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伦理思想之“贵生”

2011-03-20 11:10罗惜静
文教资料 2011年2期
关键词:贵生杨朱列子

罗惜静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杨朱,又名扬子、阳子居,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列子·杨朱篇》记载,杨朱是老子的弟子,主张“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重视个人生命的价值,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他阐发了一种人生哲学,其核心观念便是“为我”,就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当作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分析人性,来阐释人生。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朱之学,除孟子大为宣传外,其后言及至者甚少。 他的言行主要散见于《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书,其中《列子·杨朱篇》最详。

杨朱提倡“贵己”、“为我”、“贵生”,就是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是无价的,是任何爵位、富贵都不可替代的,因此要特别珍重自己,爱惜生命,一切从自己出发,为自己着想,为自己活着,不要受世俗名利富贵的诱惑羁绊,不要为宗族子孙劳苦其身,不要被贵族统治欺骗利用,因为那无益于自己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贵生”是杨朱之学主要的三个方面的主张之一,体现了杨朱的生命至上主义。强调对每个人来说,生命是至上的,不要因世俗的诱惑而做损害生命的事情。因为生命是最为宝贵的,任何东西与生命相比都是次要的。为了追求身外之物而委屈生命,都是不值得的。人活着,就是要保全个人的天性和生命,将个体的生命发挥到最大限度,来完成这个使命,用现代词来说就是自我完成或自我实现。就是不要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而要以作为生物体的人的自然属性来衡量。

杨朱认为,为名、为富、为贵、为死后、为子孙,既无必要,又无意义,而且名与立身是互相矛盾的。无论什么人,生前虽有贤愚贵贱之分,死后则同为腐骨,并无区别。古往今来的一切“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消灭”,不过是或快或慢罢了。也就是说,人生的质量和价值的体现在生前,而不在死后;只体现在自身,而不在他人。显然,杨朱是现实主义的无神论者,只看重现实,不在意死后;只看重自我,不关心身外。这种自我意识的可贵觉醒和生命价值的自觉追求,对于当时处战乱年代的苦难百姓,无疑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①生命是宝贵的,人生是短暂的,超过百岁者不到千分之一,即人活到百岁,其中年少和老年就占了一半时间,夜晚睡觉和白天用的时间又占了一半时间,而痛苦、疾病、哀伤、苦难又占了一半时间,这样,剩下能够悠然自得的世界不过十多年,还要受到行赏、名法、虚誉、余荣的制约,这样的人生与戴着桎梏的囚徒一般,还有生命趣味和价值?所以他主张“从心而动”,“从性而游”,不要因寿命、名利和地位而不得休息,成为怕鬼怕人、怕威怕刑的胆小鬼,而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即“天下无对,制命在内”。只有保持自己的天性,把握自己的命运,外物才不能制,“生命至上”才是人生的根本要义。

又如《列子·杨朱》篇中另一则故事: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的确,与肌肤相比,毫毛是微不足道的;与肢体相比,肌肤又是微不足道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是,没有毫毛,就没有肌肤;没有肌肤,就没有肢体。一根毫毛固然只是身体中的万分之一,但是,难道因为它小,就可以不当回事吗?孟孙阳的话正代表了杨朱的“贵生”哲学。局部不可小看。没错,整体利益确实大于局部利益。所以就连孟孙阳也说“一毛微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但这绝不意味着局部利益就不是利益,就不可以不当回事,随便牺牲。因为整体不过局部之和。你不把局部利益当回事,今天牺牲一个,明天牺牲一个,最后整体利益也没有了。所以个人利益也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局部利益都牺牲了,还有整体利益吗?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牺牲了,还有国家利益吗?个人之于天下,或许有如毫毛之于肢体;正如局部之于整体,又如四肢之于全身。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普普通通的个人,也许都只能称之为“小民”。但是,难道因为是“个人”,就不是人了嘛?难道因为他们小,就可以不当回事吗?小民也是人,小民的生命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就要尊重,就要珍惜,哪怕他轻如毫毛。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杨朱在此说到两层意思,人人不损一毫利天下是其一,与之相对应地还有其二,“悉天下奉一身,不取”,这是更重要的,可以说是杨朱全部思想的精华。“悉天下奉一身”就是牺牲整个社会,来满足极少数个人。这些“极少数个人”,在当时只可能是统治者。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况,不但要求小民们牺牲个人(损一毫),而且牺牲个人的结果,竟不过是牺牲整个社会(悉天下),来满足另一些极少数的个人(奉一身),这才叫“极端自私”。问题是,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却又是打着“大公无私”(利天下)的旗号来进行的。因此,为了矫枉,只好过正。为了否定“悉天下奉一身”,只好连“损一毫利天下”也一并否定。杨朱的“一毛不拔”,其实是在捍卫普通民众的利益。他主张的“毫不利人”,表面上自私,实际上是无私。杨朱虽然“毫不利人”,却也“毫不损人”。不但不“损人”,反而连“损物”都反对。智慧之所以可贵,就因为保护自己;武力之所以可鄙,就因为侵犯别人,包括侵犯小动物和自然界(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杨朱虽然“一毛不拔”,却并非只为自己,而且主张所有的人都不拔。大家都“一毛不拔”,这至少也是平等的。他不但主张人与人应该平等,而且主张个人与社会也应该平等。在他看来,人既不能牺牲个人来满足社会(损一毫利天下),又不能牺牲社会来满足个人(悉天下奉一身)。社会与个人,谁都不能损害谁。杨朱主张“一毛不拔”,也主张“天下为公”。不能以牺牲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因为“天下人的幸福”,是由每个人的幸福构成的,是天下所有人的幸福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不幸福,却说天下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靠不住的。无私奉献崇高而伟大,可以提倡但不可以强迫,因为一旦强迫,就违背了追求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初衷。相反,只有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受伤害,每个人的利益都不受损害,天下才能大治,这就叫“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的伦理思想洋溢着特殊的个人主义的气息,这种倾向被孟子称为“为我”,综合各种文献关于杨朱的记载,我们不应把杨朱的这一思想笼统地归结为极端利己主义。“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事实上是说明了他的逻辑主题“贵己”。因为“贵己”所以“贵生”即珍惜生命。“胫一毛”虽小但对于生命的完整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损害一毛就相当于损害生命。而“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应理解为“利之天下而欲拔其一毛,杨朱不为”,也就是说他只是一种假设,体现的是一种经济买卖关系。实际上是映射出杨朱如何看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的原则问题。对社会而言,个体就如一毛,国家就如胫,如果没有个体,那么何谈天下、国家?所以杨朱的“为我”、“贵己”学说是“利己但无损于人,从理论上判断是利己主义但并非自私”。②

杨朱的这种主张可以看出其合理利己主义的萌芽,对当时的社会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其一,在杨朱看来,传统过于强调社会国家整体而忽视个人利益。中国传统道德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关注并强调的是全体的利益和价值,如孔子的“礼”与“仁”,墨子的“兼爱”“尚同”。 而杨朱的“贵己”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彻底、露骨但又温和、退让避世的为我主义,是完全有别于前人的。它从强调人的规定义务转向肯定和追求人的权利,从强调社会利益转向个人利益,树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标准。其二,其现实意义在于,在当时逐鹿争霸、纷纭动荡的年代,统治者们为了争夺权利,扩大疆域,对人民采取诱战政策,诱以利禄或强迫人民为之流血作战。杨朱提倡重生,呼吁人民不要受统治者的功名利禄的诱惑,珍惜自己的生命价值,并从侧面揭示出现实社会的人奴役人的不合理性,抨击社会的黑暗面,促进人们的自我觉醒。

注释:

①列子.列子·杨朱第七.中华书局,2001:45.

②魏静.杨朱一派与居勒尼派伦理思想之比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9):71.

[1]列子·杨朱篇[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

[2]吕氏春秋·贵生篇[M].四书文库本,(第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吕氏春秋·不二篇[M].诸子集成本,(第8卷).

[4]韩非子·显学篇[M].四书文库本,(第7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淮南子·汜论训[M].诸子集成本,(第8卷).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魏静.杨朱一派与居勒尼派伦理思想之比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9.

[8]王建敏.杨朱学说新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6,6(下).

[9]饶尚宽.杨朱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4).

[10]李均惠.先秦显学之一——杨朱学说[J].文史杂志,2007,(6).

[11]寿自强,胡慧玲.杨朱学派略论[J].史志鉴研究,2009,4.

猜你喜欢
贵生杨朱列子
一双布鞋
杨朱及其思想再考
列子学射
“一毛不拔”未必吝啬
《列子》研究综述
《列子》文体的分类梳议
NORTHERNMOST COUNTRY
救救我