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高原牦牛生产性能的调查报告

2011-03-10 08:31马寿录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祁连县牦牛犊牛

马寿录

(青海省祁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海 祁连 810400)

祁连县高原牦牛生产性能的调查报告

马寿录

(青海省祁连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海 祁连 810400)

牦牛是青藏高原古老而原始的畜种,是我国正在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它对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但牦牛晚熟、低产,严重制约了牦牛生产性能的发展。如何提高家牦牛的生产性能,提高商品率,已是牦牛生产和管理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加强现有家养牦牛品种选育和良种串换的同时,利用杂交改良畜种的科技成果,建立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综合配套技术,导入野血牦牛血液提纯复壮家牦牛,以提高家牦牛个体生产性能,是进一步提高高寒牧区牦牛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 祁连县牦牛生产现状

祁连县是以牧业为主的县,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饲养的主体畜种是牦牛和藏羊。目前全县拥有牦牛16.5万头,能繁殖母牛6.3万头、占牦牛总数的38.2%。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3800m。牦牛生存和生活的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冷季漫长。牧草生长期短,太阳辐射强,氧分压低等特点,草场以高山及亚高山草场为主体,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117.012万hm2。由于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使牦牛生产管理还处在管理粗放的落后经济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靠天养畜。由于草场载畜的严重超载,牦牛营养随四季变化而成为恶性循环、每经一个春冬期,牦牛体重下降25%~30%,到来年青草期需经两个月的恢复期;牦牛群管理基本处于混群放牧、乱交、乱配、近亲繁殖严重,牦犊牛发育不良,严重影响着牦牛质量的提高,导致了个体的退化。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科学文化的多种因素的制约,牦牛生产性能很低,成年牦公牛平均体重320kg,牦母牛约100kg,适龄牦母牛年头均产奶量不足200kg,成年牦牛屠宰率48%,产毛绒1.8 kg,出栏率 7%左右。

2 存在的问题

草畜矛盾突出影响着高原牦牛数量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高原牦牛发育慢、繁殖率低,每2.5个牦母牛育成一头牦犊牛;由于缺奶、缺草、发育不良,牦母牛投产由过去的2.5岁推迟到了3.5岁,1岁和3岁的牦母牛体重,相当于成年牦母牛的38.2%和70%;牦母牛比例小,牦犊牛繁殖率低,饲养周期长,资源浪费大,由于适龄牦母牛仅占38.2%,牦犊牛繁活率只有 40%左右,因而牦牛的增值率只有13%;近年来由于掠夺式的经营、草场的退化及超载过牧,导致了低水平的饲养条件,严重的近亲繁殖和品种退化,致使牦牛体重、体质逐年下降,据资料报道,下降率平均在40%以上;本品种选育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由于长期不进行选种、选配、优秀牦公牛、牦母牛的优良性状得不到发挥,也是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提高途径及措施

3.1 牦牛的本品种选育

青海牦牛主要分为高原型和环湖型两个类型,我县牦牛属高原型牦牛选育上以选择体尺高、体重大、头大角粗、皮松厚、鬐甲高、背线、眼眶周围短毛为灰白色或属白色,能适应高寒牧区气候特点的牦牛重点培育。对现有生产牦牛加强选种选配,选优去劣,提高牦牛的群体质量,同时实行牦母牛不挤奶,牦犊牛全哺乳,满足牦犊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加强幼年牛的培育,成年牛的饲养管理,改变放牧制度,延长放牧时间,建立补饲制度,冷季实施暖棚舍养;采取早期补饲短期育肥的方法,提高牦犊牛出栏率和商品率,从而提高牦母牛的繁殖成活率。

3.2 牦牛种间杂交改良

为了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祁连县在峨堡、扎麻什两乡镇,开展了牦牛与西门塔尔、黑白花种间杂交改良,其杂种牛—犏牛能适应高寒地区,生产性能有很大提高;从体重、体长来看,牦犊牛的出生重仅13 kg,而杂种牛出生重在20kg以上,六月龄断奶体重牦母牛每日不挤奶,牦犊牛体重可达100kg,挤一次奶的体重80kg,而六月龄的杂种牛,母牛不挤奶,体重可达150kg,1.5岁牦犊牛活重157 kg、胴体重71 kg,而1.5岁杂种牛活重在210kg,胴体重100kg;经产牦母牛年产奶量不足200kg,而杂种牛年产奶量达800kg;高出牦牛4倍以上。但由于牦牛种间杂交雄性没有生殖能力,级进后代优势瓦解,此种杂交方式仅仅作为有效的经济杂交推广应用,对高原牦牛品种起不起改良作用;在条件许可得地区,可以抽出10%左右的高原牦母牛进行经济杂交,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出栏率和产奶量。

3.3 利用野血牦牛提纯复壮家牦牛

我省大通种牛场和祁连县为进一步挖掘其生产潜力,进行导入野牦牛血液,提高家牦牛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牦牛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经对35头含1/2、35头1/4野血牦牛与35头同龄家牦牛对比测定结果表明,各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体尺指标家牦牛小于1/4野血牦牛,1/4野血牦牛小于1/2野血牦牛,充分说明野血牦牛提纯复壮家牦牛,其后代的生产性能随野血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复壮效果明显(见表1)。

表1 野血牦牛、家牦牛生长发育测定统计表

从表1测定结果表明,含1/2野血牦牛初生重、6月龄重、18月龄重比对照组同龄家牦牛平均体重分别增重 1.90kg、37.88 kg、38.32 kg(P<0.01)分别提高了16.54%、86.13%、46.75%。各项体尺指标亦极显著地高于同龄家牦牛(P<0.01)。因此,导入野牦牛血液采取一系列牦牛配套增产技术措施进行牦牛生产开发,是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提高商品率的有效手段和切实可行的途径。

祁连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全县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大实施“种子工程”力度,2002年~2005年从我省大通种牛场引进含1/2、1/4野血牦公牛进行家牦牛的提纯复壮工作,每年引进100头野血牦牛,此项工作在全县6个牧业乡(镇)进行推广,成效显著,这是畜牧业实施“种子工程”,进行高原牦牛生产开发和家牦牛选育提高的重大举措。

3.4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进行疫病综合防治,将高寒牧区牦牛内外寄生虫综合防治技术、幼畜疾病防治技术和主要传染病免疫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防止疫情发生和流行,增强牦牛体质,以保证牦犊牛生长发育和提高成活率。通过对专业人员和农牧民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对畜牧业实用技术知识的认识和接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新技术的效力。

3.5 从实际出发,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解决牲畜超载过牧问题

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和草业建设及草原灭鼠,防治草场退化等工作,将有利于改善草原的自然再生能力和生态平衡;坚持"立草为业"草畜同步,大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如:青燕麦草、豌豆、苜蓿等等,搞好饲草料的青贮、储备和加工工作;同时改变由单一放牧为主为放牧与舍施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并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建设一批畜产品深加工企业,使高原牦牛业向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提高高原牦牛产品增值能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畜牧业增产、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共同发展。

S823.8+5

A

1001-9111(2011)04-0070-02

2011-01-14

2011-05-22

马寿录(1961-),男,青海省门源县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及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祁连县牦牛犊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跟着牦牛去巡山
祁连县阿柔乡规模羊场主要疫病流行情况调查报告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达农威推出新产品——犊牛益康TM让犊牛拥有健康生长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