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水景处理的几点思考

2011-02-20 16:08赵忆勇历颜卫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驳岸喷泉水面

赵忆勇 历颜卫

(牡丹江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园林水景处理的几点思考

赵忆勇 历颜卫

(牡丹江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本文主要阐述了园林水体空间界面处理、园林水景处理的类型、园林驳岸、河岸带的近胨然处理等园林水景处理的几个技术问题。

园林;水景;处理

园林理水即园林中的水景处理。古典园林以山水为灵魂,水和山都非常重要。山为静态景观,水为动态景观。水的流动、不定型与山的稳重、固定形成鲜明对比。自然山水园以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园林建筑组景,既是我国造园的传统手法,又是现代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水就可使周围的景物活起来,天光云影、景物倒影、碧波游鱼、荷花睡莲,因水无定形,它在园林中的形态是由山石、驳岸等来限定的,理水也是排泻雨水、避免土壤冲刷、稳固山体的重要措施。水是柔媚又强韧的自然物质,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以其特有的形态已成为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最富魅力的园林要素。

一、园林水体空间界面处理

用园林中的湖泊、水系来构成园林空间界面,是园林空间构成的重要方面。水系的界面处理,一般通过桥、岛、建筑、堤岸等来引导和制约,以丰富园林空间的造型层次和景深感。

1、桥池中的桥适合建于水面窄处。桥以曲折低矮、贴水而架最能‚小中见大‛,通过空间互相渗透流通,可产生倒影,增加景观层次。桥与栏杆一般用水平条石砌筑,与水面呼应,产生轻快舒展之感;在大水面中,堤桥应分段,化大为小,以小巧为特征。它的高低曲折,要依水面状况而定。

2、岛与水面的尺度比例应合适,小水面不适合设岛。大水面应设岛屿,而不要居中,以偏一侧为宜。在池中设岛,在岛中设池,造复合空间。堤岸有土堤、池岸、驳岸、岩壁、石矶等。大水面一般以堤岸分理,长堤应曲折,堤中应设拱桥。桥孔不应多。堤岸贴近水面处要把石块挑出水面,凹凸结合、高低错落形成洞穴。一可提高层次,使水面延伸进洞穴,自然勾画出曲折的水面轮廓线。

3、建筑在水池水面上,建造廊、阁等。建筑临水,近水楼台,平湖秋月式空间环境,相互生辉。使空间复合,倒影相映,造水乡情趣。

4、汀步在小水面或大水面收缩或弯头落差处水中布石,散点成线,以代桥,弯曲通向对岸。汀步以混凝土仿生也可。汀步半浸碧水,人步其上,有趣、有险。

静水界面空间处理方法,可为园林增添景色,也应结合地形,布置溪涧飞瀑、山石喷泉,形成有声、有色、有势的复合水体空间。

二、园林水景处理的类型

1、湖与池

池塘、湖泊是成片汇聚的水面,形式简单,平面方整,没有岛屿和桥梁,岸线较平直而少叠石修饰,水中植荷花、睡莲、藻等观赏植物也可放养观赏鱼类,展现林野荷塘、鱼池的景色。湖泊为大型开阔的静水面,而园林中的湖,通常比自然界的湖泊要小很多,只是自然式的水池,因它在园林中空间比例较大,成为全园的构图中心。水面应有聚有分。聚则水面辽阔,分则增加层次变化,可组成不同景区。小园的水面聚胜于分,予人开朗的印象;大园的水面应以分为主,也要留出较大水面使之主次分明,并配合岸上或岛屿中的主峰、主要建筑物构成主景,园林中的湖池,应因地制宜,就低凿水,掘池堆山。岸线模仿自然曲折,做成港、湾、半岛,湖中设岛屿,用桥梁、汀步连接,也是布置空间的方法。岸线较长时,应多用土岸或散置矶石,小池,也可全用自然叠石驳岸。沿岸路面标高应接近水面。湖水常以溪水、河流为源,宣泄之路宜隐蔽,尽可能成狭湾,逐渐消失,形成不尽之感。园中设湖、池用于扩展空间,以倒影创造虚幻境界。

2、泉与瀑

园林理水一般把水源做成泉、瀑两种形式。水源为天然泉水或园外引水,或人工水源。泉源处理,通常为石窦类景象,其深邃幽暗,如果泉涌。瀑布有线状、帘状、分流、叠落诸形式,一般用以处理峭壁、水口和递落叠石。水源通常用自来水或用水泵抽吸池水、井水等循环使用。瀑布由水的落差造成的。瀑布下落的方式有:直落、阶段落、溅落、叠落、散落等。在附近的绿化不可阻挡瀑身,在适当的观景点可设观瀑的亭等园林建筑,瀑布两侧不应配置高耸、垂直的乔木。在泉水的积聚处和瀑布的承受处形成渊、潭。岸边应做叠石,光线宜幽暗,水位应低下,石缝间配置斜出、下垂或攀援的植物,形成深邃氛围。

3、喷泉

造型优美的喷泉,可为城市增添灵气,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增加湿度,还可产生大量的负离子。现代城市中设置的喷泉,灵活多变、花样翻新,喷射出的水,大者以珠,小者像雾,随喷泉构筑物的形式、大小及水压等而形成高低不同、水态各异、形式多样的喷泉,如单孔直喷、组合喷、面壁喷、花样喷、喷柱、喷雾、自然风向喷泉、复合喷泉等多种类型。设计喷泉的一般要求是:在多风处选用短而粗的水柱;在弱风处会产生高远和戏剧性效果;溢水式喷泉通常设在有屏障处。喷泉可细分化音乐喷泉、叠水、壁泉、涌泉、管流、瀑布、水帘、溢流、泻流、漩涡等诸多类型。

三、园林驳岸

园林驳岸是在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岸坡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它是园林水景重要组成部分。园林驳岸的基本要求具有造型美,与周围景色协调。

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一般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大型水体和风浪大的水体以及规则式布局的园林中的水体,一般用整形式驳岸,用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整形岸壁。小型水体和大型水体的小局部,及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一般用自然式山石驳岸或有植被的缓坡驳岸。

园林驳岸可起防护作用,它由基础、墙体、盖顶等组成,修筑时必须坚固和稳定。选坚实的大块石料为砌块,也可采用断面加宽的灰土层作基础,把驳岸筑于它之上。驳岸最好直接建在坚实的土层或岩基上。若地基疲软,要做基础处理。驳岸常用条石、块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做基础;用浆砌条石、浆砌块石勾缝、砖砌抹防水砂浆、钢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做墙体;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以及植被做盖顶。在木材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有用木、木板经防腐处理后做驳岸。驳岸每隔一定长度要有伸缩缝。其构造和填缝材料的选用应力求经济耐用、施工方便。寒冷地区驳岸背水面需做防冻胀处理。

四、河岸带的近自然处理

完整的河溪生态系统由水体、河岸带和河滩组成。从景观生态学来看,河溪属一种特殊的景观及高度动态的生态系统,容易受周围景观的影响,所以,要把河流及其附近的土地做一个整体来看。其景观尺度主要为生物地理尺度,所研究的空间单元在镶嵌形状上复杂,一般由立地单元所构成,一般是水平方向廊道、区块间的关系或生物地理关系。

河岸带泛指一切邻近河流、湖泊、池塘、湿地及其他特殊水体并有显著资源价值的地带;河岸带包括非永久被水淹没的河床及其周围新生的或残余的洪泛平原,其横向延伸范围可抵周围山麓坡脚。因河岸带是水陆相互作用的地区,因此,其界线可以按照土壤、植被和其他可指示水陆相互作用的因素的变化来确定。

河岸带的功能。一是自然河岸廊道及与之联系的对地表和地下水径流的保护功能;二是对开放的野生动植物生境及其他特殊地和旅行廊道的保护功能;三是可提供多种用途的娱乐场所和舒适感受的生活环境。河岸带的功能可以简化为河岸带的廊道、缓冲带和护岸功能三大类,一般而言,河岸的护岸功能是最为突出的。

TU362

A

1674-3954(2011)02-0174-01

猜你喜欢
驳岸喷泉水面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水黾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可乐瓶里的“喷泉”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音乐喷泉
会移动的喷泉
争夺水面光伏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