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

2011-02-21 16:40刘志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4期
关键词:实践性数学教师过程

刘志云

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

刘志云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1 写教学反思的意义

1.1 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引发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的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1.2 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得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1.3 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

2 树立反思意识,确立反思内容

数学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教师改变其数学教学行为的基础,通过实践性反思可以使其数学教学活动更理性、更自觉。因此,数学教师应树立反思意识,明确自己在个体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保持一种敬业、开放、发展的心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建构。同时,这就要求一线数学教师在大量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确立反思内容,把自己经历过的或正在进行的关键活动、事件记录下来,以供分享、保存或后续研究之用。有时,发现和聚焦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因为它决定了研究方向。

3 营造反思氛围,形成反思集体

美国学者波斯纳于1989年提出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数学教师应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互相交流,积极展示反思成果。

3.1 数学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的进行需要相对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环境。经常组织一些教师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让教师没有拘束感,活动起来畅所欲言。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课后,教师之间坦率地交换意见和提出建议,对课堂中的情景进行热烈而细致的讨论。这种详细描述式的反思常常发现自己平常没有意识到的不足。

3.2 行动研究,重视各级各类数学研讨活动,为反思寻找机会

教学中,有些问题常常并不是教师的个体反思、讨论所能完全解决的。因此,要弄清楚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需要教师与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这种反思方法称为行动研究法。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研究探索活动这种相互交换意见、取长补短的合作,使得教学工作过程变成一个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又变成一个工作过程。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研究的基础和来源,研究的成果又将进一步提高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近年来,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讨活动异常活跃,这就给数学教师创造了有利于强化反思过程的各种机会,在参与这样一些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

3.3 及时总结,提炼反思的成果

数学教师的反思大多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既有回顾性的“实践后的反思”,也有过程性的“实践中的反思”,还有经验教训对新的实践过程指导的、具有前瞻性特征的“实践前的反思”。这样一些反思往往是数学教师思维火花的闪烁,及时加以捕捉,并加以深化,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4.1 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4.2 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在教学上吸取的教训,更上一层楼。

4.3 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5 教学反思的层次

反思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层次,提倡的主要是实践性、批判性反思,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技术性反思的层次。技术性反思的典型问题是:该如何理解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如何尽可能遵循教科书的内容或者根据目标稍作调整?如何使教学方法取得最佳的效果?如何评价学生,使其符合已经预定的教学目标?联系中国目前的教育现实,技术性反思的本质在于以应试教育为目标,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某种程度上,技术性反思是需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

实践性反思的典型问题:如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如何适应周围的环境和学生的需要,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该如何布置开放的环境,让学生从经验中自由愉快地学习?如何通过质化的评价或者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理解自我,获得全面发展?目前教育改革要求教育以学生为本,而要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教师的实践性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批判性反思与实践性反思有类似之处,但它更强调伦理的、政治的方面。批判性反思的4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这是谁的知识?知识是由谁来选择?为什么要这样组织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施教?这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是否有利?通过这种反思,教师能够认识到课程中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自觉地剔除其中错误的成分,达致学生的解救和社会的正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赵店子高级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125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数学教师过程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