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英论治肾性血尿经验

2011-02-12 21:46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2期
关键词:肾性僵蚕凉血

王 歆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王维英论治肾性血尿经验

王 歆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肾性血尿 王维英 经验

王维英教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继承人,中医内科肾病学专家、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从事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临床以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病、免疫性疾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为其研究方向,尤对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功能衰竭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随王维英老师学习国医,现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王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之初,多为外邪引病,其中风邪合并他邪居多,风热毒邪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以实证为主。临床表现为反复肉眼或镜下血尿外,还以咽喉症状较为突出,如外感之后咽喉疼痛,或喉核红肿,或连及周围咽部,或遇风加重等。然则病情迁延日久不愈者,多为伏邪[1]致病:或因已发者而治未得全效,正气内伤,邪气内陷,病情隐伏;或因初发暂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又因正气亏虚,卫表不固,故易合并外邪,气阴两虚。阴虚内热为其根本病机。临床可表现为反复肉眼或镜下血尿,乏力,易感冒,咽干痒、疼痛不适,甚至喉核肥大、潮红,可见咽峡及咽后壁有滤泡增生等。其三为禀赋因素,多为先天禀赋异常,家族中多患同类疾病,发病时临床多表现为季节性鼻痒、喷嚏,或哮喘,或瘙痒,或表现为突发皮疹等。王师将本病病机主要概括为风、热、虚三个方面。风邪贯穿整个疾病过程始终,瘀邪亦伴随其中。风邪主要为外感致病,热邪分实热、虚热。瘀,即指血瘀,又指病理产物瘀血。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多见于本病后期。

2 辨病与辨证论治

王师经过多年临床反复实践,依据本病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创治疗肾性血尿之良方僵蚕四草汤,组方为僵蚕、蝉蜕、紫草、茜草、马鞭草、猫爪草。主治风热毒邪侵袭人体,入里化热,扰动血分,损伤肾络,而致肾性血尿。方中蝉蜕善解在表之风热,僵蚕善搜风止痉,二药合用清宣开泄,使邪从表出;紫草、茜草清热解毒,凉血以止血;马鞭草、猫爪草可清热解毒,祛瘀散结,其中马鞭草还具有利小便之功,使邪从小便而出。四草合用,一则走表,二则走里,表里双解,归经用药,共奏祛风凉血止血目的,又可活血而不留瘀。对初感风热之邪者,可祛风清热,凉血以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已发病者,因伏邪内隐,致热毒内蕴或湿热下注或久病致阴虚内热最终导致气阴两虚,兼有血瘀者,可清热解毒,化瘀止血;对于病情稳定患者还可预防外邪复感,故适合于治疗本病的任何阶段。根据临床肾性血尿的中医辨证,可分为风热犯咽证、热毒蕴盛证、下焦湿热证、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用于临床杂证时,随症加减,主旁兼治,效果突出。对于反复肉眼或镜下血尿患者,若伴有咽喉不适症状,辨证为风热犯咽证者,如外感后咽痛,或每因吞咽、咳嗽时疼痛加剧,或咽喉干燥灼热,喉核红肿等,治疗以僵蚕四草汤酌加连翘,牛蒡子,薄荷,射干,芦根等;伴咽喉红肿疼痛,痛连耳根及颌下,或吞咽困难,喉核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甚至出现颌下有臖核等,辨证为热毒蕴结证者,治以僵蚕四草汤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麦冬,生龙牡等;伴口干,大便干,咽干,手足心热等,辨证为气阴两虚证或阴虚内热者,治以僵蚕四草汤加太子参,沙参,赤白芍,旱莲草,黄精等;若伴有尿赤灼热,口干心烦,大便黏滞不爽,小便色黄,苔黄或白腻等,为下焦湿热证者,治以僵蚕四草汤合四妙散加减;伴反复或季节性鼻痒、鼻塞、喷嚏等,治以僵蚕四草汤加辛夷、苍耳;伴皮肤瘙痒,湿疹者,治以僵蚕四草汤加细辛,白鲜皮,地肤子等。

3 典型病例

蔡某,男性,6岁,2010年5月初诊。持续镜下血尿1年。1年前患者尿检发现:潜血3+,蛋白1+。在某医院诊断为“隐匿性肾炎”,经治无明显改善转求中医治疗。查尿常规沉渣:潜血3+,蛋白1+,红细胞3666.1个/μL。初诊症见颜面无华,形体消瘦,咽红充血伴干、痒,小便色黄,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数。中医诊断:尿血。辨证:先天禀赋不足,外感风热毒邪,久则蕴结咽喉,损及肾络。治则:祛风清热,解毒利咽,凉血止血。方药:僵蚕、蝉蜕、蒲黄炭、青风藤各9g,紫草、茜草、马鞭草、猫爪草、连翘、大小蓟各12g,黄柏6g,生甘草3g。7剂水煎,日服1剂。正清风痛宁片,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再诊:咽红充血,食欲不振,大便稀,完谷不化,每日3~4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复查尿常规沉渣:潜血2+,蛋白+-,红细胞23个/μL。治法:健脾化湿和胃,利咽解毒凉血。方药:侧柏叶、马鞭草、大小蓟各12g,僵蚕、茜草、桔梗、鸡内金、炒白术、白头翁、猫爪草、青风藤、金银花各9g,牛蒡子6g,服药2周。正清风痛宁片继服。查尿常规沉渣正常。后经多次中药调理,随访至今,未有复发。

4 结 语

本病属中医学“尿血”范畴。肾性血尿是指各种肾小球疾病导致的血尿,是肾脏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轻者尿检仅见镜下红细胞增多,重者可出现肉眼血尿。临床诊断需鉴别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非肾小球性出血因素。分析王维英老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首先要准确把握本病病因病机,主要从风、热、虚三个方面认识本病,且风邪致病贯穿始终,治疗需重视咽喉辨证。其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本病认识与临床辨证治疗相结合,在治疗用药时可酌情加减。第三,僵蚕四草汤充分体现了“归经用药”、“表里双解用药”的辨证统一。

[1]任继学.伏邪探微[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1):4-7.

R249.8

A

1004-745X(2011)12-1936-02

2011-06-13)

猜你喜欢
肾性僵蚕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