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公共图书馆职能研究与实践

2011-03-18 06:28河南省委党校图书馆郑州450002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职能图书馆服务

●王 凌(河南省委党校 图书馆,郑州 450002)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理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需求。而依照阮冈纳赞“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一图书馆学定律而言,公共图书馆职能总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而扩展和完善的,总是反映着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公共图书馆怎样敏锐感悟社会需求,如何阐释、定位和履行社会职能,使图书馆服务与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相适应?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图书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1 公共图书馆职能与和谐社会建设需求的契合点

1.1 融合于人文精神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厚重的人文意蕴的人类理想社会,它需要人文精神在民众间的播种、培育和繁衍。而这种人文意蕴恰是图书馆发挥社会职能作用、实现社会价值的内在动力。公共图书馆彰显人文精神、实施人性化服务不仅符合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亦符合图书馆与社会融合的自身要求。在对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进行审视后我们发现,单纯技术层次的现代化并非解决图书馆与读者矛盾、弥合图书馆与社会冲突的良方。作为崇高的“人文主义事业”的图书馆,理性回归人文主义理想,以深层次的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赋予图书馆职能以人文精神的灵魂,并通过以人为本的读者服务工作,将崇高的人文精神灌注于读者群体,方可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孕育人文精神、铸就人文品格的最佳场所。

1.2 贯通于公平公正

和谐社会是一个体现公平公正的人类理想社会,它需要满足民众对于社会公平的强烈渴望。图书馆是维护和保障知识秩序、知识共享和知识自由的制度性公共产品,[1]调节信息分配,消弭信息鸿沟,维护信息公平,切实保障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知识、信息权益,这些均赋予图书馆职能以社会公平的内涵,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和谐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虽然公共图书馆不是显赫的事业,其自身亦属弱势行业,但是公共图书馆有气魄对社会作出保障弱势群体信息权益的承诺,以彰显公平公正的和谐理念。如果一个事业追求着社会的追求,那么这一事业必将随其服务的社会发展而发展。由此,我们相信公共图书馆事业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同新生的和谐社会一样。

2 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指向的图书馆职能与公共实践

图书馆的职能是指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所具有的承担并完成一定社会工作、履行相应社会职责和社会义务的能力。[2]和谐社会构建中,图书馆的社会职责、社会义务与和谐社会需求应是相协调的,图书馆职能和服务内容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亦应是相一致的。

2.1 利用传递信息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实现

传递信息职能是指公共图书馆承担的以下社会职责:利用各种手段传递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开放、信息共享,以推动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知识和信息的开放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保障,IFLA/UNESCO《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具有对民主社会发展和维护的作用,我国也有学者论及“信息和知识自由观念对图书馆领域的不断渗透,最终把公共图书馆推上了民主政治的前台。”[3]作为信息的集散地、“民主文化的武器库”的公共图书馆,具有保障信息自由传播、自由获取,防止信息成为某些利益集团垄断物的社会作用,通过信息开放、传递、共享的最大化,促进民主思想、法律规范的普及,增强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及参与社会管理所需的知识,以此推进我国民主法治的进程。公共图书馆可通过专题数据库、专题展览、新书推介、专家讲座、录像和法律咨询等多种方式,提供公民民主参与、社会参与所需的个人信息,提高公民的民主参与和社会参与能力。

2.2 利用保障公民信息权益职能,推进信息公平、社会公平

保障公民信息权益职能是指公共图书馆承担的以下社会职责:向所有读者平等地提供其所需的各种资料、知识、信息,运用图书馆资源维护社会信息公平,保障公民的信息权益,其中包括信息知情权、信息拥有权、信息利用权。公共图书馆“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4]这一制度中蕴涵着公平与平等的和谐社会理念,有助于保障平民、弱者的信息权益,消除信息鸿沟造成的信息占有的不平等,从信息角度推进社会公平。

2.2.1 保障民众对政府信息的获取权益

政府部门对于公众来说,实属强势阶层,从某种程度上不能给予公众公共信息资源公平获取的保障。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主体,公共图书馆应保障公民在获取政府信息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行使程序权利的社会性保障组织之一。[5]公共图书馆怎样发挥公民公平获取政府信息的保障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职能:

(1)加大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力度。利用公共图书馆网站、宣传栏、读者活动及公益讲座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宣讲以及解说,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延伸至基层百姓之中。

(2)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畅通。在民主法治建设尚不完善的现阶段,可能会有某些政府部门或政府官员由于利益驱使而封锁、阻滞政府信息公开的现象发生。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主体,应关注公民获取政府信息中的信息平等问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帮助申请人对政府没有公开的信息提出申请,疏通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解决政府与公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障公民获取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信息的权益。

(3)消弭政府信息获取中的“数字鸿沟”。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公众对政府公开信息的可获得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应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参考咨询及代理服务,[6]在行政许可在线办理方面,考虑公众在政府信息利用方面的保障问题,注重对处于数字鸿沟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填写电子表格,提交电子文件。

2.2.2 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享有获得信息权益的机会

因信息差距、教育差距而形成的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依据公共伦理学的“机会均等原则”,让弱势群体完全平等享有获得信息、知识权益的机会,受教育的机会等等,是消除社会不公的有效途径,是达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作为保障信息公平的社会机构,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弱势群体倾斜,消除弱势群体因为经济、文化、身体条件限制而无法正常获取知识、信息的种种障碍,确保农民、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普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他们能够在图书馆系统地、持久地享有与强势群体同样公平的知识、信息权益,是保障公民信息权益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

(1)建立专门的弱势群体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图书馆应设置专门的弱势群体服务部门,配备会盲文、懂哑语的图书馆员,制定弱势群体服务策略,开展弱势群体信息无障碍服务

(2)建立引导服务制度。所谓“引导服务”是一种将用户引导到能解决其问题的其他公共部门(如相应的地方政府部门、各种援助机构)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建立引导服务制度,对那些因个人生理性原因造成的难以自食其力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弱势群体给予帮助,这类人群包括残疾人、孤寡老人、未成年的孤儿以及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他们处于深度信息、资本匮乏之中。公共图书馆一方面可为他们提供低保政策、康复治疗及医疗保健等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为他们提供寻求其他社会救助的信息及途径,将其引介到民政部门、劳动部门和法律援助组织,以帮助他们解决生存、发展问题。

(3)建立弱势群体教育培训机制。强化弱势群体教育培训工作,不仅对他们进行信息技能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减少信息素质的差异来降低弱势群体的数字鸿沟程度;还应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2.3 利用促进社会和谐职能,推动社会成员诚信友爱、融洽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职能是指公共图书馆承担的以下社会职责:为社会提供平等、包容的面向所有人的共享空间,将图书馆服务惠及所有社会成员,减少社会排斥,增加社会融合。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稳定器”,其文化价值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是其他机构不能比拟的,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陶冶理念、慰藉心理、协调关系及促进融合,起到缓解社会矛盾、推动和谐发展的作用。[7]

2.3.1 增加图书馆的平等包容性,促进社会融合

尊重是平等、包容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尊重读者,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读者,包括乞丐、流浪者。公共图书馆尊重读者的权利,关注读者的诉求,尽力消除读者利用知识的障碍,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平等、公正、包容、和谐的图书馆,成为和谐信息社会的缩影、典范。为此,我们打造图书馆和谐文化,提供和谐服务,和读者之间建立融洽和谐关系;我们建立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去除束缚读者知识权益的条条框框,使读者充分体验文化、知识所给予的快乐;我们倡导公益性、平等性服务,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费用障碍,并为他们营造实有和虚拟的共享空间,促进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我们追求和谐的服务环境,注重图书馆建筑的“无障碍化”(设置盲道、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注重图书馆馆藏的“多样化”(增加少数民族文献语种、视障文献),注重图书馆设施的“人性化”(配备视障读者专用电脑、轮椅读者专用阅览桌),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心理排斥感,使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弱势群体、平民百姓共享的公共空间。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已在促进社会融合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上海图书馆提出的“城市教室”、杭州图书馆提出的“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实践等等,使平民从中享受到阅读的权利和乐趣。

2.3.2 联合共建社区/乡村图书馆(室),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乡村服务

目前我国大中型图书馆的覆盖面较窄,而基层图书馆建设较为薄弱,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能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末梢组织,社区/乡村图书馆建设对于增强公共图书馆平等包容性、提高服务覆盖率、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社区/乡村图书馆建设、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不可忽视的问题。

(1)联合共建社区/乡村图书馆(室)。由于我国现行的分级财政体制制约,社区/乡村公共图书馆(室)缺乏公益性建设主体,而社会自治组织的建设力量又甚为弱小,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处于信息鸿沟的底层。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我们可采取由公共图书馆、社会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力量为多元建设主体的社区/乡村图书馆(室)模式。如天津图书馆与王兰庄村委会合建的王兰庄村图书馆、深圳南山区图书馆与工业园区合建的众冠分馆都是按这种方式建设的社区或乡村图书馆。[8]通过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加强社区/乡村馆事业建设,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社区、乡村居民之中,使之成为弥合信息鸿沟、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

(2)提供和谐的个性化服务,拓展社区、乡村居民的个人发展空间。图书馆应以社区、乡村居民需求为根本宗旨,开发政府信息、法律信息、就业信息、消费信息、医疗保健信息、地方文化遗产信息及社区机构的相关信息,为当地居民提供和谐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推荐服务和个性化引导服务,满足当地居民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及参政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开展各种活动,滋养社区、乡村和谐文化。图书馆可根据社区、乡村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动,丰富当地文化生活,培育居民之间互尊、互信和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乡村建立有序、协调和稳定的秩序,使社区/乡村图书馆(室)成为社区、乡村的文化中心,在提高社区、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进程中起主导作用。

2.4 利用开发智力资源职能,激发群众的创造潜力

开发智力资源职能是指公共图书馆承担的以下社会职责:提供激发民众创新意识所需的知识、信息基础,启迪民众思维,激发民众创造潜力,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支持创新智力宝库的公共图书馆,应成为激发民众创造潜力、保持社会活力的源泉所在。

(1)奠定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基础。图书馆应帮助读者提高创新意识、科研素质、科研能力,为读者的创新过程提供知识、信息支撑。如通过为研究人员提供科技查新服务、专题检索服务和技术推广决策服务等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为科技创新过程提供智力保障。

(2)开发少年儿童智力。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参与创新教育的工具,公共图书馆应以开发少年儿童的智能为目标,优化信息资源建设,充实那些能启迪少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书籍,积极推广阅读活动,培养少儿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使图书馆成为培育少儿创新意识的“摇篮”,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堂。

2.5 利用开展社会教育职能,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社会教育职能是指公共图书馆承担的以下社会职责:支持正规教育、远程教育和自主学习,培养公众的终身学习习惯,开展全民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了图书馆的独特教育价值的存在,社会教育职能历来是公共图书馆存在理由的有力注解,也是公众最需要的职能之一,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也是如此。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对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安定有序至关重要,这些都需要公共图书馆为全民素质教育提供观念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支持。

(1)强化社会性大众阅读指导工作,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社会性大众阅读指导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表现形式之一,公共图书馆应利用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加强对公众的阅读指导,打造阅读文化,形成阅读活动品牌,使阅读成为公众的共同爱好、普遍习惯。以图书典籍中蕴含的真、善、美,“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9]公共图书馆可利用“世界读书日”、阅读节、传统节日、地方文化活动等,开展优秀图书展评、阅读指导、文化讲座、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推动家庭、社区阅读活动的开展。

(2)积极支持正规教育,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智力保障。在学校设立图书馆分馆或图书流动站,或者和学校图书馆开展图书互借活动,将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送到学校,针对学校课程设置推广阅读计划、学习辅导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系统必要的辅助。

(3) 拓展素质教育,提高读者的个人发展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辅助中心,图书馆应拓展信息素质教育的职能,突破单一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式教育,向开发读者智能、培养读者能力、培育读者伦理及提升读者素质的课堂式教育延伸和扩展,利用文献检索课教学、学习方法讲授以及信息素质培育等形式的教育活动,为个人的素质教育提供支撑服务。为此,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向读者灌输信息意识,传授信息技术,培育信息能力,濡染信息道德,增强他们的信息资源可获得性及有效利用率,并促进规范、有序、和谐的信息环境的形成;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开展公众就业辅导和培训,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每个公民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生活一技之长。据笔者调查,上海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非常重视公众教育工作,他们利用配置的100台计算机及丰富的电子资源,经常为公众举办免费讲座,公众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仅2009年1—10月,就举办各种培训班162个(包括合作办班),培训人员14804人。

2.6 利用传递科学情报职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递科学情报职能是指公共图书馆承担的以下社会职责:进行科学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传递工作,宣传、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科技意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农村建设面临着知识贫困、科技匮乏的局面,出现毁林毁田等破坏生态规律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学习科学、了解自然的知识宝库,公共图书馆怎样扮演好科学文化普及工作者的重要角色,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智力支持,利用传递科学情报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就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图书馆的一个重要任务。

(1)推进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根据我国国情,公共图书馆可建立以县图书馆为中心馆,以乡镇图书馆为分馆,以村图书馆(室)或图书流动站为服务点的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县图书馆资源,深入乡村为农民提供科技、文化服务,为农村的科学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科技人才。农村图书馆应大力开展农村科普教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通过为农民推荐科技图书,发放农业科技快报,举办科技咨询、专题讲座及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等活动,并提供网络科学情报信息,通过这种书面传递、口头传递和网络传递对接的立体化信息传递方式,有效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之成为懂科学、善发展的新型农民。农村图书馆还应围绕科学生产、增效增收,对农民技术人员、农业专业户提供其所需的个性化服务,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情报信息进行农业科技创新,走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在农村中产生示范效应。

公共图书馆除了发挥以上几项职能作用外,还应利用文化休闲娱乐职能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养,这是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图书馆界长久以来因担忧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会引起政府、社会对图书馆地位、作用的质疑,缩减政府对图书馆的财政投入,而对文化休闲娱乐职能有所避讳、遮掩。满足读者休闲娱乐需求是IFLA/UNESCO《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中的明确要求,我国图书馆界应消除顾虑,重视文化休闲娱乐职能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寓教于乐作用,充分利用它来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通过开设“书吧”“乐吧”“影吧”及“茶吧”等新型文化娱乐设施,开展新书导读、名人名曲欣赏、优秀电影展播以及读者心理疏导等工作,使公共图书馆成为读者解除焦虑、和谐心态、疗养精神、沟通感情、化解矛盾、积蓄能量的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3 结语

社会需要决定着图书馆的职能与服务。而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其职能具有吐故纳新、调节完善的属性。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达到公共图书馆职能与和谐社会构建目标协调一致的最佳状态,并开展与此相适应的服务来确保职能的履行,使公共图书馆在职能作用的发挥中彰显人文、体现公平、创造和谐及实现价值,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这是公共图书馆人美好的愿景。

[1]蒋永福.知识秩序·知识共享·知识自由——关于图书馆精神的制度维度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10-13.

[2]杨文祥.功能图书馆学理论思辩——“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新视野”系列论文之一[J].图书馆,2008(3):5-8.

[3]李丹,刘兹恒.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J].图书馆建设,2005(6):28-31.

[4]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5-11.

[5]田建设.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个案调查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8(4):27-30.

[6]邱冠华.苏州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现状及建议[J].情报资料工作,2008(4):21-23.

[7]吴慰慈.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图书馆,2006 (1):1-2,10.

[8]于良芝,等.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3):31-40.

[9]文羽.毛诗研究[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职能图书馆服务
职能与功能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去图书馆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