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教体制改革 迎接我国科技大发展的到来

2011-02-18 13:36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章祥荪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生科研人员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章祥荪

国家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在最近几年里突飞猛涨。2006年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是6282亿元,是当年GDP的3.1%;2010年5月5日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到GDP的4%。如果按2010年GDP为397983亿元,按每年增8%计算,到2012年GDP为464207亿元,它的4%就是18568亿元,从实际量看来将近2006年的3倍。何况2012年的GDP可能还要大。

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情况几乎相同。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总金额为347024万元,2009年到了70亿元,到2010年约为120亿元(增70%)。按保守的以后两年每年增l0%计算,到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总额可达145亿元,将是2006年的4倍多。这可以说,我们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资金固然重要,但不是获得世界领先创新成果的唯一条件。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确实能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保证。但如果科研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跟上,管理的理念和战略不到位,科研和教育一线的人员没有淡泊名利和如痴如醉的敬业精神,再加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科教战线的侵蚀,就不能得到理想的成果。

要积极引进人才,但也要充分发挥已有人才的作用。温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人才是第一资源”,“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现在对引进人才讲得比较多,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多,但对现有的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还有许多潜力可挖。举一个例子,当社会在责疑某些学校的某些教授一人带10多个博士生而难保毕业质量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却是许多博士生导师苦于没有学生带。该院共有博士生导师105人,其中院士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5人,但一年的博士生招生名额只有90个。这样好的导师资源不能利用,实为可惜。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和比较严重的条块分割造成的资源硬性割裂。

随着经费强度的大幅增长,项目和经费的争夺更趋于白热化。这是由于科研部门和大学把对外争取经费的数量作为对科研工作评价的指标,再加上经费与个人利益的挂钩,这不仅让科研人员不遗余力地四处申请项目,无法真正安心科研工作,还让许多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纷纷披挂上阵,成为大项目的首席。他们本来就有好的学术基础,再加上能掌控资源,很容易拼盘式地集成成果。科研人员有了这样的项目组长,也不用担心交不了差,只要按所拿报酬交成果,这样的项目很难有世界性的创新成果。校长、所长领衔大项目,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看不到的现象,试想一个管着三四万学生的校长,应该首先是教育家,实际上却很难听到他们走到教室的第一线讲课的报道。有关设立项目的部门应限制这样的大项目负责人,这将有利于大学和研究所的“去行政化”,更应当取消这种成果拼凑、人员混杂的大项目。

要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能淡泊名利、甘于清苦、对研究如痴如醉的环境。新世纪国际数学界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解决了由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悬奖100万美元的庞加雷猜想,但他没有去领奖。此前,他还拒绝了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和他的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我们只是希望科学家们的工作环境单纯一些。现在大的政治运动少了,但各种各样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潜规则却愈演愈烈。毕竟,一个在世界科技界有可见度的创新成果需要一个科学家多年、甚至一辈子的辛苦劳作。

科研体制的改革不只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我们科技人员和教学人员的义务,要让大家认识到改变现状的迫切性,把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同国家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当今全国上下对自然生态的关心已经成为时尚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开始关心科技和教育的生态问题了。

猜你喜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生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常见基金项目的英文名称(一)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科研人员揭秘银杏古树长寿机制
我校喜获五项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