插管导致,所以医护人员监测患者体温的波动,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一定抗感染治疗,高热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2.4.3 尿瘘

术后应严密观察术侧肾周有无肿胀及敷料有无渗出液,患者术侧有无感觉胀痛等症状,尿瘘主要原因是引流不畅。

2.4.4 腹腔积液

可能原因是在使用灌洗液时,导致灌洗液外渗或者手术时间过长,操镜角度过大导致,可行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吸,再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及适当利尿剂治疗。

2.5 出院指导

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睡前饮水200mL,定时排尿。尽量选择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少食含钙、草酸较多的食物,不应摄入太多动物蛋白和动物脂肪。术后定期复检,观察有无复发,或残余结石存在。

3 结 果

100 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气压弹道碎石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彻底清除结石。无1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住院(4.2±2.1)d。

4 小 结

通过对10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发现只有围手术期密切关注每一环节的操作要点,最大程度避免任一环节的疏忽,实现全程护理质量的管理,即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术前体位管理,心理管理,术前检查评估管理,术前物料管理,术中生命体征监测,肾镜碎石合理操作管理,术后肾造瘘管的观察与护理,导尿管的观察与护理,留置双J管的护理,并发症防治护理等多方面系统的护理流程,才能使肾镜气压弹道在治疗泌尿结石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1]高金勇.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5): 817-818.

[2]蔡军.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微创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273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4):130.

[3]莫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高龄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3):2081-2082

[4]刘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46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33-34.

猜你喜欢
瘘管肾镜弹道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弹道——打胜仗的奥秘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一维弹道修正弹无线通信系统研制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基于PID控制的二维弹道修正弹仿真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