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宁夏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

2011-03-18 06:28刘朝晖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银川75000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工业化宁夏信息化

●刘朝晖(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银川 750001)

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入渗透,进而使信息的核心要素——知识成为促进各行业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真正步入“知识经济”和“知识文明”时代,最终彻底完成由“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过渡,实现“第二次现代化”。[1]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宁夏跨越式发展核心内容的工业化则离不开信息化的引领与推进,而作为宁夏“第二次现代化”时代标志的信息化亦离不开工业化的支撑与拉动。毕竟,当今时代的工业化是以知识、信息为主导性资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新兴工业化,工业化只有注入了信息化要素,方可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使信息化要素居于战略地位,才能放言“跨越式”发展。而信息化也只有有机融入工业化之中,才能有效防止“虚拟经济”的泡沫化,使信息资源成为实体经济的战略性要素,使信息化真正发挥其效益倍增作用。

1 信息化对宁夏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1.1 信息化为宁夏的工业化发展引领方向

当今社会,一个地区工业化发展方向的确定,除了要考虑自身的资源、区位条件和传统产业优势处,更重要的还在于科学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工业化的影响,研究本地区主导产业在全球相关产业中的定位,跟踪此类产业的发展方向,探讨此类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运行规律,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科学地确定本地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发展方向。而这一切均离不开对全球相关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离不开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国内外相关专家对各类动态的信息数据的分析。信息社会及经济全球化,使宁夏的工业化完全有条件摆脱原有的地理区位劣势和物质资源的限制,通过对全球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宁夏特色与全球经济的有机融合,进而使宁夏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能够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沿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始终处于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最前沿,有效把握各类瞬息万变的机遇,及时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在这方面,实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以来,宁夏的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和煤、电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例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能否有效跟踪、分析、利用经济或产业全球化的相关信息,进而步入正确的发展方向。

1.2 信息化可使宁夏传统工业产生质的飞跃

信息化的宗旨不在于信息产业自身要成为经济霸主,而在于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传统产业的充分渗透,使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改造,产生倍增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层次的升级,进而使传统产业具备高新技术产业的品质,为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奠定基础。现阶段,宁夏仍然是传统工业产业居主导地位的地区,许多原有的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如机械、石化、煤炭、电力等,或正在失去优势,或仍待重振雄风。总之,此类所谓的传统优势只能在本地有所体现,而在全国则很难有所作为,在全球更难奢望优势。原因何在?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基本点无非是产品的质量、成本、性能及服务,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强化信息服务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加大信息化改造力度,尽可能地以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运用居于产业运行的主导地位,使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流程、业务管理、物质资源消耗、人力资源配置、流通程序、服务体系和服务方式等各个环节均实现数字化或网络化,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例如,宁夏机械行业中的“小巨人”数控机床在全世界同行中所确立的竞争优势从正面印证了信息化对传统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1.3 信息化是宁夏高新技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既是宁夏工业化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信息化。因为创新型产业说到底是知识经济的产物,而知识经济则必须是构建在经济与社会高度信息化基础之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倍受社会的青睐,除了其产品性能和使用价值不断地推陈出新外,从耗费资源的角度看,它更适宜于可持续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所消耗的主导性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换句话讲,信息资源取代物质资源和能源而成为主导性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永葆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的资源保障。信息产业本身便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这一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其产品和服务可有机地渗透于工业化的各个领域,使之产生倍增的效益,因而也是所有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需的配套产业。

2 工业化对宁夏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2.1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载体

信息资源虽然完全不同于物质资源,但它却不能脱离物质载体而独立存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交流、利用无不是建立在相应的物质载体之上,工业化的发展则不断地产生新的物质载体,为信息化的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物质保障。此外,在社会层面上,工业化同样是信息化必不可缺的载体。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创新,虚拟经济或新经济大有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趋势。但是,虚拟经济若不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就势必会出现“泡沫经济”,导致经济出现危机。国际经验充分证明,虚拟经济只有融入现代化的实体经济之中,信息化所特有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在一个工业化程度达不到起码水平的地区,单纯发展信息经济必然会因根基不牢而有花无果。宁夏作为工业化程度尚不达标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由“二元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托工业化这一载体,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有机注入工业经济的实体之中,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体现信息化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信息化得以健康发展。

2.2 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随着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高度的机械化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和生产活动需求,尤其是进入全球化市场竞争时代,各工业化主体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提高生产效率,将解放人的智力劳动,实现智能化与机械化的有机结合作为工业化追求的新目标。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工业化的对象在原来的物质、能源及其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息、知识及信息知识、物质、能源间的相互转换,使得信息编码、传输和处理成为“后工业时代”的产业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正在日益扩张。可见,工业化进程对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需求的不断攀升为信息化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需求动力,这种需求动力在“后工业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竞争时代,将愈益强劲。离开了工业化的大发展,信息化发展不仅会失去立本之基,还将失去动力之源。尤其是对于信息化正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产业尚未成为主导产业的宁夏而言,通过工业化为信息化发展不断提供动力,大规模扩大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设施的市场需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工业化为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其显著的特征表现为:(1) 以规模经济和专业化为主要的产业组织方式;(2) 产业结构转换是引领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基本路径;(3)技术进步是推进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上述特征为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必备的生产力要素,这些要素愈强盛,信息化基础就愈厚实,信息经济的起飞所依托的基本动力就愈强劲。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机械化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为智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机械化程度愈高,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可能性愈大,信息化产生的增值效益就愈明显。当产业规模愈大,专业程度愈强,组织化程度愈高,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经济运行革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愈大。当产业结构由自然资源主导向技术资源主导转换不断加剧,工业化的资本流向必然朝着高新技术行业倾注,作为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的信息产业,就必然成为投资热点。当技术进步成为推进工业化主导性动力时,创新经济就会应运而生,以信息技术渗透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必将形成热潮。可见,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在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诸方面,均发挥着奠定基础的作用。没有工业化的充分发展,信息化的发展就缺乏必要的硬件依托。

3 宁夏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策略

3.1 确立“反梯度推移”理念,实施以信息化推进、提升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站在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摒弃传统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理念,以“反梯度推移”的现代化发展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边缘区”的后发优势,在有选择地吸收发达地区经济扩展效应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创新体系,[2]引进、吸收、创新、普及先进技术,培植现代经济增长点,在工业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大胆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在信息化的重要领域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地区,实现在宁夏主导工业领域普及最新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超常规发展。

3.2 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尽快实现信息产业化

从宁夏的实际出发,着力开创电信业、电子产品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三足鼎立”的信息产业格局。当前,应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抓好光谱产业的规模发展和钽电容器技术改造工程,为宁夏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当好“龙头”;应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抓好西部电子商务港的大规模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工程建设,引领宁夏网络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3.3 加速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尽快实现产业的信息化

应以煤炭、化工、电力、冶金、机械制造、制药等主导产业为信息化改造重点领域,扩大试点规模,加快普及步伐,并将这些领域的信息化改造与降低能源损耗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低耗高效式发展;应在每个主导产业流域培育1—2个信息化标杆企业,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应注重将创新理念融入对信息化改造之中,实现信息化与产业创新的互动发展。

3.4 进一步确立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的应用效益

应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工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加速信息化改造;应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果作为评价企业信息化绩效的主要指标,以引导企业将信息化的重心放在实际应用方面;应正确处理好虚拟与实体的关系,将信息化建立在雄厚的工业化实体之上,将实体工业有机地融入虚拟网络之中,进而有效地实现以知识经济、创新经济、网络经济、全球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

[1]何传启.现代问题研究和中国的现代之路[EB/OL].[2005-03-21].http://www.cas.cn/ft/zxft/200503/t2 0050321-1689615.1shtml.

[2]刘茂松.信息化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3.

猜你喜欢
工业化宁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宁夏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