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定位持腿器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

2011-02-28 08:55刘军春范素红
护理研究 2011年17期
关键词:石位重建术小腿

刘军春,范素红,孙 强

恰当的手术体位能使手术野充分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截石位是盆底重建术的常用体位,体位的合理摆放是术者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我院于2009年8月—2009年12月在42例妇科手术中使用新型定位持腿器,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病人,年龄38岁~85岁,平均66.9岁,其中70岁以上35例。手术方式:阴道前后壁补片修补4例,经闭孔尿道中断无张力悬吊术8例,阴道穹隆骶棘韧带悬吊术3例,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手术)8例,膀胱颈尿道悬吊术19例。架腿时间1 h~3 h,平均1.5 h。

1.2 器械 新型定位持腿器由托持部分和支架部分组成。托持部分包括脚托固定器(由螺钉孔、固定块、固定轴压块、轴销、壳体、弹簧复位销、曲杆压块、固定器封头盖和紧固螺栓构成)和脚托;支架部分为短杆与长杆组合一体的三折直角曲杆,曲杆可通过短杆的上下移动调节病人足部的高度。脚托固定器的固定轴压块可实现对脚托的转动,靴状脚托可令足部受力最佳。见图1。

图1 新型定位持腿器示意图

1.3 应用方法 新型定位持腿器能放置3种截石位姿势,即高、中、低截石位。本组病例均选择高截石位。摆放时首先移动臀部使其超出手术台尾端折口处外约3 cm,由于脚托固定器为单手柄方式紧固,在双手配合下,操作者可方便地用单手摆放足位,另一只手适时旋紧脚托固定器,全部位置调整满意后将所有螺钉再紧1遍,即可获得最满意的腿部姿态。不仅能托起足部和小腿部,同时避免了腓总神经受压。

2 结果

42例病人术后均无腓总神经压迫症、小腿挤压综合征及下肢血栓形成等腿架易致的并发症。由于着力点在脚,曲杆上又有4个关节,术中术者可以随意移动方向,故术者感盆腔显露很充分,手术顺利完成。

3 讨论

盆底重建术是新兴的集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带来了新的观念和外科技术,维护了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护士术前应与病人主动热情地交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方式及微创手术的优点、手术体位的摆放及如何进行体位配合,讲解手术康复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消除病人的恐惧、疑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手术[1]。

3.1 术前理想姿势的摆放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 本组手术病人以老年女性为主,传统截石位为了更好地暴露术野,会把两腿的角度拉大,增加了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危险。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导致病人髋部骨量丢失,脆性骨折的发生风险加大。使用腿架时病人可主动配合,身体下移至臀部超过手术床缘3 cm左右,使双脚“站”在脚镫内,双腿悬起,从而完全避免了腓总神经压迫的情况。新型定位持腿器对腿的固定是通过固定脚来完成的,病人不舒适可及时调整,术后腰部和下肢肌肉酸痛、麻木不适的发生率降低,同时节省了安置体位时所需的人力和时间。体位摆放合适后进行全身麻醉,病人上肢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管外接三通延长管供麻醉师术中用药,并将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的侧手架上,避免上肢外展。全身麻醉前摆放截石位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由单一模式变为共同参与型治疗模式。

3.2 术中新型腿架的可调节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该腿架为托脚支撑式,即病人双脚后跟及小腿下方均被放在特制的“脚镫”中,脚跟为主要受力点,脚镫可随脚镫固定卡轴万向调整并固定在任何角度上,术者能实现轻松的术中校准而不会污染无菌区域,释放手柄即可改变支撑杆方向及脚镫的角度,变换截石位的高度及外展度以适应需外展度较大的妇产科手术,短杆上可见指示器,能确保精确定位。

3.3 术后体位摆放要点 有文献报道,在麻醉状态下,截石体位改变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甚至引起严重心脑血管意外[2]。高截石位可使病人静脉系统的血液出现重新分布,增加静脉回心血量[3],出现一过性高血压,放平下肢后血压降低值>20 mmHg(1 mmHg=0.133 kPa)。故使用托脚式腿架的病人,手术结束后采用双侧下肢先后缓慢平放的方法,可显著减小血压下降的程度,并在改变体位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术后搬运病人时应做到轻、柔、稳。

4 小结

新型腿架对腿的固定完全是通过固定脚来完成的,使小腿下垂变为水平位或稍高位,避免了对腘窝的直接压迫,改善了小腿静脉血液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小腿筋膜高压综合征的发生[4]。该腿架在手术室不仅用于需要高截石位的盆底重建术及悬吊术中,还可用在肛门、泌尿系统手术中,妇产科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手术时间超过5 h的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等,病人未发生因体位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是综合性医院必备的手术辅助器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辅助手术的器械不断涌现,手术室护士不仅要了解人体力学知识,掌握解剖知识,还要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积极适应,这对于保证病人的安全、避免各种术中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张新红,高玉芳.盆底重建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2C):3337-3338.

[2]池金凤,郭爱武,李凤清,等.两种截石位摆放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对比[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165-167.

[3]计惠民,徐归燕.病人体位变换与移动的护理援助[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4):158.

[4]卢爱华.改良截石位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05,5(26):93.

猜你喜欢
石位重建术小腿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石氏三色膏治疗小腿腓肠肌损伤60例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
改良截石位再改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