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2011-03-06 14:39卜宏波谭明义王新刚
中国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法网美网温网

卜宏波,谭明义,王新刚,金 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澳网、法网、温网和美网4大公开赛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参加的156场比赛技、战术指标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查阅期刊20余篇;登陆4大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W TA官方网站(http://www.w tatour.com)和维基百科中文网(http://zh.wikipedia.org)搜集数据信息。

1.2.2 录像观察

对4大网球分开赛女子单打相关比赛视频进行观摩和技术统计,作为各网球运动员的基本数据和对官方网站数据的补充。

1.2.3 数据统计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程序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并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4大网球公开赛中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与竞技对手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分析,找出不同赛场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技、战术指标;另外,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澳网、法网、温网、美网4大网球公开赛官方网站公布的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各关键技、战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运动员在不同赛场中技、战术的特征。

表1 2010年4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的技、战术指标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统计一览表

表1显示的是4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技、战术指标的方差齐性检验。从中可得知,女子单打运动员除一发成功率、ACES球、非受迫性失误、平均最快发球速度和平均一发最快速度、制胜球/非受迫性失误等6个指标检验显示P<0.05,否认4样本所在总体方差齐次的零假设,应采用 Tamhane方法进行检测,而余下8个指标检验P>0.05承认零假设,采用LSD方法进行检测;且根据表2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CES球、非受迫性失误、一发得分率、制胜球、接发球得分率、平均最快发球速度和平均一发最快速度、平均二发最快速度、制胜球/非受迫性失误等9项指标显著性P<0.05,表明8强运动员在4大赛场至少有2场具有显著性差异。最终,将统计结果整理为表3。

表2 2010年4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的技、战术指标方差分析一览表

2 4大网球公开赛场特征分析

2.1 世界女子单打优秀运动员4大网球公开赛场竞技表现与分析

优秀运动员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风格,技术风格表现的相对稳定性与赛场特性的差异性之间也必将形成一对矛盾体,即出现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很难称霸不同赛场的现象。对历年来在W TA世界单打排名榜曾占据第1的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进入4大网球公开赛决赛次数情况进行统计(排名截止2010年10月)得知:仅有埃弗特、格拉芙、桑切斯、辛吉斯、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6名运动员实现了进入全满贯决赛,仅有埃弗特、格拉芙、小威廉姆斯3人拿到过全满贯赛的冠军,其他大部分运动员则缺失在不同类型赛场进入决赛和夺取冠军的机会(表4);另外,从一些运动员在4大赛场表现的对比中发现,存在竞技优势赛场和劣势赛场的可能性,如桑切斯、辛吉斯和大威廉姆斯等运动员在个别赛场的表现较为突出,分别是法网、澳网和温网;再如古拉贡、纳芙拉蒂洛娃、塞莱斯、达文波特、海宁等运动员在某一赛场甚至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趣的特征,也进一步阐释了场地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和竞赛结果,即不同场地类型对网球竞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效应。

表3 2010年4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技、战术(差异性)指标多重比较分析一览表

续表3

2.2 4大网球公开赛赛场特性分析

网球场地类型划分标准不同,其表现形式则有所区别,如按照场地的主要构成材料分:澳网的塑胶场、法网的红土场、温网的草场以及美网的混凝土场;由于材料构成不同,场地表面弹性系数k和摩擦系数μ存在一定差异,按照场地对球的反弹程度将4大赛场分为:快速场地(温网)、中速场地(澳网、美网)和慢速场地(法网)等3种类型[3]。根据研究的需要,依据力学原理分析,将4大赛场对球的反弹特征表述如下:澳网与美网场地属中速场,球的反弹特征表现为速度较快,高度相对快速球场较高及弹跳较规则,击球方式的有效性方面表现适中,旋转球相对慢速场的有效性有所降低;法网场地属慢速场,球的反弹速度慢,反弹较高且不规则,旋转球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尤其是上旋球的优势明显。温网场地属快速场,球的反弹速度快,反弹后球的运行路线很低,且有滑动现象,弹跳表现不规则,旋转球的有效性表现较低(尤其是上旋),但是下旋球作用性较强,主要由于在快速场地球反弹的高度极低和下旋球反弹前的运动轨迹较低等多重作用所致。综合以上所述,不难发现,4大网球赛的场地对球的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势必影响运动员对网球运行速度、线路以及旋转等因素的判断与控制,进而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2.3 4大网球公开赛主要技、战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2010年澳网、法网、温网、美网4大网球比赛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与其竞技对手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5),4大赛场中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与其竞技对手均存在突出差异的技、战术指标有: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制胜球、上网成功率,由此推断,此4项指标是决定网球赛事走向的关键性指标。另外,4大网球赛存在共性的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其可能表现出一些差异性,可作为训练与比赛的参考因素。如温网的ACES球数表现突出,澳网的接发球得分率、球速数据等和法网的破发率表现不突出,又一次说明了不同类型场地对运动员技、战术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表5 4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与对手存在突出差异的技、战术指标统计一览表

3 结果与分析

3.1 发球技、战术指标分析

表2显示,在ACES球数、一发得分率、发球速度等方面,4大赛场至少有2场存在显著差异(P<0.05);一发成功率、双误、二发得分率等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表3显示,在ACES球方面,温网运动员大于美网且差异表现显著(P<0.05),并且温网>法网>澳网>美网;在平均最快发球速度方面,法网大于澳网和美网且差异表现显著(P<0.05),且法网>温网>美网>澳网;在平均一发最快速度方面,温网、法网均大于澳网和美网,差异表现显著(P<0.05),且温网>法网>澳网>美网;在平均二发最快发球速度方面,温网大于澳网和美网(P< 0.05),且法网大于澳网差异表现显著(P<0.05),即温网>法网>澳网>美网;在一发得分率方面,温网大于澳网、法网、美网且差异表现显著(P<0.05),温网>美网>澳网>法网。

由此分析得出:一方面,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4大赛场的发球稳定性方面趋向共性,如一发成功率与双误在4大赛场中差异表现不显著,且二发得分率差异表现也不显著。表5显示,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与其竞争对手均存在突出差异的技、战术指标有: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制胜球、上网成功率,而二发得分率是女子单打运动员在4大赛场网球竞技中无差异的指标且是其在各赛场中取胜的关键指标,由此可推断,二发能力是女子单打运动员适应各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另一方面,在发球威胁性方面,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温网、法网赛场的发球威胁性与美网和澳网的差异较突出(P<0.05),温网与法网间差异不显著,澳网与美网差异表现不显著;在发球有效性方面,女子单打8强在温网中一发显著优于其他3大赛场(P<0.05),澳网、法网、美网之间差异表现不明显。温网的草场属快速球场且场地对球的反弹速度快、弧线低、不规则,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发球方面能够抓住发球的进攻性而争取获得更多的主动,如ACES球、球速数据以及一发得分率均反映了温网赛场发球威胁性与有效性的一面,且表5也显示,ACES球、球速数据以及一发得分率也是8强运动员取胜的重要技、战术指标,充分说明了统计数据的来源绝非偶然。另外,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法网赛场也表现出强势的发球特征,从发球速度指标可以看出,在平均一发最快速度的统计结果方面,法网大于澳网、美网且差异表现显著,与温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平均二发最快速度方面,法网大于美网且差异显著,与温网差异不显著;ACES球数方面也仅次于温网且差异不显著;以赛场特征分析可知,法网是红土场属慢速场类,球的反弹速度慢,但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法网中却以较快的速度作用在发球上,正是结合法网赛场的另一个特性——球的反弹较高且不规则,旋转球的有效性较高(尤其是上旋球的优势明显),即运动员施加了较多的力量、速度,希望通过场地的特点充分发挥力量、速度、旋转三要素的功效,争取占据更多的主动,正因如此,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了温网、法网赛场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平均最快发球速度、平均一发最快速度等指标的关键性。

3.2 接发球技、战术指标分析

接发球是伴随发球方发球入界后,球经过场地作用后的第一拍,面对变化难测的发球等因素的影响,接发球方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并与发球构成一对矛盾体,伴随着发球技术的不断进步,接发球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且重要性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依据上文的分析得知,不同场地对球的作用效果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运动员在不同赛场、接发球技、战术的发挥与运用。接发球得分率和破发成功率是反映接发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不同赛场运动员的数据统计分析,能较好地找出各自的特征表现。由表2得知,4大赛场(在P<0.05内)至少有2场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的接发球得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破发率则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5显示,接发球得分率是法网、温网和美网3大赛场网球运动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且由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表3,在接发球得分率方面,女子单打8强在美网表现大于澳网和温网且差异表现显著(P< 0.05),且美网>法网>澳网>温网;在破发率方面,女子单打8强在4大赛事中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由此可知,女子单打运动员在美网中接发球优势较突出,温网、澳网的接发球较被动,如美网接发球得分率表现大于澳网和温网且差异表现显著(P<0.05),并呈现美网>法网>澳网>温网,一方面,说明了发球与接发球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在快速球场得到较好的体现,如球的反弹速度快、弧线低且不规则等因素,致使运动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化被动为主动,显示出接发球受到力量、球速、旋转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且快速场地的接发质量低于慢速场地;另一方面,由美网与澳网虽同属中速球场,由于构成材料的不同,其接发球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3.3 技、战术运用的相关指标分析

4大网球公开赛所使用的不同比赛场地,说明网球比赛三要素(速度、角度、深度)对其胜负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体现出现代进攻型打法的发展趋势[2]。在竞赛中抓住机会进行主动进攻,压制对手,争占赛场主动权将成为当今网球竞技取胜的重要思想。由上文得知,不同类型赛场对球的作用效果各有差异,因此,在不同场地竞赛中,运动员应当主动运用相对应的技、战术,通过对速度、角度、深度等三要素的掌控争占主动权。对相关技、战术运用的指标统计分析如下:从上网成功率指标在4大赛场的差异表现不显著,表5显示,它是8强运动员在4大赛场取胜的关键性指标,也说明上网能力是女子单打运动员适应各种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从制胜球方面来看,制胜球是指打到对方接不着的球或无法回击的球,又称为“主动得分”,它是反映网球运动员攻击性强弱的重要指标。表3显示,在制胜球方面,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美网表现小于澳网、法网、温网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法网>澳网>温网>美网,表5显示,制胜球是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4大赛场取胜的关键指标之一,可见,女子单打运动员在赛场主动进攻的重要性;另外,非受迫性失误通常是作为衡量网球运动员竞技稳定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非受迫性失误方面,温网均小于澳网、法网、美网3大赛场且差异表现显著(P<0.05),澳网大于法网、温网且存在显著差异,澳网>美网>法网>温网;从制胜球与非受迫性失误比值方面看,温网大于澳网、美网,法网大于澳网、美网且差异均显著(P<0.05),且温网>法网>澳网>美网。由此可得知,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温网和法网赛场能以较小的失误而获得更多的主动得分,而澳网和美网则技、战术运用的稳定性较差且得分效率较低。

4 结论与建议

1.在发球方面,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网球4大公开赛的发球稳定性方面趋向共性,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均是网球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因素,且二发能力是女子单打运动员适应各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对比得知,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在温网、法网赛场的发球威胁性与美网和澳网相比较突出(P<0.05),且温网一发有效性显著优于其他3大赛场(P<0.05),澳网、法网、美网之间差异表现不明显。由此可见,注重发球体系完整的同时,更多结合赛场需要,使发球更加注重技、战术的变化,使力量、速度、旋转等要素达到完美的组合才能够取得效益的最大化。

2.接发球方面,女子单打运动员在美网中接发球优势较突出,温网、澳网的接发球较被动,如美网接发球得分率表现大于澳网和温网且差异表现显著(P<0.05),且美网>法网>澳网>温网,一方面,说明了发球与接发球作为矛盾的统一体在快速球场得到较好的体现;另一方面,美网与澳网虽同属中速球场,由于构成材料的不同其接发球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场地性质的不同使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效果不尽相同,训练与比赛中应抓住场地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接发,尤其在如温网类型的场地中比赛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接发球训练。

3.技、战术的运用方面,4大网球赛场女子单打8强运动员的主动进攻意识较强,制胜球、上网成功率是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因素,且上网能力是女子单打运动员适应各种类型赛场竞技的普遍性技能;另外,通过比较得知,女子单打8强在温网和法网赛场能以较小的失误。获得更多的主动得分,而澳网和美网则技、战术运用的稳定性较差且得分效率较低。鉴于此,训练和比赛中从分析赛场特点入手,在竞赛中寻找机会并主动发动压制性的进攻,以最少的失误争取更多的分数,如在温网、法网中宁可牺牲一定的稳定性而加强自己的主动进攻能力,在中速球场稳定性则尤显重要。

[1]卜宏波,钱志明,张海滨.2010年澳、法、温3大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8强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1): 97-102.

[2]何跃.世界男子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利用三要素——深度、角度、速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1995.

[3]吴琳干.不同场地表面对网球技、战术的影响[J].网球天地,1997, (1):22-23.

[4]维基百科中文网[OL/ON].http://zh.w ikipedia.org.

[5]Australia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s 2010-Official Site[OL/ ON].http://www.australianopen.com/en_AU/index.html.

[6]WTA官方网站[OL/ON]http://www.w tatour.com.

[7]The USOpen 2010-Grand Slam Tennis-Official Site[OL/ON].http://www.usopen.org/en_US/scores/stats/day10/2210ms.html.

[8]2010Wimbledon ChampionshipsWebsite-Official Site[OL/ON].http://2010.wimbledon.org/en_GB/index.html.

[9]The 2010 French Open-Official Site[OL/ON].http://www.rolandgarros.com/en_FR/.

猜你喜欢
法网美网温网
Capturing semantic features to improve Chinese event detection
吃草庆祝
裁判减少250人 为办赛事美网拼了
法网延期,影响全局
法网11冠
费德勒摘温网第八冠
“妖股”京天利股权自卖自买证监会法网收紧立案调查
不一样的美网
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