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师德建设

2011-02-19 14:55天津科技大学孔林涛夏国坤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师德青年教师

□天津科技大学 孔林涛 夏国坤

浅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师德建设

□天津科技大学 孔林涛 夏国坤

加强师德建设是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应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以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进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师德建设;教书育人;新形势;竞争力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历史和时代赋予高校的必然使命和要求,而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保障。早在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就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也指出“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德育工作的责任。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2004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教师要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去年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可见,师德建设历来都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

一、新形势下学生的缺憾与不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教育时代,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和扩招的双重作用下,居高不下的高考录取率再次上扬,不仅导致高校招生难度加大,同时,高达70%的录取率也势必会导致录取生源质量的下滑,进而对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形成较大的冲击。与过去在校的学生情况相比,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出勤率低,迟到早退现象增多。与过去因为学习方法不同而选择自学的情况完全不同,如今出现的逃课现象,多数原因与学习无关,致使课堂学习的时间受到较大冲击。必修课程如此,选修课程更加严重,有的学生仅在课程开始和结束前,象征性地到课堂听几次课[2],其他时候都是相互替代签到。

二是缺乏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在一些经常逃课的同学中,不少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错,更不觉得羞耻,仅仅在乎是否躲过点名,是否因缺课而影响自己的平时成绩。对于在考试中作弊,多数人并不认为这会关乎个人诚信问题,只是觉得如今对作弊行为的惩罚太重,风险太大而不得不有所收敛。另外,在学生的评教过程中,往往对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师评教成绩偏低,由此也反映出学生的是非观念不强。

三是精力分散严重,平衡能力有限。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广泛使用,一些学生热衷于网上聊天、游戏,为此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过多地参与家教、社会兼职,各种竞赛和社团活动等,导致用于学习的时间严重压缩,而学生没有对自身精力进行合理的平衡和分配,使得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精神状态欠佳,学习效率低下。

四是心态浮躁,贪图捷径,功利心强。由于对基础课程投入精力不足,使专业课程的学习难以深入理解。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表现出心态浮躁,又不愿意通过扎实努力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能力,遇到考试和比赛时,往往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不惜采用作弊的错误方式。

应该说,这些现象尽管表现在学生身上,但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以自身高尚的师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纠正并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高校的运作模式也相继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内外各种机制、体制的改革,无疑都会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也容易导致教师队伍出现一定的问题。

一是师资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高校长时间的

扩招,师资需求量猛增,教师的来源渠道显得更加广泛。在现今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也有来自其他类型的不同高校毕业生,还有学校自留的毕业生。师资来源的广泛性,无疑带来了不同高校的不同思想和意识,但是,由于缺少对新任教师规范的前期培训,加之年轻教师往往缺少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全面认识,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师德建设的难度。

二是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往往出现“重科研轻教学”[3]的现象。因为在教师晋升职称的要求中,一般对科研方面有着明确的量化要求,而对教学方面的要求则显得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有一定科研成果的教师容易顺利得以晋升,而致力于教学工作的教师,却常常因为没有科研成果而受到限制。在聘任制的考核方面有的学校也是如此。而所有这一切,又直接形成了教师自身经济上的差异和对自我认可的差异。

三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意识与责任感有待加强。由于没有规范的师范专业训练,加之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使得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都很欠缺,常常出现“茶壶煮饺子”现象,难以将知识进行有效地传递,对学生的引导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四是社会上的某些负面影响,形成了对教师价值观的冲击[4]。在教师队伍中,注重自身经济利益、收入水平高低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教师受职称评审条件、任期考核条件的限制,短期内往往难以评聘为较高一级职称,因此,将自己的工作重心偏移,仅仅完成基本的工作量要求,而将大半精力用于教学外的“创收”。从而表现出缺乏敬业精神,育人意识淡薄,功利心强。

五是青年教师压力过重。尽管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上都存在不足,但他们却担任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背负提高学历学位,完成晋升职称的各项要求。再加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实际以及相对较低的经济收入,使得他们形成了不小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对于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认真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使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建设的水平。

三、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实践表明,师德建设需要结合新形势、新特点有的放失地进行。脱离实际只能劳而无功,甚至反噬我们一贯努力的成果。

第一,要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对师德建设重新加以认识和规范。为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的思想实际,从关爱学生入手,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赋予以新的时代内涵。

第二,适当调整规章制度的导向,形成自上而下重视教书育人工作的氛围。为了强化教师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除了依靠强化学习文件精神以外,还必须从具体的管理规定和审查机制改革着手,从政策导向上做出明确的表态,肯定致力于教学工作和教学成绩突出教师的努力并给予支持。要进一步加强对师德建设量化考核的研究,突出教书育人效果在教师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对青年教师的考核评审可适当调整,增加对其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技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要加强新、老教师间教学方面的交流,使他们能够汲取老一辈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并予以发扬光大。

第三,师德建设应涵盖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高等教育具有多维育人的渠道,课堂教学固然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但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诸如实验实践教学工作、班导师辅导员从事的学生工作、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等。实践证明,课堂之外的育人工作尤其不可忽视,作为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职责,在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优良学风、校风的同时,及时解决和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与疑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言传身教。作为具有独立思考且能独立做出决定的大学生,他们从任课教师处所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往往会有更大的影响,在育人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师德建设中,要求教师应平等地对待学生,善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可以现身说法,将自身经历和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受与学生分享,因为教师的实际经历远比理论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此外,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自己必须做到。例如,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的时候,要时常检讨自己是否做到了换位思考,是不是考虑过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育人的工作。

搞好师德建设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基本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我们深信,只要学校上下齐抓共管,勇于创新,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工作一定会开创出新局面。

[1]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在线《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EB/OL].http://gaokao.eol.cn/html/g/report/.

[2]郑镇锋.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社科纵横,2010,6(25):237.

[3]谢艳.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2):77.

[4]葛晨光.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87.

G641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师德青年教师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教书育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篆刻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