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2011-02-11 18:04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期
关键词:断指外伤心理

张 林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手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的功能,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在社会交往、生存和艺术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但也是人体最易受伤的部位,尤其近年来,随着加工业、建筑业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手外伤患者日趋多见[1,2]。手外伤病因多样、病情复杂,包括切割伤、刺伤、绞伤、火器伤、皮肤撕脱伤等,其损伤特点是多有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骨与关节的复合伤。手外伤不仅影响手的功能、而且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根据病情,手外伤需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不仅要求有精湛的临床治疗技术,而且围手术期的护理同样重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逐渐被社会及医学护理界所重视,并逐步被运用于临床护理中。由于突然的意外事故,不同手外伤患者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心情愉快,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形成患者心理和生理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现将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173例,男129例,女44例;年龄20个月~72岁;左手63例,右手110例 ;切割伤71例,挤压伤48例,机器绞伤36例,其他伤18例;断指再植102例,骨折内固定94例,皮瓣转移术45例,手部清创缝合术112例。

1.2 治疗效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患者无意外情况发生,术后未出现感染,运动及感觉功能均有理想恢复,疗效满意,愈后均比较理想。

2 患者心理状态

2.1 焦虑、恐惧

手外伤多是突发伤病,患者身体、心理突然遭受重创,加之对疾病缺乏了解,又担心术后功能恢复等问题,患者常常表现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

2.2 悲观失望

患者大多出现烦躁、悲伤、怨天怨人或陷入极度忧郁状态中;部分患者经济条件不良,手术费用的筹备缺乏应对,害怕延误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入院后顾虑自己与医师不熟悉,担心医师不一视同仁,得不到认真的诊治。

2.3 渴望肢体的完整性

部分患者意识到自己已致残时,由于害怕手部的不完整影响到美观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不依据客观条件及断指情况一味强烈要求断指再植,但是由于部分患者的断指保护不当,离断指坏死等原因,导致断指无法再植成活。

2.4 自我价值丧失

面对突然的伤残事实,患者不可逃避的产生角色冲突和危机,部分患者无法接受,感到自身从社会家庭支柱的角度转变为社会家庭负担,甚至连生活都无法自理,心理反应激烈,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莫名的怨恨情绪,整日少言寡语,悲观自卑。

3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3.1 术前心理护理

手外伤患者大多对手术存在着恐惧、紧张、不安,根据这些不良的情况,术前手术室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去了解患者,并与其交谈,耐心向患者作一些必要的解释工作,向患者讲解治疗手外伤医护人员技术力量及设备的先进性,使患者初步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在心理上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和消除其恐惧心理,使之在最佳精神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以便患者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和一系列的术后处理中能够密切配合。

3.2 术中心理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周围所处的环境极为陌生,是处于相对被动状态,会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作为护理工作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情绪,使患者精神放松,安心地接受手术治疗。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做到轻柔、准确,关心、体贴患者,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合作,使使患者感到亲切,产生信赖和安全感。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应根据其心理危机状态,及时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劝慰疏导,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给患者心理安慰,使患者保持安定,使之配合长时间的手术,为手术实施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3.3 术后心理护理

手外伤患者因外伤、疼痛、手术、进入新环境及对预后的担忧而可导致情绪紧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甚至可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造成难以解除的顽固性血管痉挛[3]。因此,对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教育时,在强调卧床休息的同时,应详细讲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介绍成功病例,以此激励患者建立新的人生目标,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保持心情愉快,主动参与治疗工作和自身护理。

4 体 会

手外伤治疗效果如何与围手术术期精心护理密不可分,特别是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为保障手外伤的治疗效果,除有良好的设备和精湛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心理支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减少各种可能引发治疗失败的心理因素,提高手外伤手术治疗效果。随着手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了解和分析手外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巩固护理学专业水平。这种心理疗法使治疗和护理两方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护理可构成一股特殊社会情感支持力量,使患者对自己所受到的痛苦和不幸有了正确的认识,改变了那些不利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行为,感到温暖,能够纠正其负性情绪,能够安心的治病和养病,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学习、家庭等充满信心和希望。

[1]薛兰花,辛秀香,封子秀.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0,30(3):82-83.

[2]黎艳,于绍斌,邝杏娥等.断指再植的现状与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3):417-419.

[3]刘晓芳.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274-276.

[4]陈淑琴,赵崇梅,朱秀美等.焦虑抑郁对再造手指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及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5,20(16):69-71.

猜你喜欢
断指外伤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