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1-02-12 11:09杨伟民刘书红李瑞莲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郑州45005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控制率空巢服药

杨伟民 刘书红 李瑞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

社区干预对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杨伟民 刘书红1李瑞莲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区干预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社区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以用药依从性量表为工具,对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受试者普遍存在着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相比较而言,非空巢老人用药依从性较好,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次之,独居者最差;社区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均较干预前好。结论 加强社区干预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用药依从性。

空巢老人;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社区干预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家庭功能的弱化,使得空巢老年家庭越来越多,空巢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就健康状况而言,空巢老年的慢性病患病率高〔1〕,如何使老人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研究就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展开调查,并给予社区干预,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的有效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择郑州市二七区的15个社区,以常住人口中≥6O岁的老人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空巢老人:无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老人身边;②非空巢老人:有子女且与老人居住在一起;③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④意识清楚,无智力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符合上述条件的且配合调查的独居的空巢老人134例,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251例,非空巢老人304例;共计689例。

1.2 用药依从性判断及血压测量 社区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进行用药依从性量表测定和血压监测,采用5个问题的量表〔2,3〕考察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采取赋分制定量测评,总分≥15分为依从性佳,否则为依从性不佳。依从率=(依从性佳的高血压患者数/被调查高血压患者总数)×100%。血压控制率=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以下(即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的患者/所有高血压患者×100%。

1.3 社区干预 ①健康教育,1次/w,连续3个月: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并发症、日常监测方法及正确的生活习惯以及用药的相关知识等。②行为干预,2次/w,连续3个月:采用上门或者电话提醒的方式督促患者规律用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干预前、后各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 社区干预前:独居空巢老人组依从29例,依从率为21.6%;夫妻同住空巢老人组依从74例,依从率为29.5%;非空巢老人组依从119例,依从率为39.1%。三组的依从率均较差。社区干预后:独居空巢老人组依从94例,依从率为70.1%;夫妻同住空巢老人组依从194例,依从率77.3%。各组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社区干预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用药依从性。

2.2 社区干预前各组血压控制率 社区干预前:独居空巢老人组血压控制18例,控制率为13.4%;夫妻同住空巢老人组血压控制54例,控制率为21.5%;非空巢老人组血压控制93例,控制率为30.6%。三组的控制率均较差。社区干预后:独居空巢老人组血压控制86例,控制率为63.4%;夫妻同住空巢老人组血压控制174例,控制率69.3%。各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3 讨论

我国1991年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揭示了我国高血压的特点: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爱吃药)〔4〕。1992年对意大利3个村庄90%65岁以上的老人1 032人调查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64.8%(≥140/90),知晓率65.6%,治疗率59.5%,控制率仅10.5%〔5〕。上海市的一次横断面研究显示540例高血压患者总的血压控制率也仅为20%,导致血压控制不满意的原因之一是用药依从性差〔6〕。一般报告的高血压用药依从率只有20% ~50%〔7〕。提高用药依从性是高血压治疗的最大的挑战。

本研究选择人们普遍关注的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在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中也同样存在着血压控制差、用药依从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中非空巢老人用药依存性为39.1%,夫妻同住空巢老人29.5%,独居空巢老人21.6%,较 Morisky〔2〕的 43%、叶健莉〔8〕的 55.5%、肖惠敏〔9〕的43.3%均低。原因可能为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空巢老人,在社会交流、亲人关怀、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就医的方便程度等方面较差。在本研究中,空巢老人用药依从性低的同时血压的控制率也较低,独居空巢老人更低,只有13.4%。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很多,Bittar等〔10〕认为患者与医生间缺乏足够的交流、经济原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复杂、患者记不清服药规则、患者对高血压危险性的认识不足等均为用药依存性的阻碍因素。而空巢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去医院复诊的次数减少,与医生的交流减少,对疾病的认识及药物的副作用了解均较少,使得用药依从性低于一般人群。另外,空巢老人缺乏子女的关心,不能及时督促老人按时服药,更使其用药依从性低于非空巢老年人群。夫妻同住空巢老人还有配偶的相互照顾,相比之下,独居空巢老人既缺乏子女的关心、督促,也缺乏配偶的照顾,其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较夫妻同住者也更低。

社区干预采用上门服务的形式,向空巢老人普及高血压的基本常识,让老人了解高血压是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的。并督促老人按时服药,干预后发现空巢老人的用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也较干预前明显好转,且用药依从性的变化趋势与血压控制率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加强社区干预可以改善空巢老人的用药依从性,使高血压得到明显控制。

但是,社区干预可以使用药依从性提高但并不能达到100%,提示除了社区干预,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动员社会上的一切力量来关爱空巢老人,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1 代爱英,顾 湲,曹 杰.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5):311.

2 Morisky DE,Green LW,Levine DM.Concurrent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reported measure ofmedication adherence〔J〕.Med Care,1986;24(1):67-74.

3 王锦秋,刘艳飞,唐 翎,等.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研究文献综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4):206-8.

4 李立明.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社区防治的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4):298-9.

5 Prencipe M,Casini AR,Santini M,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 survey〔J〕.JHum Hypertens,2000;14(12):825-30.

6 范维琥,谢绿洲,董乃琪,等.上海市区居民高血压药物治疗概况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2(5):201-2.

7 Oelzner S,Brandstadt A,Hoffmann A.Cor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ive compliance,objective compliance,and factors determining compliance in geriatric hypertens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iamterene and hydrochlorothiazide〔J〕.Int JClin Pharmacol Ther,1996;34(6):236-42.

8 叶健莉,史君素,邢书云,等.天津某研究院职工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2;11(1):14-6.

9 肖惠敏,姜小鹰,陈晓春.影响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J〕. 高血压杂志,2002;10(3):283-4.

10 Bittar N.Maintaining long-term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the role improved compliance〔J〕.Clin Cardiol,1995;18(6-3):12-6.

R544.1

A

1005-9202(2011)12-2298-02

郑州市二七区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No.200827)

1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 郑州市中泰脑科医院

杨伟民(1968-),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循证医学与脑血管疾病研究。

〔2010-09-08收稿 2010-11-12修回〕

(编辑 袁左鸣/徐 杰)

猜你喜欢
控制率空巢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