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看民族图书馆建设的定位及理念——以贵州民族图书馆为例

2011-03-18 06:28韦建丽贵州民族图书馆贵阳550002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贵州民族图书馆

●韦建丽(贵州民族图书馆,贵阳 550002)

民族图书馆就是民族专业图书馆,它承担着为民族工作者、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民族文化爱好者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是专门收藏少数民族文献资料,并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性图书馆,是少数民族文献的收藏、展示中心。笔者认为,民族图书馆建设一定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有明确的定位,树立创新的理念,用战略的眼光、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认真思考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

1 贵州民族图书馆的建设定位及理念

贵州民族图书馆于2007年12月建成,隶属于贵州民族文化宫,而贵州民族文化宫隶属于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从隶属关系上看,贵州民族图书馆属于政府体系和事业机构范围,属于专业图书馆。因此,贵州民族图书馆定位于“民族专业”特色:即重点收藏贵州省及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文学艺术、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纸质文献及少数民族数字图书。同时,馆内建有独立门户网站——贵州民族文化网,利用现代化的平台,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而从服务对象上看,贵州民族图书馆又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不仅为民族工作者、民族文化研究机构和民族文化爱好者提供服务,它还面向全社会各阶层读者开放,具有使公民享有基本的文化信息权利与受教育权利的重要功能。它在向读者提供、传播民族文化知识,宣传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场所。

贵州民族图书馆的建馆理念是:创建一流的典藏特色、一流的环境条件、一流的服务手段,体现馆藏文献民族化、环境建设人文化、队伍管理人本化、读者服务人性化(即用“三流”体现“四化”);重点突出“特、精、优”,立足于本省,面向全国,努力打造“贵州民族文献中心”,为民族文化的传播、宣传和开发,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2 用战略眼光审视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有关重要论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三创”:即在政治建设中创构价值,在经济建设中创造财富,在社会建设中创建和谐。图书馆作为一种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人类知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工具,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是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图书馆应该得到充分体现。贵州民族图书馆不仅要向广大读者提供民族文献资料的借阅服务,还应该全方位向广大民众提供各种公益性民族文化服务,树立民族文化服务品牌。如举办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文化图书阅读周,进行民族古籍文献知识宣传和展示等,为广大民众提高文化素养提供一个便利的平台。近几年,公益讲座作为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为图书馆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2009年6月,贵州民族图书馆举办的“民族音乐赏析”讲座,邀请解放军特殊津贴获得者、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首届苗岭之声优秀奖获得者张碧霞老师主讲,张碧霞老师的讲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并不时亲身示范、低吟浅唱,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得讲座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讲座结束后,座无虚席的会场里,听众久久不愿离开,纷纷找到主讲老师和主办单位进行交流,认为这次讲座使大家经历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民族音乐之旅,深刻感悟着音乐艺术的无限魅力。通过这次讲座,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常常抱怨市民素质太低,没有文化素养,其实不是市民素质太低,没有文化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我们这些文化机构为他们提供的提高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机会太少。

因此,我们从事图书馆事业的人,要充分认识当今社会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把“建设、发展、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把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

3 用发展的观点打造民族图书馆现代化服务平台

贵州民族图书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不仅在收藏上注重纸质民族文献资源建设,还注重数字图书资源建设,收集了数字图书近20万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1917年—2009年近5000种共3000万册,视频图书近500集,并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网络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在开馆的同时,就建成并开通了独立门户网站——贵州民族文化网站,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宣传方式,深度、全面、系统、原生态地报道宣传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贵州民族旅游和民族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各界读者和广大民族工作者、民族问题研究者和民族文化爱好者提供服务,为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播、开发和利用提供文献信息保障。贵州民族文化网自开通以来,在两年时间里共添加各类民族文化信息资料近3500篇(条),网站点击范围遍布全国各省(区)和世界30多个国家,曾被“神州搜索”贵阳站列为贵州知名网站之一,在百度搜索中长期排列在第一屏的第二、第四位,在谷歌搜索中长期排列在第一屏的第二位。

此外,贵州民族图书馆还与贵州大学中国本土知识与文化产权研究所合作,进行了馆藏民族古籍“锦屏文书”的数字化保护利用研究和电子典藏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通过对民族古籍数字化的有效保护,为民族研究学者、民族文化爱好者和高校学生学习民族知识,查阅民族资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利用和科学保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4 用创新观念营造民族图书馆全新阅读环境

贵州民族图书馆收藏重点是少数民族图书文献资料,在服务对象上,虽有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但读者流量较公共图书馆而言相对较少,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使资源共享越来越方便快捷,许多纸质文献可以通过数字化加以收藏,所以,我们把书库和阅览室设计为开放式,在藏、借、阅合一的管理方式下,让读者与图书馆的单点接触变为多点接触。

贵州民族图书馆作为专业性较强、有别于公共图书馆特征的一种文化场所,环境设计强调自然优美,营造出一种舒适、宁静、温馨、安逸的氛围,是集环保、学习、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有益场所。如:在馆内各厅、走廊、电梯出口处,均放置有绿色植物、盆景、盆花和艺术作品,墙上布置了能激励读者看书学习的名言名句和充分体现本馆特色的民族风情图画,墙壁、屋顶和家具的色彩搭配协调,简洁明快。读者来到贵州民族图书馆,不仅可在这里享受到人性化的服务,更能在这个充满民族文化气息的环境里看书、学习、上网、欣赏民族音乐,还可改善心理机能,激发阅读情趣,使读者有在家里的感觉。有读者在留言簿上这样写到:“像这样的学习环境,在贵阳市难得找到第二家,自从发现了这里,我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谢谢为读者创造了这样好的阅读环境。”

5 用辩证的思维更新观念,开展工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新的文化发展观重新审视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逐步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要逐步实现由“事情”向“事业”转变。由“事情”向“事业”的转变,不仅是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上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只有实现这种转变,才能克服“思想淹没在事务中,重点淹没在一般中”。要跳出单位去做社会的事,善于宣传自己、推荐自己,以我们的优势吸引读者、吸引社会;要立足自身,放眼全省、放眼全国,甚至放眼世界,把民族文化事业、民族图书馆事业置于社会的格局中来谋划,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要逐步实现由“事业”向“产业”转变。十七大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民族图书馆是事业单位,但也颇具文化产业的潜力。比如可以利用我们的有利资源,开发多种服务项目,在网站建设上,在民族文献的服务上,在科研项目上等都可以挖掘文化产业的潜力。在坚持公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争取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是要逐步实现由“公益”向“公共”转变。“公益性”是对文化单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定性,解决的是“为谁服务”的问题;而“公共性”是对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定位,解决的是“怎样服务”的问题。实现“公益”向“公共”的转变,就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政府“买单”和“企助文”的多样化形式。政府“买单”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要切实保证;“企助文”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要大力提倡。允许资金来源社会化,在坚持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前提下,要到社会上和市场中去积极寻找公共文化事业新的生长点。

四是要逐步实现由“人事”向“人才”转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第一流的人才,谁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取得优势。因此,培养引进图书馆所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是简单的人事工作问题,而是如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问题。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在我们面临的各项工作中,要切实树立“经营人才”的理念,努力实现“人事”向“人才”的转变,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1]吴贵飚.抓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机遇,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M]//中国民族地区图书馆调查.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1-3.

[2]吴建中.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07)[R].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32-33.

[4]黄峻.与时俱进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EB/OL].[2007-11-29].http://www.chinaorg.cn.

猜你喜欢
贵州民族图书馆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图书馆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