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的几点思考

2011-02-20 16:08李素侠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计价定额投标

李素侠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的几点思考

李素侠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于2003年在全国实行。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施工企业在清单报价上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企业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的对策,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报价;思考对策

绪论

清单计价与以往定额计价的主要区别在于,定额计价是以国家发布的定额及计费文件为依据,尽管都是按照同样的图纸为计算标准,但计算出的工程量却有差别,业主标底和投标报价有时相差很大,从而引起纠纷。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单位编制出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承担量的风险。投标人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要对本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和措施费用。清单计价模式下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编制出自己的企业定额,改变过分依赖定额计价的状况。

为了能认清实行清单计价给投标报价工作带来的影响,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从而保证和提高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践有几点思考。

一、目前企业报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在清单计价时,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没有体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清单计价的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1、报价人员习惯于沿袭过去的定额套价模式

目前施工企业中的大多数投标报价人员习惯于传统的定额报价模式,仅依赖预算定额去机械的组价。在定额报价体系下造价管理部门出台很多相关的配套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承包商报价时的风险。而在清单报价模式下,很多风险由承包商自己来分析和判断。这种单纯套用现行定额的行为惯性,将给投标报价及合同的执行带来风险和隐患。

2、忽视招标文件研读,关键项目关注不够

一些报价人员往往忽视对招标文件的研读,尤其是将对报价产生影响的承包商责任和风险、工程质量、工期、合同价款的支付和调整、竣工结算等缺乏深入研究。对于某些有特殊技术要求的项目、依赖于施工方案的措施性项目关注不够。从而影响了报价的准确性。

3、市场信息价格把握不准确

一般的施工企业在投标时,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往往通过造价信息、公司的材料部门或网上的一些信息临时提供。这种做法对一些充分供给的材料没有太大风险,但对一些受政策影响(如钢材)以及地域差异影响很大的材料,将可能使用严重失真的材料信息,给投标报价和合同执行带来风险。

4、缺乏项目成本的预计手段和数据积累

现在的大型施工企业工人的来源是与其长期合作的劳务队伍,工程管理采用总包-劳务分包的方式,由于劳务队伍的不稳定性,给劳动力消耗量的数据采集造成困难,缺乏对工程成本的预计测算手段。从而在投标报价时更多依赖于经验,或者报价偏高影响中标,或者低价中标形成亏损。

二、清单计价模式下如何合理投标报价

1、研究招标人和竞争对手

了解投标项目是否有明显的授标倾向,首先了解竞争对手有几个,按不同的竞争力度确定威胁性的大小。如果是正在或近期和招标人合作的对手,就要格外小心。因为对手已经占有先机,招标人在主观上对他们会有一定的指向性。其次要筛选主要竞争对手,分析他们在以往参加类似工程投标时的投标水平和投标策略,投标前必须对形势有正确的判断,才能确定切实可行的投标策略,提高中标可能性。

2、研究招标文件,明确投标范围

研究招标文件,明确投标范围。尤其是计入总承包工作范围的甲方指定分包项目,如果出现错漏会使报价严重偏离。认真研究专用条款,特别是承包商责任和风险、工程质量、工期、合同价款的支付和调整、竣工结算等方面。分析清单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可能,可选择适当的不平衡报价。

3、合理报价的对策

(1)合理组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数量是根据图纸和清单规范计算出来的净量,而具体的消耗量会因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同而异。对于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施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水平测算各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再分别乘以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得出。而人工、材料、机械单价的确定,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力来源、材料采购渠道和市场价格、拥有的机械装备和机械的市场价格综合确定。

(2)合理确定利润和管理费。对于管理水平、管理效率高的企业,分摊入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中的管理费便少,而一些小企业,管理水平低,而且企业无能力同时经营多个工程或经常无后续工程,分摊的管理费就高。根据报价策略和企业目标合理确定利润水平,使自己的报价在投标中有竞争力。

(3)措施项目费用。措施项目中每一项都包含了很多具体内容,都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拆分,详细计算,结合自身的技术水平及经济实力,合理确定费用价格。

(4)积累工程资料。清单计价环境下,关于企业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以及相应单价的获取,措施费用的组成,都不能再单纯的依赖预算定额,现阶段施工企业要在报价上取得优势,积累工程资料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5)制定企业定额。企业定额反映企业的施工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施工企业生产力水平的体现。完善管理制度,编制出符合本企业实际、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或相关数据资料是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6)提高造价人员素质。施工企业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等多种方法,使造价人员尽快熟悉清单计价的方法,认识清单计价的本质和内涵。在清单计价过程中,灵活运用企业定额,并能根据企业发展随时补充、完善;对人、材、机的市场行情有一定的把握能力,了解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降低非实体性消耗,减少现场管理和临时设施的费用,扩大利润空间,快速、准确、合理的组价。

建立企业定额的思考

尽快适应工量清单计价模式,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投标报价的竞争力,是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编制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把握市场动向、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意识到企业定额的重要性,但真正让企业定额实现起来却并非易事。根据本人参与各地的投标经历来看主要表现在: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招标人提供的清单基本一致,但投标报价形式却各地各不相同。如表格设置、表格形式、取费形式等,为适应其不同形式就要用不同的预算软件编制,而且工、料、机的表格形式也不同,软件接口不一致,从而使得编制企业定额和预算软件的配套变得复杂化。其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当企业定额与预算定额不一致时,根据企业定额做的预算价格是否能被业主认可也是一个问题。再有,编制企业定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企业信息技术的支持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与更新,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还需要一个包括施工、技术、材料、信息、软件等多方面专业人才的队伍,经费缺乏等问题都使企业定额的建立困难重重。

三、结论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以企业定额来计算投标价格是大势所趋。希望各建设行政职能部门能为企业建立自己的施工定额创造有利条件。而做为造价人员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知识的更新,尽快适应清单报价方式。施工企业也必须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尽快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施工定额,讲究一定的投标策略,以高质量的报价来提高中标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TU591

A

1674-3954(2011)02-0115-01

猜你喜欢
计价定额投标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三新三化”在LNG接收站概算定额标准中应用的探讨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损害赔偿举证责任的双刃作用——对提高定额赔偿立法趋势的质疑
浅议定额换算规范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