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2011-02-21 16:40李迎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4期
关键词:环节探究思维

李迎丽

初中物理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李迎丽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物理科学的内容标准,置于重要地位,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学习重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探究过程的参与者、提供咨询服务的顾问、和学生一起活动的伙伴。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把握探究的进程,支持、引导、推进学生探究活动。

为组织好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应让学生对课题提前预习,明确探究目标,收集有关资料,收集身边一些生活、生产用品作为实验器材的补充。另外,教师还应精心备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能力,创设探究活动引导过程中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产生质疑、困惑、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探索。同时,要有意识地设计观察习惯养成和观察能力培养的内容。

探究式教学活动分7个环节,各环节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1)“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的作用。为了达到课堂探究的目的,使问题呈现出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素材,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2)“猜想与假设”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比较,形成假设。教师要有目的地将学生有价值的猜想记录下来,这些猜想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一定要有代表性。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验证正确猜想,纠正错误认识。这样,探究成功时,学生会更具成功感,更快乐。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微观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活化重组,有机组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把思维过程暴露出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也可以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指向。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万不能包办代替,注意方案设计不仅仅为解决问题,要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时方案可能并不完善,可留给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修正、完善。初二新生刚接触物理,对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不能一开始就要求过高,但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领悟选择器材、设计方案的思路,培养探究能力。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引导学生按实验设计步骤一丝不苟地实验,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主要现象,并注意收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适时的给予指导。

教师对学生实验中一些创新的做法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以激发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实验中重要的观察记录,要求学生向教师汇报,并给予记录,以确保重点内容记录的落实。另外,实验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教师除了实验前提示外,还要做好快速处理意外发生危险的应急准备工作。

5)“分析论证”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根据学生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到的证据,教师进行有效的启发,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错误及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针对学生实验收集到的数据、现象和信息,根据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选用比较法、概括法、图象法、比值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6)“交流讨论”环节中教师的作用。交流合作是科学探究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评估和交流合作。在此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认真倾听,敏锐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创造鼓励多方面提问和大胆发言的氛围,并通过交流和合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纠正错误观点,确立正确论点,梳理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地归纳结论。实践证明,教师对探究问题的总结和升华,不但加强教学效果,也是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必然要求。

7)“评估”环节中教师的作用。由于学生探究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探究活动的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以便对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要有效、中肯;还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活动中已经具备了什么,还欠缺什么,及时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自觉对以后的活动做出相应调整,逐步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另外,组织同伴互评可以推动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要适合初中学生的发展。

总之,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物理教师既要积极创设科学探究的教学情境,渗透科学探究的要素,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基础,把握好对学生指导的尺度,控制好探究的进程;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又要注意保护、培养学生探究的勇气和信心,适当指导学生克服探究中的困难,推进实验进程,让全体学生都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同时,教师应注意探究式教学的各种实物材料不易准备,教学时间花费较多。所以,探究式教学必须是教师有准备、有目的的精心设计,片面追求形式,既浪费时间,学生收获又不大,会造成本末倒置的后果。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教学任务,应由扶到放,逐步进行。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14

猜你喜欢
环节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