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复习数学 科学备战高考

2011-02-21 16:40王淑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4期
关键词:通性通法基础知识

王淑芳

高效复习数学 科学备战高考

王淑芳

1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很多高考试题都是课本基础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在复习时,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理清知识发生的本质,帮助学生构建起基础知识网络,以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为素材,通过变形、引申、发散等方式形成典型的例题,构建知识块,提炼通性通法,尽量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

具体做法:先利用两天左右的时间重新研究课本基础知识,然后再默写本章主要概念、定理、公式,阐述其内容、本质;复述重要定理、例题的证明思路;回忆主要题型、解法和技巧,总结思路、方法。学生阅读教材的重难点,弄清自己的薄弱环节,能带着问题听课,为听好课做好充分准备,坚持做定会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构建网络,心中有数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把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立体感的数学知识网络结构,体验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直觉思维、定向思维。因此,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抓主干知识,理清框架,对每一章知识框架、各章联系交汇让每一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网,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

3 注重通法,淡化技巧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复习中要引导学生不应过分追求特殊方法和特殊技巧,不必将力气花在难度大、能力高、繁琐、运算量大的题目上,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和提高思维层次上。同时,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这样避开过死、过繁和过偏的题目,解题思路不依赖特殊技巧,思维方向广,解题途径多、方法活,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考查,复习中千万不要过多“玩技巧”。

4 规范做题,重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功与否。部分学生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满足于曾经会做,对细节问题不注意,致使在高考中会做的分数拿不到,困难的不会拿,即难而不会、会而不全。另外普遍实行的网上阅卷,对卷面提出更高要求。规范的解答是取胜的关键,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先易后难,先熟后生,要记住“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难题可以缺步解答或跳步解答,但不可不答。

5 查漏补缺,强化落实

复习就是反复学习,只有在反复学习中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掌握运用知识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才能查到缺陷和漏洞,才能将知识逐个落实,才能进行拓宽、深化、升华,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很多,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及时地得到补正、巩固、强化落实,因此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总是比较完整的。

6 专题研究,提升能力

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数学的主干知识必须进行专题复习(即二轮复习)研究,一般分为三角与平面向量、概率分布列、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数列与不等式、选择与填空专项训练7个专题,其中选择与填空专项训练渗透在其他专题复习中。每个大专题又根据高考常考题型及知识范畴分为若干小专题研究,通过典型例题分析,举一反三,归类总结,进而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

7 限时夺分,提高效率

在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中,穿插进去“限时夺分练”,综合复习时,一周至少进行两次数学综合测试,时间、题量、题型同高考。数学试卷来源:全部通过教师选编,选题要新、要精,紧扣考纲,既要强调知识覆盖面,又要突出主干知识。对试卷要全批全改,个别面批面改。共性问题集体处理,个性问题落实到个人。同时,在讲评中要多鼓劲,增强自信心,全面推进,整体提高。教师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唤醒学生的“抓分”意识。

学生必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训练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性质及改正的途径,以加强对概念的本质认识和公式的正确应用,分析计算中失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改进,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8 自由复习,胸有成竹

高三数学复习的最后阶段是自由复习,即冲刺阶段,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复习。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复习时不要随大溜,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重点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突破薄弱环节,错题本、整理知识汇总的笔记本就可以派上用场。另外每天要拿出两小时整块时间,按高考考试的要求控制时间,定时进行综合测试。最后阶段还需要调整心态,高考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态是高考取胜的必要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58

猜你喜欢
通性通法基础知识
清律的基础知识
不为浮云遮望眼,更要身在最高层——例说向量中的“一题多解”与“通性通解”
向量问题中的通性通法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通性通法驾驭选考题
掌握基础知识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待定系数法:向量中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