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对港口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

2011-02-11 03:16吴科杰周晓庆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1年8期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技术

吴科杰 周晓庆

摘 要: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及使用,对港口物流企业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将促进港口物流行业大共享的局面形成。放眼未来,一个高效、实时、精准透明的港口物流行业将呈现在社会眼前。本文就物联网对港口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港口物流企业;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吴科杰(1983-),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

周晓庆(1983-),女,浙江宁波人,交通银行宁波分行北仑支行,研究方向:市场经济运行、企业投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8.22 文章編号:1672-3309(2011)08-57-03

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被誉为当代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2009年以来,全球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我国也出台一系列促进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政策及规划,物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其中之一的物流行业尤其是港口物流企业就是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在不同地区的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实质是利用RFID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就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无数移动的标签和大量联网的阅读器构成的。而RFID,正是一种可以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技术。

二、港口物流企业建设物联网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集装箱运输以其便捷、高效、安全等优点在国际航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作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面对如此巨大的集装箱吞吐量,加之集装箱运输环节众多,如何实现集装箱更高效、安全、便捷的运输周转是港口物流企业面临的重点课题。

目前我国港口相关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不能适应港口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物品在入港前后的一系列流通管理、跟踪监控等信息处于孤立状态,无法自动、实时的获取信息。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必然依托于现代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无疑是给了港口物流企业一个升级的契机与技术的支持,必将对港航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物联网对港口物流企业的影响

1、节约成本,推进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

物联网让港口物流进入智能时代,而“自动化+信息化”正是智能物流的两大特征。物联网能有效推进港口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帮助企业节约人力等成本,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率,符合当前低碳环保的要求。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托盘、货架、车辆、集装箱等物流基础设施的识别,在仓库内、出入库口、集卡车、搬运设备、各种关卡等安装物联网读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出入库、盘点,以及物品交接环节中的物联网信息采集,实现企业管理的高效、准确,也从整体上加快推进供应链上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及共享。在大型高等级仓库,甚至可以实现除入口收验货人员外的“无人”全自动化操作,仅安排计算机屏幕前的监控人员。物联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港口物流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2、实现港口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物联网与业务流程再造(BPR)的融合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将两者结合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在物联网应用中融入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物联网技术为BPR的实施提供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它帮助并促进BPR得以顺利完成。港口物流业务流程再造要求企业从战略角度出发,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对象,依托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同时,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旧的运行机制,放弃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流程,依托物联网建立全新的流程以及适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港口物流环节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港口物流业务流程的再造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其再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港口物流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以达到逐步改进其绩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因素。

3、实现物流全程的实时监控

传统物流的每个环节都有人的介入和参与,过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人为错误,都会使计算机精确的数字统计、分析无法继续。因此,实现对物流的整个过程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就显得十分的必要。通过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产品真伪标识,实现自动通关、运输路线追踪,可以提高物品运输的安全性及效率。同时,上下游企业可以自动获取物品数据,自动分类处理产品,降低取货、送货成本。

以仓储环节为例,将物联网技术(如EPC技术)应用于仓储管理,可实现仓库的存货、盘点、取货的自动化操作,从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入库储存的物品可以实现自由放置,提高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实时盘点,能快速、准确地掌握库存情况,及时进行集装箱的配载作业,提高配载速度,提升仓库的利用率;按指令准确高效地拣取多样化的物品,减少了出库作业时间。

4、供应链管理更加紧密、透明化

港口物流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物流企业,它所涉及的环节更加复杂,信息重复多,共享性小,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各环节在理论上联系紧密,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各自为政,造成港口物流企业整体成本的浪费,效益低下。日常中物流企业要催促货代企业及时将物品送到仓库进行装箱作业,配合船公司的班轮时间,按照海关要求进行配装、进港。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都将导致物品无法及时进港装船启运。物联网充分利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能有效解决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问题。射频技术能有效地批量识别贴上标签的物品,获得准确的物品信息。对物品从成品运输到装船启运,经过运输、储存、装箱、进港、上船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随时获取物品信息,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出错率,使供应链管理更加紧密、透明化。

四、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及解决思路

1、信息标准问题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标准化是其关键所在。现代物流的标准化与物联网的构建都是一个跨区域甚至是跨国界的活动,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统一的标准,物流活动将很难顺利的开展,从而就会限制整个产业的发展。标准是信息发布与传输的基础,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快规范物联网应用中的基础标准、安全标准、操作标准等。

2010年6月8日,为了加快推动物联网的发展,由国家11个部委牵头在北京成立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但物联网标准工作涉及各个方面,需要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通过跨部门、跨地区合作,加强统一协调,在全国联合推进。我们要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同时,在物联网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充分交流合作,并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从而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有效链接,推动港口物流进一步发展。

2、信息安全问题

港口物流企业物联网的应用必然带来大量与之相关的信息与数据,与之相关的信息保密问题必然引起企业及相关利益方的高度关注。以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RFID为例,现在RFID技术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泄露问题,由于RFID的基本功能要保证任意一个标签的标识(ID)或识别码都能在远程被任意的扫描,且标签自动地不加区别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并将其所存储的信息传输给阅读器。这一特性可用来定位和追踪任何用户或物品,从而获取第一手信息。但是存在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个人对RFID标签的读写,甚至进行非法追踪、盗取物品或机密信息。此外,由于物联网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因此会面临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导致系统瘫痪,企业商业机密的泄露,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根据物联网技术存在的安全问题,可根据需要,终止标签服务,即在物品运输或是流转中,通过信息加密或写入终止指令,使得未授权阅读器无法识别RFID标签,进而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另外,要严格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除安装防火墙、查杀病毒软件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技术加密通信渠道。此外,国家应该加快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对蓄意盗取他人或企业数据的行为给予惩戒,促进港口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3、成本问题

物联网为实现物物互联、人人互联及人物互联,首先要对需要入网的人或物进行识别,而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关键,所以在基于物联网的物流应用系统中必然会用到大量的RFID系统。目前RFID系统中不论是读写器、电子标签还是天线,其成本都较高,高价格的RFID標签不适用于一般低价的商品。另外,高技术的物联网必然需要高水平的构建管理维护人员,也直接形成了高额的人力成本投入。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本不仅包括RFID系统的建设成本,还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接收设备、系统集成等综合系统的建设等。这对利润率比较低的中小企业而言,是难以承担的。

因此,物联网的推广应通过规模的扩大,供应链上、中、下游共同承担费用,伴随着用户的扩增,每只标签的成本争取控制在1角之内,这样就能突破成本瓶颈,促进RFID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同时,为推动物联网规模化发展,政府部门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鼓励港口物流企业发展并运用物联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减少物联网的应用成本。

五、结束语

虽然物联网离真正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还有很长时间,而且存在着信息标准、安全、应用成本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但是基于EPC/RFID 技术的物联网已融入到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不仅能提高港口企业的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发挥预测与调度职能,更能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加入到物联网系统平台上,发挥集群优势,抢占供应链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高的利润。在物联网技术带来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席卷到来之际,可以预见,港口物流企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郭士琪)

参考文献:

[1]李如年.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06).

[2]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赵昱.物联网对物流活动影响之展望[J].企业导报,2010,(06).

[4]王辉.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发展新趋势[J].商业时代,2009,(03).

猜你喜欢
物联网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