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反思
——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文脉传承

2011-02-20 16:08胡林林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古建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

胡林林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对话与反思
——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文脉传承

胡林林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为了活着,职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文肝”所在,聊系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 “见证者”,是城市发展历史文化的物质形态,包含着城市过去丰富的历史价值信息(社会、经济、文化)。本文通过研究和论述历史街区现状、保护、合理利用与发展以及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的关系,让人们明白保护历史街区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从而让历史街区更加相对完整、“原真性”存在,对延续城市的文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与稳定,增强人们的文化胨豪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城市特脟

一、“渐行渐远”的历史街区——城市特色何所依?

中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文明,自古至近现代虽历经战火不断的洗礼,但仍有大量的文物流传至今,包括古建筑(地上、地下)、古街区等文化遗产,这些以物质形态下来的文化遗产不但承载的文明,更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城市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发展到近现代,渐渐落后于世界。似乎是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贫穷与落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浪潮也随着涌来,大拆大建、采用类似或相同的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等来建设自己的城市,由此造成了千城一面的局面,非但如此,城市建设也影响到了历史街区的‚生存”,何谈城市特色?

当城市经济发展上去,人们又想到了塑造自己城市特色,由此想到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建设了一批又一批的假古董、假文物、大体量的仿古建筑,来招揽游人,标榜自己城市的特色与魅力,殊不知,古建筑、古街区是有生命的、不只是徒有外表与形式,即使发展到现在,虽然破败,却是伴着岁月的洗礼而来,从斑驳的墙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古文明折射的影子。水流环绕的威尼斯古城将建筑都建设于水上,是其一特色;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的平遥古城、以布局严谨的‚四合院‛著称,其建筑显著特色‚房子半边盖‛和当地干旱气候有密切关系,这些都表达出其鲜明特色,是山西历史文化重要的见证。

二、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手段及其途径

现代城市要发展、人民需要生产生活,这并不意味着与古街区的保护、发展相悖,相反,二者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支撑发展。合理的开发古街区,使之有机、有序的发展。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一句名言,保护古建筑,“要让它延年益寿,不要返老还童”。换句话说就是在不破坏它的基本建筑形式、色彩、结构,可适当在内部增添现代生活设施(供水、供电、供暖等)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建设现代城市,‚注意新老建设风格的自然过渡。运用设计手法,使长远的建设发展与文物建筑有机融合。‛[1]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街道空间来连接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取得协调性,同时也强化了历史建筑在历史街区乃至整个城市中的重要性。

1、产业结构的调整

保护与发展历史街区能更合理调整该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就业机会。例如据当地政府部门统计:宏村2006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2580多万元,西递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293元,而宏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3240元,农民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收入来自旅游。而这更得益于宏村、西递这两座古村落合理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与当地政府对古村落古街区的合理的保护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修旧如旧的原则、整治周边不协调的建筑环境,保护宏村西递原始景观环境等)

2、传统与现代

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进发展。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纳入现代城市规划中,共同作为城市这个‚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应尽可能的做到历史街区的辐射、影响半径的环境与之相协调。作为城市的特殊部分,即该城市的特色所在。例如另辟新区建设的‚拉德芳斯‛新区位于巴黎西郊,是现代巴黎的象征,它给巴黎这座古城带来了新的活力、

并与其相映成辉。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古城区与现代城市的发展。同时并没有使现代办公区与古城区割裂开来,拉德芳斯拱门有力的说服了这点,它位于与香榭丽舍大街与凯旋门同一条中轴线上,连接着过去与现代。

3、审美性与认知度

《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创造符合各种人群需要的多元环境。显然‚千城一面‛的现代钢筋水泥城市虽然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但却已经让人感到疲倦不堪,产生‚审美疲劳‛ 历史街区等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存在,对人们的审美、知识的存储、增强对城市的自豪感、认可度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性”

1、‚原真性‛的保护

它是城市的文化特色所在,古老的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的存在,以其物质形态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彰显城市的精神与文明。

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遗产固然不能原封不动的‚重生‛,我们既要它的历史,同时不能对其太过于‚苛刻‛,原始状态已一去不复返,为此我们唯有做的是保持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历史遗产的真实性,不可过份修饰添补。因为这样只会‚过‛,如前文所述。塑造的只是一具假古董。

2、学习与借鉴

中国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已经很少了,为此国人却去日本研究古建筑,因为日本非常完好的保存了古建筑。日本对古街区极其建筑的保护,不只是局限于‚单体‛,更注重与其依托的环境极其历史景观的保护。这就保护了它的完整性,同时其他西方国家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政策和法规也都相当完善,如德国‚《历史性纪念物保护法》所指定建筑周围500米以内的任何建筑、空间环境方面的变革都必须得到有关管理部分的许可。‛[1]

我们应当学习国外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完善法律法规。重视对历史环境的保护,并使之适应现代化生活,更好地保护,更好地利用,二者相辅相成。让其拥有‚使用生命” 的价值。

同时,‚再生‛历史街区的文化,让其文化生命更好的延续下去,人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无论是保护还是改造历史街区,都不要破坏就有的社会网络,这样才能保持其完整性。纵观世界各国对古建筑等历史遗产的保护、更新或者改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民众参与,并设有专门的参与机构。集思广益、充分表达民意。同时在改造中以古建筑、古街区等文化遗产为视觉景观的主导,不可让现代建筑在其周围喧宾夺主,玻璃金字塔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起初大多数人觉得一怪物矗立在卢浮宫前,并不接受,直至贝聿铭做了一个足尺模型才使巴黎市民改变了看法并同意这方案的实施,并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透明的玻璃谦逊的反射出周围建筑物的形态,表达了对古老文明的敬意。

四、定位“职能性”,寻找切入点

在发展中不断延续历史街区的‚生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发展与保护并举,每个历史街区所在的城市,都各有其不同的职能,我们不应呆板地让其‚与世隔绝‛式的保护,而是与其所在的城市特有的城市只能联系在一起,例如丽江古城,旅游业是该城最显著的职能,云南省很好的把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切入到了古城的保护中,通过政府投入巨资真实、完整的表现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从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很好的延续了当地传统产业(银器、铜器的制作、皮毛、纺织等)的发展,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人文气息。以古城保护为基础,以旅游业为中心职能,二者相互促进,和谐共生。

五、结语

城市还要继续前行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未来将进行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希望经济在发展,提高现代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与古街区等历史遗产和谐共存与发展,并加强古文化与现代多元文化的对话,同时在发展的过程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材料保护更新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兼顾公共利益与经济利益,强化开发商、政府、公众、城市规划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式对话,在‚拆‛与‚留‛、‚保护”与‚开发‛中合理取舍,达成一致,合理保护和处理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周边传统空间环境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关系,从而延续城市的文脉,发扬城市特色。

[1] 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8

[2] 徐明前.城市的文肝[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12

[3] 周岚等.城市空间美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

[4] 张松 王骏. 我们的遗产. 我们的未来[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5] 张松.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6]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1

TU681

A

1674-3954(2011)02-0100-01

猜你喜欢
古建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与文化遗产相遇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古建筑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