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居家隔离观察指导

2011-02-12 01:56李月英李海龙李萌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2期
关键词:消毒剂疱疹口病

李月英 李海龙 李萌生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262100)

手足口病居家隔离观察指导

李月英 李海龙 李萌生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2621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 16]、肠道病毒71型[EV 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近几年来随着手足口病的日渐增多,尤其是普通病例,居家隔离观察者不乏其人。因此,如何对居家隔离观察患儿家长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指导,已成为控制手足口病传播、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不同地点对患儿家长进行宣教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陪同患儿前来就诊和咨询的所有患儿家长为指导对象,尤其是对6例拒绝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家长作为重点指导对象。

方法

分别在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儿科门诊、急诊科、输液室等相关科室,对患儿家长进行宣教指导。指导方式包括:在走廊、诊区等显要位置设立宣传版面,并配图片介绍以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将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有关知识打印成书面资料发放给患儿家长阅读。由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随时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

指导内容

1.加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临床诊断病例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2]。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2.加强隔离消毒。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途径传播[3]。患者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食具、玩具等物品均可造成本病传播,应立即将患者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并按照《山东省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技术方案(试行)》的有关规定,对患者的居室及所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管理。居室开窗通风,每日2次,每次30m in,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地面及患者可接触的物体表面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每日2次。小件物品可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每日2次。餐(饮)具用后煮沸消毒30min。体温表每次使用后立即用500m 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擦干备用。稀薄的呕吐物或粪便用漂白粉覆盖,作用2 h。成型粪便可用20%漂白粉乳剂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 h。尿液每1000m l加入10000 mg/L含氯消毒剂100m l混匀放置2 h。盛放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对于不能浸泡的物品、衣服、被褥等可置于日光下暴晒6 h。

3.饮食指导与口腔护理。患者因发热和口腔溃疡导致的疼痛而出现食欲下降,甚至拒食,应给予清淡、温性、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多喝温开水,以补充能量及水分,防止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不能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对于口腔糜烂部位可用维生素B2粉剂或鱼肝油涂抹,促进糜烂早日愈合。

4.皮疹护理。患儿皮肤的炎性丘疹、疱疹易继发感染,抓破疱疹的疱浆液渗出会引起病毒的传播[4]。因此应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如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患儿衣服、被褥应清洁、舒适,经常更换。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体位及意识等变化,手足口病患儿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37.5℃~38.5℃的患儿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指导患儿家长掌握重症病例早期识别,一旦发现患儿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复诊。

6.手卫生。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家长给患儿换尿片处理患儿粪便或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口腔黏膜、皮肤疱疹等高危险操作,接触患者与其周围环境、污染物后均应进行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洗必泰、新洁尔灭等配制的消毒液)揉搓作用1~3min。

结果

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消除了盲目恐慌心理,并能运用所掌握的消毒隔离知识及预防措施,积极投入到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促进疾病康复的工作中。6例患儿均在1周内痊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暴发流行。

讨论

在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促进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居家隔离作为一种护理模式占很大的比例[5]。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居家隔离观察宣教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门诊是医院人员流动最多的区域,是医患接触最集中的场所。在门诊开展不同方式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教指导,让广大民众对手足口病有共同的认识,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治。尤其是对居家隔离观察患儿家长,从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病情观察、预后,到有效的家庭消毒隔离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家长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消除了盲目恐慌心理,让家长们认识到了患儿居家隔离观察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消毒隔离知识和预防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及自觉地保护他人,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对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2010:4-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 2009:4-6.

[3]顾植山.从手足口病谈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义.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385-386.

[4]张家香,吴燕.儿科门诊应对手足口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22.

[5]华美远,盛家香.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25(7):24.

2010-09-10)

猜你喜欢
消毒剂疱疹口病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