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于信贷,而在于企业战略

2011-02-19 06:55吴东华
浙江经济 2011年22期
关键词:信贷小微产品

文/吴东华

2011年,央行银根紧缩,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至21.5%,贷款利率上升至6%以上,允许小额贷款在基础利率的4 倍范围内经营,只抓银行利率,没抓民间借贷,结果酿成民间高利贷,导致温州老板跑路潮现象,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呢?分析发现,政府、银行扶持中小企业需要新思路,不能只让企业活口,还要帮助其提升竞争力、做大做强,才是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小额4倍利率害了中小企业

央行允许小额贷款在基准利率4倍的范围内经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多一点,4倍就是25%左右,请问中小企业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吗?笔者认为,放开基准利率的4倍空间,这是理想化的。

实际上,放开利率下限才是对的,上限要以企业的利润率为指导,上限最高为基准利率的2.5倍,超过的无论是银行信贷、小额贷款、民间信贷一律视为非法。这种上限利率要以企业利润率的逐步上升而上升,并非以时间逐步延展而上升。

小额贷款4倍利率造成了与基准利率的巨大缺口,只要央行银根紧缩,就创造出巨大的利率批发市场。所以,一些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方式批发信贷资金进入民间信贷,这告诉我们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1.5%是个错误。央行银根紧缩过头了,为基准利率4倍空间创造了两个可以套利的利率市场,如果缩小到2.5倍利率市场,也就是在16%的最高利率,民间借贷就没有什么市场了。

当下,中小企业急需要的是战略还是信贷呢?以温州为例,表面看来,温州确实缺信贷,温州银监局遂要求浙江银监局放宽票据占贷款的比重一倍,增加1000亿元。而温州本地采取降低利率给中小企业进行中长期贷款、增加贷款额度、控制恶性催讨款等方式,但都没有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此时此刻,战略比信贷更重要。怎么办?以信泰集团为例,不如把温州眼镜企业全部并购成一家企业,以信泰集团为中心,形成股份制公司,而温州的太阳能企业群可以整合成另一家股份制公司。借此,中小企业进行单一产品股份制抱团做大才是上策。

中小企业犯了美国病

中小企业大多是外向型经济,由于国内消费档次两极分化,富人对奢侈品很崇拜,而穷人只能消费低档次产品,一些中档次产品在国内的消费比较弱,致使外贸产品在国内消费乏力。外贸企业由于生产量少而降不了成本,利润非常低。另外,在经营上是中小企业不懂得合纵连横,无法发展成单一产品的超大型企业,结果被市场反复剥皮,剩下的资金积累在扩张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只好进入民间放贷。事实上,当信贷到期催讨时,银行都说先让企业把先前的信贷还清,然后给予下一次信贷,结果企业通过民间高利贷还信贷,而银行却因最近资金紧惜贷,结果企业遇到资金周转不灵。

现在,中国一方面提高收入,另一方面降低进口关税,增强市场消费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把企业打造成单一产品大企业,而非重组成多元化产品大杂烩,这需要各地政府、行业协会、金融界等共同参与,成立单一产品重组委员会。仅仅对企业进行资金松绑不过是让僵尸企业苟且偷生,这种企业“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地方政府有必要进行企业深层次的运作,打造单一产品竞争力大企业,才能降低成本,并要求中央给予外贸企业内销同等待遇政策。而中国财政税收在大丰收的情况下,应该可以继续给予外贸企业内销补贴3年税收。如此,外贸企业由产品出口导向型向出口和内销双轨型过渡,也不需要民间借贷了,民间高利贷必死无疑。同时,单一产品大企业积累的巨大资本又可以支持企业向研发型企业、世界品牌企业冲刺。

什么是美国病毒?美国近20年来财富越来越集中到1%的人手中,由于收入上升,富裕人群不断把700平方米豪宅转变成1500平方米的豪宅,引发社会攀比的非理性消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绑架了美国人的主要消费,加上次级债导致投资贬值,这比上世纪30年代危害更大。国内中小企业高利贷,初步因素是央行银根紧缩产生的,深层次的问题也是贫富两极分化,国内中档消费市场无力,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均是这种毛病。这也是笔者认为,中小企业高利贷中了美国病毒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可以通过增加工资、人民币渐进升值、降关税、对企业进行单一产品竞争力改造等途径,促进国内中档产品的大量消费,以支撑中国经济迎来新的一轮上升动力(上一轮获得出口型动力,下一轮将获得出口、内销双轨动力)。现在,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从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即将消失,这是不正确的,相反,收入上升为“双轨动力”发展提供了机会,他们预测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最多还有15年,笔者认为,双轨制使中国经济发展至少还有30年空间。

超贷将引发债务危机

10月12日,国务院推出九条金融和财税政策来扶持小微企业,这可能对银行业形成不小的冲击。银监会此前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计量从原先的100%降低至75%,但是银行要求降到与零售贷款一样50%的风险权重,意味着可以减少一半的风险权重比例,变成可以增加贷款。截止到2011年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贷款余额9.85万亿元,相当于可以多增加4.9万亿元信贷。同时,银监会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出,对于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支持其在机构规划内筹建多家专营机构网点。

银监会这种促进方向是好的,但是小企业竞争力并没有提升。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始缺钱,其它行业老板开始缺钱,多增加小企业信贷,会使地产商抛售压力降低,减少房价加速下跌的抛售变现压力,减缓银行业的呆坏账到来。但是小微企业竞争力较低,加速信贷,有可能变成中国银行业在房产上超贷、“铁公基”上超贷进一步向小微企业超贷。中国目前55万亿元的总信贷中,有20万亿元是房地产信贷,中国银行业是否演变成美国房地产超贷、欧洲跨国超贷之后的东方模式超贷?

不但银监会鼓励银行给小微企业放贷来换取银行的多建网点,连国务院最新政策也有这种倾向。同时,国务院又从财税上给小企业松绑,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减半征收小微企业税收政策延长至2015年,对于3万元(含3万元)税的小型企业,剩下的一半缴税20%。通过这种松绑,小微企业利润有望提高10%,再加上通过税收起征点,估计使利润再度增加10%以上。两项合计,能提高小微企业3%-5%的利润率。

通过降低信贷利率、税收,提高税收起征点和信贷额度,小微企业可以增加现金流和利润率。总体看来,银行进一步放大了信贷规模。但信贷风险额度只计一半、不纳入存贷比指标都不能改变信贷总规模扩大这个事实,不能提升小微企业产品竞争力,也不能使小微企业迅速做大,只不过让小微企业可以延长寿命而已。小微企业的确缺信贷,但更缺的是发展空间、产品竞争力和规模。很明显,好战略比信贷财税松绑更重要。

扶持中小企业需要新思路

对本辖区内所有企业的某一相同产品进行股份制重组,快速扶持起单一产品的大型企业,本来本地竞争激烈,现在本地竞争消失,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扩大。单一产品大型企业在原材料进货上可以压价,在银行信贷上可以获得低息,可以发企业债,可以降低物流仓库流水线成本。原来无数的管理干部现在统一化了,有利于降低人员降低成本。这样,单一产品的大型企业容易快速积累资本、快速上市,这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快速上升。接下来,地方政府如用银行、信贷发债、产品保险、媒体营销等方式,推动这家企业两路进攻,一路为国内跨地区占领地盘,另一路为挥师海外,这不但为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税收收入,还为当地因企业规模扩大而增加就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可以利用企业在行业内的领头羊地位,带动当地经济。

这种单一企业如何快速跨地域扩张,如何快速国际化扩张?跨地域发展时,也是走股份制道路,针对跨地域之外的地方政府的税收和GDP业绩,可以根据地理股份制比例,税收和GDP回到原股份参加地区。这样,跨地域并购就没有阻力了。

笔者认为,对于单一产品的大型企业,有必要通过产品保险,提升产品的金融化含金量。然后,银行对这种产品给予信贷、发债、金融租赁、跨地区金融服务、跨国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这种产品进入世界市场,银行在海外可以为保险业代理理赔业务。这样,保险业又可以凭借产品走出国门,凭借银行海外网点完成这项业务,只不过是根据多少业务支付多少费用,或者其它协议支付代理费用。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信贷问题不在金融,而在企业战略。中小企业要想真正摆脱困境,唯一的办法是提升企业单一产品大重组后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信贷小微产品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小微企业借款人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新产品
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