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 《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鄙”与 “不鄙 ”

2011-02-19 17:04刘红梅江苏省江都市国际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宋襄公肉食者鲁庄公

刘红梅 (江苏省江都市国际学校)

《曹刿论战》作为一篇经典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已经几十年了,文章通过战前、战中、战后三阶段中庄公的“鄙”来反衬曹刿的“谋”,正面展现曹刿的深谋远虑及指挥才干。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似乎是曹刿,鲁庄公充其量也只是一个配角——思想缺乏深度,缺乏主见和魄力。甚至还显得有点儿傻乎乎的,唯一的可爱之处就只剩下不那么独断专行,在曹刿的指挥和带领下打了一个自己也弄不明白原因的大胜仗。

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发现,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鲁国,作为最高统治者的鲁庄公是最大的“肉食者”,当然是“鄙”中之“鄙”了。

2.战前仓促应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在未弄清“何以战”的情况下仓促应战。

3.政治上缺乏战略眼光——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在曹刿的一再启发下他才有所感悟,明白了民心向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4.战中瞎指挥,在时机未到时准备击鼓进军 (公将鼓之),在不该追赶驱逐的时候准备追击敌军 (公将驰之)。

5.战后已获全胜却不知胜从何来 (既克,公问其故)。

至此,鲁庄公憨态可掬的形象跃然纸上,确实是“鄙”得可以。

然而在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却又发现,与古今中外身处同样位置的“肉食者”相比,鲁庄公“鄙”的表象下其实蕴含了“不鄙”,甚至是一种难能可贵。

首先,鲁庄公能接贤纳谏,有明主风范。国君是本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在战前决策中,庄公没有一意孤行,能接见一位“非肉食者”,并接受“非肉食者”的质询和建议,一起达成战略思想上的共识——取信于民。在作战过程中,“公与之乘”,共同指挥作战,虽然庄公有“将鼓”“将驰”的急躁冒进之态,但他能听取曹刿的意见,没有独断专行,直到战争胜利。战争胜利后,鲁庄公询问胜利的原因,也显示出他认真学习、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与那些不懂装懂、装腔作势的统治者相比简直是圣贤之君。历史上不乏精通文武之道的明君,虽然鲁庄公算不上这样的君主,但他有上述表现,也不失为一位明智之君。

其次,鲁庄公也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不然鲁庄公为何要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至于他所提出的“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也未尝不可,大军在开赴战场作战之际犒劳三军,以此来鼓舞斗志,在战争史上不乏其例。此外,“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的提出也不可妄加指责其“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思想上的局限性。古人在出兵作战之前为坛而盟、敬神祭天、择时而动的行为已传承了几千年,我们不必苛求鲁庄公是一位不信神的大无畏者。

再者,《左传》源于《春秋》,可以说是近乎大事年表的《春秋》的扩写。《曹刿论战》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很明显,长勺之战胜利的功劳是加在鲁庄公头上,公何“鄙”之有?

外敌来犯,鲁庄公不假思索即应战,一腔热血可嘉;曹刿请见,不以贫贱拒之而言听计从、破格用人,应属难得;开战后,指挥大权悉数交出,不怕人笑话更没担心大权旁落,这种用人胸襟令人感动;战后讨教,毕恭毕敬,不敢说虚怀若谷,至少是虚心、真诚。试想,换一位一脸傲气、霸气,刚愎自用,陶醉于对权力的品味而自我感觉良好,使提合理化建议者也噤若寒蝉的人,其结果又将如何?

同是《左传》中的《子鱼论战》讲述了一段历史故事: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阵势,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司马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主公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宋襄公不攻击没有排好阵势的军队,不趁人之危的“高贵”做法却引来了如下的结局: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宋军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部受伤,次年即因伤而亡。他为固执己见、不接纳子鱼的建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失败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与宋襄公相比,鲁庄公真是一位明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不鄙”者。

猜你喜欢
宋襄公肉食者鲁庄公
东野稷驾马车
宋襄公:极具争议的『贵族标本』
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肉食者不鄙》
仁义之师:理想主义者的霸主梦
宋襄公的战法
肉食者“非”鄙
让我们也能成为“肉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