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谁的奶酪:马化腾还是周鸿?

2011-03-09 09:40李拉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300201
产权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弹窗奇虎保镖

■ 李拉(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300201)

谁动了谁的奶酪:马化腾还是周鸿?

■ 李拉(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300201)

腾讯与奇虎360的冲突,导致用户被迫做“二选一”的决定,引发网络翻江倒海般的声讨浪潮。马化腾的这一昏招究竟是被逼急了,还是源于对QQ的过度自信?

“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2010年11月3日,习惯打开电脑同时启动QQ聊天程序的用户,在熟悉的QQ弹出窗口中读到了这则通知。腾讯与奇虎360之间的战争随即被这个所谓的“艰难的决定”推到了舆论的浪尖风口。这一行为的霸道无礼,与腾讯CEO马化腾一向给外界的清秀斯文印象截然相反,而腾讯这一“店大欺客”的要挟行为也遭到了众多用户的口诛笔伐甚至是弃用QQ软件。

1 腾讯CEO马化腾及其创业之路

马化腾,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09年,腾讯入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在2010年由财经杂志《新财富》发布的“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上,马化腾以334.2亿元的身家位列第五。

1984年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1993年深圳大学电子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同年进入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做软件工程师,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其后马化腾自主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网上中文ICQ(即时信息传递软件)——OICQ,并成为全国在线人数最多的中文ICQ服务商,1999年10月得到美国数据集团(IDG)和李嘉诚旗下的香港盈科数码各11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1年OICQ更名为QQ。目前QQ在国内外(以国内为主)拥有注册用户9.349亿,可谓国内网民使用最多的即时通讯工具,而QQ本身也从广告、移动QQ、QQ会员费等多种领域实现了赢利。马化腾为人亲切礼貌却没有多余的客套,对媒体的关注并不在意,可是却偏偏有无数媒体对其进行报道。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网民,都对马化腾的远见和魄力颇为赞赏。

2 腾讯VS奇虎360战争始末

影响人数过亿的腾讯与360之间的“拉锯战”,源头要追溯至2010年的春节前后。当时,腾讯选择在二三线和更低级别的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1亿台左右电脑,市场份额高达近四成。而真正掀起双方纷争高潮是在9月27日,360高调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私软件,并将矛头直接指向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腾讯随即发表声明回应,称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10月11日,处于风口浪尖的360发布《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详细阐述360旗下每款软件的工作原理,同时呼吁其他互联网软件厂商把自己的行为全部透明化及公开化。两天后,腾讯QQ与360之间的“隐私之争”开始转战用户桌面,腾讯QQ向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称“被某公司诬蔑窥视用户隐私”,360则对外声明称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用户最有权力监督QQ。

10月27日,这场“口水战”升级成五大公司对360的声讨。百度、腾讯、金山、傲游、可牛共同发表一份《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称倡导同行公平竞争、呼呼主管机构介入调查。随即,360给以反击,披露腾讯偷偷扫描用户硬盘的最新证据——“超级黑名单”。10月29日,360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安全工具,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账号以及给QQ加速等功能。对此,腾讯方面再次申明“使用非法外挂会威胁用户账号及虚拟财产安全,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不要下载安装该软件。”

11月3日傍晚,腾讯突然发表公告宣布拒绝为安装360的用户继续提供服务,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网友对腾讯的强烈不满。11月4日,政府部门公开介入,要求双方不再争斗。至此,这场纷纷攘攘的互联网大战宣告进入平静期。

3 谁动了谁的奶酪?

腾讯与奇虎360本无太多利益冲突,一个做即时通讯,一个做安全产品,这些年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在腾讯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后,360意识到了威胁。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起因于中秋节假期,众多QQ用户发现QQ软件附带的“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而安装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提示信息。

腾讯产品众多,已经不下200余种,IM、游戏、输入法等等,不断向外扩张,如今又在安全领域强势出击,但360只有安全产品这一方领地。于是奇虎360 CEO周鸿 悍然出手,推出“360隐私保护器”、“扣扣保镖”,处处打击腾讯痛处。“扣扣保镖”这一产品的推出惊动业界。因为“扣扣保镖”直接屏蔽QQ的插件、弹窗和广告,目标直指腾讯的核心利益。当天,马化腾从香港紧急赶回深圳总部,以图应对之策。据知情人士透露,马化腾在办公室里摔了杯子,“这是他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危险的挑战。”

在这场战争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弹窗。两次来自腾讯,一次是因为网络隐私,腾讯借助QQ弹窗,向全国用户公告。虽没有指名道姓,但也等于指明了腾讯与360之争。第二次就是10月27日,用弹窗向用户公告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的声明,公然反对360。据说QQ的两次弹窗,接收人次达12亿。

不止腾讯给360“做广告”,360也借助弹窗回敬腾讯:“360隐私保护器曝光QQ涉嫌偷窥用户隐私后,腾讯用QQ全网弹窗报复360。最新证据显示,QQ长期以‘超级黑名单’方式,偷偷扫描用户硬盘,从而获取巨额利益。腾讯对利益的追逐不止于此,据媒体报道,腾讯CEO马化腾身家近300亿元,却仍在领取经济适用房补贴。”这一弹,揪出了马化腾的“隐私”,互联网大佬却领房补,这是网民乃至公众所忿恨的。360成功转移了视线。终于,腾讯于11月3日下了杀招——QQ还是360,腾讯宣称把选择软件的权利交给用户自己决定。并且起诉360不正当竞争,索赔400万元,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360公司则公告表示:“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保证大家能够继续同时正常使用QQ和360软件,相应措施将尽快推出,腾讯的做法是置6亿QQ用户安危和利益于全然不顾的暴行。”

腾讯与360的战争爆发以来,腾讯一直采取的是“有我没他”的进攻策略,逼用户“二选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民怨、舆论都纷纷责怪腾讯动用垄断优势,干预用户自由。而360没有做到这一步,所以它得到了更多网民的同情和支持。

这场战争没有逼死360,腾讯的声誉反倒受损。马化腾已被与360之间的缠斗弄得焦头烂额,11月5日,马化腾在深圳腾讯总部约见了经济观察报记者,称他当初让用户“二选一”是由于“扣扣保镖”发布仅仅3天,就已经有2000多万用户感染,并且以每天过1000万的速度增长。压力当前,腾讯的决定属迫于无奈。

一家公司如果企图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去胁迫用户做出选择的话,肯定是一个败招、昏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倒霉的终将是托大的自己。

战争平息后,无论是腾讯受到行政处罚,并向用户道歉,还是360“扣扣保镖”全部被召回,向腾讯赔偿损失并道歉,都是一场悲剧的零和博弈,双方都没赚到任何便宜。■

猜你喜欢
弹窗奇虎保镖
龙保镖
五类情况解法答疑了
“弹不走”的弹窗广告背后有利可图?
影子“保镖”
想弹就弹的弹窗广告
我本无心看黄网,奈何弹窗先动手
蚜虫的保镖——蚂蚁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